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评价说明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课程教案设计评价的补充说明

教案评价:百分制 一、考勤:10分

二、平时表现:20分(超过20仍算20分)

三、每班每个小组进行小组冠名及LOGO并撰写意蕴 8分,优秀组全体加2分

四、每人评价他人作品1次0.5分。

五、上课发言1次2分,什么都答不出不记分。

六、教案成绩:小组课堂汇报,或教案内容或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或总结评价汇报10-20分。(优秀组全体加2分最高10分)

七、作业成绩:(最高50分)

单个人:1次学习日志5-10分,1次模块自主学习札记5-10分。 小组:1份校本课程设计 20-30分 优秀个人或小组加5分。

最后每个人总分数由小组长、助教和老师共同给出。

注:第三、第四模块按网络合作活动学习法来教案,请同学们配合。

补充说明:

一、小组课堂汇报,2-4次其内容可以是在校学生关于后2模块的教案内容,也可以是所有组校本课程设计方案ppt的说明讲解,或是总结评价及学习收获汇报。

二、学习日志1次(可任选1次写,如果写2次另加2分,满分10分) 第1次 学期初的引导型日志问题

1、您开学前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有多少了解?

2、您认为开设《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课程对小学教师从教有意义吗?表现在哪些方面?

3、通过前2个模块学习,你对《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有了哪些新认识? 4、您期望我们课程的教案方式能对您的学习和研究带来哪些帮助?为什么? 5、您希望并建议我们的课程采取什么样的教案方式?为什么?

第2次 学期末的总结日志问题

1、您对自己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和指导》的教案过程中的表现满意吗?您自己已经具备了哪些小学课程开发素养?

2、如果学校让你组织开发一门校本课程,你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

3、您现在在《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指导》的知识、理论与经验方面,非常疑惑的难题还有哪些?

4、通过学习,你认为自己在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思想、专业信念等方面有没有提高?表现在哪方面?

5、请您用一两句话评价我们这门课的学习、你的改变及收获建议。

三、1次模块自主学习札记5-10分。

小组可以把成员可以分散到每个模块,1个人可任选一个模块的1个章节写,如果写2次另加2分,满分10分。无论小组多少人,2-5人都至少要保证1人1篇。成绩记入期末成绩。

1 / 7

四、附件1格式: **模块自主学习札记

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级小学教育 *** 学号****** 一、阅读和学习的文献

二、摘录所学材料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主题 三、自己的特殊收获与推荐 四、存在和出现的疑难与问题 五、改进内容与教案方法的建议。 学习范例:

小学课程论概述——郑梦曦第一模块自主学习札(一)

本次自主学习了三篇与小学课程论概述相关的文献,对小学课程论的概念,研究目的,范畴价值,以及其历史的来龙去脉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此外还学会了积极思考,撰写文献的方法等等,获益匪浅。

一、阅读和学习的文献

[1]黄甫全.第一章“小学课程论导论”的第一节“小学课程论概述”.

[2]黄甫全.简析课程论的主要任务、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J].课程·教材·教法, 1997(12): 1-5. [3]张廷凯.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1922—1997 ( 上)[J].课程·教材·教法,1988(1):7-12 二、摘录所学材料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主题

(一)第一章“小学课程论导论”的第一节“小学课程论概述”

1.一个基本概念和三大指称:小学课程论从两方面解释含义,从概念上,是专门发现、研究和解决小学课程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从指称上,主要有三大指称“一个分支学科”“一层基本原理”和“一门教案课目”。

⑴“一个分支学科”是指小学课程论是教育学学科群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因为课程与教案论是专门研究“教案什么”与“怎样教案”两大问题的!正是这两大独特问题,决定着教育学的独立学科特性;也正是这两大问题的独特性,奠定了课程与教案论在教育学科群中的核心地位。

⑵“一层基本原理”是指小学课程论是学科群中的一层基本原理。因为经过长期发展与积累,小学课程论已经形成了众多下位学科,建成了庞大的子学科群。

⑶“一门教案课目”是指小学课程论是教师教育中的一门具体课程或教案科目。在2018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提出了“小学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列出了“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和“小学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其中“小学课程设计与评价”就属于“小学课程论”。

2.三种范畴:这里从主要领域、焦点论题和新兴方向等方面加以简介。 3.三种价值:“认识”“知识”和“革新”三大价值

⑴认识价值主要表现为认识小学课程现象,揭示小学课程规律和指导小学课程实践。 ⑵知识价值体现在教育学知识的元分析、校本教师研究和教师教案过程中的知识增长。 ⑶革新价值主要表现为促进小学课程创新、教育制度与政策创新以及教师教育创新等三方面。 4.研究主体:教师与学生以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5.研究对象:课程与教案问题。日本有学者在反思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时,深入地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我国学者孙喜亭教授也指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可以说是研究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问题”。这就指出了,课程与教案问题是课程与教案论的研究对象了。 (二)《简析课程论的主要任务、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1.课程论的两个指称: 一是作为高校里开设的一门科目的课程论, 二是作为教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领域的课程论, 它们既有区别又相互统一。

2.课程论的目的和任务:

⑴实质上是我们研究活动的两个组成部分, 是我们研究活动的意识性和主观性表征。

2 / 7

⑵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的目的和主要任务可以表述为: 认识课程现象、揭示课程规律和引领课程实践。

3.课程论的首要任务:认识纷繁复杂的课程,驱动了课程论作为独立科学的诞生。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 课程现象表现为三个方面或层面。一是物质性的, 如计划、标准、教材、教案指南、补充资料、课程包等等。 二是活动性的, 如课程规划、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课程研制活动。 三是关系性的, 如内容选择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内容组织与文化结构以及学生发展的关系、课程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等等。

复杂的课程论让人们众说纷纭,于是杜威在1902 年出版了《儿童与课程》的专论。 随后, 博比特于1918 年写出了集人们对课程现象的专门认识之大成的《课程》一书。这两本书, 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4.课程论的根本任务:是揭示课程规律和引领课程实践。课程规律是课程及其组成成分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它是内在的东西, 是人的感官不能把握, 而只有思维才能把握的。

5.课程论的研究对象:课程问题。课程问题, 是指反映到研究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课程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日本学者在反思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时, 对“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产生了质疑, 深入独到地把“教育学称作是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我国学者也指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可以说是研究以教育事实为基础的教育问题。”

6.课程论的基本内容:黄甫全教授将它们归纳、分类和整理为五个系列: ① 课程论基本原理系列,包括现代课程论原理、课程社会学、课程价值论、课程认识论、课程研究方法论等。 ② 课程本体生成和实现过程系列, 包括课程结构论、课程研制论、课程规划论、课程实施论、课程评价论等。 ③不同类型课程系列, 包括文科课程论、理科课程论、活动课程论、隐蔽课程论、整( 综合) 课程论等。④课程历史发展系列,中国课程史论、外国课程史论、比较课程论、未来课程论等。 ⑤不同层次和特殊类型系列, 包括幼儿园课程论、大学课程论、特殊教育课程论、道德课程论等。

7.要梳理出清晰而比较合理的课程论的内容范围, 需要树立和坚持以下几点:第一, 明确“三满足”的宗旨;第二,明确“三基”的选材原则;第三,明确以“课程问题”为逻辑线索;第四,明确“开放性”的内容框架。

(三)《我国课程论研究的历史回顾: 1922—1997 ( 上)》

1.选择理由:通过历史的回顾和透视, 我们可以更具批判性地评价各种课程理论和思潮, 并在一定程度上预示这些理论的未来发展及其命运。

2.摘要:这篇文章重点考察课程论作为一个正式的研究领域在我国近现代教育研究中的地位及其走过的道路, 同时探讨80 年代以来我国课程研究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3.我国课程论研究历史的简要回顾:

⑴课程论学科在我国的建立: 1922-1949。这一时期对课程论的研究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是同步进行的,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但是, 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课程教材和课程沿革史方面, 在课程理论方面主要是介绍和移植美国的课程论, 课程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有 所欠缺。

⑵课程论作为教案论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的时期: 1949—1988。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学习原苏联的教育科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没有把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来研究,。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特别是1985 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后, 课程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并导致课程论终于从教案论中分离出来, 成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1986 年国家教委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和审定委员会, 并于1988 年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编写规划方案》, 明确提出把竞争机制引入教材建设, 逐步实现教材的多样化, 以适应各类地区、各类学校的需要。全国各地编出了多套义务教育教材, 同时呈现了研究、编制和实验的局面。课程教材研究和编制的需要, 客观上大大促进了课程论的研究。

3 / 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