《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中国美食》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时间:2019年4月17日

一、教材分析

《中国美食》是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识字第四课。它共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中国美食,二是认识部分生字词。本课是讲二课时,从学生的日常饮食出发,探究生活中的一些与饮食文化相关的事物,同时体验和感悟我们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中西餐的对比,来发现中餐的优点,认识西方的饮食,让我们吃得更健康。 二、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美食文化,能说出美食的制作方法。 3、培养观察能力,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巩固生字、词,熟读课文,了解美食的烹饪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美食,培养热爱家乡和祖国的美食文化的情感。 四、设计理念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和整理的能力,对祖国饮食文化的了解大多数是从媒体上获得的。这些知识比较零散,并不深入。现年龄段的学生对食品的由来很感兴趣,但是上升到“饮食文化”及热爱美食文化的高度还有一定的难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准确定位,让教学与学生生活贴近,层层深入,了解身边的特色美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五、教学方法

本课的学习过程主要采用比较法、谈话法、以图助记、探究法、表演法、合作学习等方法完成,而老师就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复习生字

1、播放视频《舌尖上的中国》,学生欣赏,感受中国美食的丰富文化,谈话导入。

一起去探究中国饮食的魅力,吧! 板书:4、中国美食

2、出示课件生字“菠、煎、腐、茄、烤、煮、爆、炖、蘑、菇、蒸、饺、炸、酱、粥、蛋”,学生认读;去拼音,学生再次开火车认读 二、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出示文中部分美食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从文中找到对应的美食,请学生说出各种美食的名称。

2、学生默读、齐读美食的名称,巩固加深印象。

3、在文中的各道美食里,找出制作时需要的烹饪方法,标记出来。(教师准备好的卡片,将学生找到的烹调方法贴在黑板上)

拌 煎 烧 烤 煮 爆 炖 蒸 炸 炒

4、分享自己喜欢什么美食,或者了解家乡的什么美食?用到了文中的哪些烹饪方法?从中感受到中国美食丰富多样,烹饪也是各种各样。

5、观察文中有哪几样美食没有图片?为什么要把它们单独列出来?给文中的美食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知道菜品和主食,分类出主食、素食、荤食。 (活动:出示课件,学生集体口头分类,师操作归类。) 三、总结拓展

1、分享自己吃过的或者了解的外国美食。 (学生畅所欲言举手回答)

活动1:分类中国美食和外国美食(两个学生) 活动2:运动会比赛猜题(两个学生)

2、思考:今天学到了什么? (学生述说) 3、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向爸爸妈妈分享今天认识到的中国美食和家乡美食。 2、跟妈妈学做一道美食吧。

五、板书设计

中国美食

拌 煎 烧 烤 煮 爆 炖 蒸 炸 炒

素食 荤食 主食

八、教学反思:

《中国美食》是一篇图片课文,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通过认识这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

本节课教学时,大部分学生对美食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为了主体,主动性増强。在学习中,能运用多种形式如通活动前收集美食的信息和各种不同信息,学习活动中的交流,整个学习活动注重的情感和知识的积累,环节层层递进,支持了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光是一些美食名称的由来,还有更多的内容在里面,怎样能让学生了解的更多,除了教师的讲解以外,还能用其他形式来呈现,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回顾本课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兴趣盎然。特别是"随图识字"这一教学环节,由看图认美食进而认识汉字,既形象又让学生印象深刻,"报菜名"、“分享家乡美食”环节更让学生乐于参与。此时,我大胆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将课堂识字活动氛围推入了高潮。纵观本课,无论是识字,还是活动,我都将美食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并将热爱祖国的情感注入其中,真正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因此,我明白今后教学时,课前一定要准备充分,从多角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