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可能由于经营不利等各方面的原因引起财务问题。当债务人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导致不能如期归还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债务人破产,但是破产程序往往耗时久、耗费大,因此便产生了债务重组来缓解债权、债务双方的债务纠纷。制定债务重组准则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规范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在进行债务重组解决债务纠纷时产生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问题。会计准则产生、发展和变更与盈余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的债务重组准则从制定到如今经历了两次变更修订的过程,债务重组准则的首次颁布是在1998年,准则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接轨,但由于我国当时的生产要素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还不够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大量上市公司运用债务重组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因此财政部于2001年对准则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此次修订是针对我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做出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但是不足之处也比较明显。2006年,财政部对准则做了第二次修订,新准则具体规定与1998年初次颁布的准则基本相同。债务重组准则回归是否导致上市公司重现初次准则颁布后的盈余管理大潮,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及准则制定部门提供制造业企业运用债务重组收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同时使证券市场监管者更加明确企业运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方式和方法,从根源上控制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本文对债务重组准则变更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章为导论,包括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框架,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该部分回顾了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第三章为债务重组准则的变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本章分析了我国不同年度债务重组准则的制定背景、内容及对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影响,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为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的优越性及其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的分析,并总结了基于债务重组准则的盈余管理的动机;第五章是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本章对2006年准则与2001年准则下进行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分时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其中以制造业行业为主,

并通过典型案例研究,说明2006年新债务重组准则加大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第六章为结论和建议,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几点:1.本文采用统计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研究结论,其中统计分析先对所有行业发生债务重组的情况进行总体分析,然后着重分析制造业行业,有利于了解制造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和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地认识企业运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方式;2.选取了 2006年准则颁布前后跨度为八个年度的市场数据作为分析的基础,使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和现实意义;3.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等利益相关者和监管部门提供了制造业企业运用债务重组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更准确地分析企业的经营业绩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并有助于准则制定者和证券监管部门及时对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修订和完善。本文的不足主要体现在:1.数据收集和处理的难度较大,可能由于个人原因导致个别数据有偏差;2.上市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的目的是提高经营业绩还是盈余管理的界限很难把握,因此本文做出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