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扩散电动势形成的机理
答:在扩散过程中,各种离子的迁移速度不同,如氯离子迁移速度大于钠离子(后者多带水分子),这样在低浓度溶液一方富集氯离子(负电荷),高浓度溶液富集钠离子(正电荷),形成一个静电场,电场的形成反过来影响离子的迁移速度,最后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如此在接触面附近的电动势保持一定值,这个电动势叫扩散电动势,记为Ed 2、 简述为什么当水淹时,自然电位曲线出现基线偏移现象?
答:如图所示,水淹层位与未水淹层位浓度分别为Cw’、Cw。则有E=Ed-Ed’-Ed”,Cw’
所以E=0 所以水淹层位与未水淹层位之间电位不变,未水淹层位与泥岩直接接触产生的电动势为E1=K*logCw/Cwf,水淹层位与泥岩直接接触产生的总电动势E2=K*logCw/Cwf,因为Cw’
答:1)均匀各向同性介质:电阻率为R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放一点电源A,发出电流I形成点电场,场中任何一点电流密度为j=I/4πrr,由微观欧姆定律:E=R*j,E=RI/4πrr而E=-au/ar ;所以-au/ar=RI/4πrr ;U=RI/4πr+C(积分常数)。根据电场无穷远边界条件C=0,所以U=RI/4πr; 即电阻率R=4πr U/I=KΔUmn/I(N在无穷远) 2)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对于非均匀各向同性介质KΔUmn/I,不是岩石的真正电阻率,但它反映电阻率的变化,因此称之为综合条件下的视电阻率Ra= KΔUmn/I
4、画出梯度电极系测井曲线并描述其特点和应用 答:特点:(1)视电阻率Ra曲线极大极小值正对高阻层的上下界面;(2)厚层:中间平行段视电阻率Ra曲线值为地层电阻率。
应用:一、划分岩性:砂泥岩剖面泥岩电阻率低,砂岩电阻率高;碳酸盐岩剖面致密层电阻率高,裂缝性层电阻率低。二、确定地层真电阻率:视电阻率Ra经过围岩、井眼和侵入等校正后可以得到地层真电阻率。 三、计算含水饱和度,判断油水层:利用岩石电阻率和含水饱和度的关系计算含水饱和度,进一步判断油水层。
5、简述利用侧向测井定性判断油水层的原理
答:比较深浅侧向的电阻率大小,深侧向>浅侧向,该层为油层;反之为水层。油层电阻率高,水层电阻率低;而且油、水层的泥浆侵入性质也不同,水层多为增阻侵入,油层多为减阻侵入;侧向测井曲线在油层幅度高,在水层幅度低。
6、简述感应测井的原理 答:感应测井原理:给发射圈T通以等幅交流电,在它周围的导电介质中就会形成交变电场。由于磁场变化导电介质中产生无限多个以线圈轴线为中心的水平环状感应电流,涡流产生的交变电磁场将在接受线圈R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的大小与涡流电流大小成正比,而涡流大小又与介质电导率成正比,所以R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介质电导率成正比。 7、简述单发双收和双发双收声系的差别
答、单发双收声系能直接测量岩层的声波速度或时差,得到的速度为源距内平均值,分辨率好。但受井眼不规律影响,仪器记录点与实际传播路径中点不在同一深度上,即存在深度误差。
双发双收声系可消除井径变化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可消除深度误差;但对薄层分辨率低,对于低速地层出现盲区。
8、简述利用相对比值方法评价固井质量的方法
答:相对幅度=目的层幅度/自由套管幅度 相对幅度>40%:固井质量差;(20—40)%:固井质量中等;<20%:固井质量好。 9、简述利用固井声幅测井资料评价固井质量的方法原理
答:如果套管与水泥胶结良好,那么在管外固结有水泥环;如果套管与水泥胶结不好,套管外有泥浆存在。套管与泥浆在声阻抗方面的差别比套管与水泥环的差别要大,就是说套管与泥浆的声耦合较差,套管与水泥环的声耦合较好,所以套管与水泥胶结不好时,套管波的能量不易通过管外泥浆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