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影《芳华》的观后感

有关电影《芳华》的观后感

《芳华》这部电影是由冯小刚执导,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文工团,以刘峰为首的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在爱情萌发时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电影《芳华》的观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

如果有一天冯小刚不搞冯氏幽默,冯的电影就不好看。从《甲方乙方》到《不见不散》再到《手机》、《大腕》冯氏幽默就从没有断过。

最近几年的冯氏电影,幽默的深度比之前更隐秘,每一个镜头,每一件事情暗合情理之中,但又不得不让人反思。冯氏的幽默有了更深更值得挖掘的潜力。

也许因为冯小刚是1958年出生的人,所以对70年代-80年代之间的事情记忆较深,在者随着年龄的逝去,人总会想回忆些什么,然后就有了《唐山大地震》、《我不是潘金莲》、《芳华》一系列只有他们同龄人才能看的懂的和喜欢的电影。当然,回忆是过去,但更重要的是警告和教育后人有些东西,不能舍去或者不能忘记。有些观念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芳华》一群在文工团里面的文艺兵,虽然不是藏龙卧虎,但其中也有几个比较有代表的人人物。刘峰、萧惠子、何小萍、林丁丁、郝淑雯、陈灿、他们之间的故事贯穿了主线。

主角:刘峰,一个活在现实中的活‘雷峰’在那个年代任劳任怨,脏活累活抢着干,对整个文工团来说就是一活宝,如果没有他估计许多事情都执行不了。比如说修道具,再比如说为炊事班的同志打一对结婚的沙发;他的热心肠让大家对他有了很高的评价‘活雷峰’;但是所有人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东西,人性的情感,‘活雷峰’再好,他也是有情感的,也是有喜怒哀伤的;一直喜欢林丁丁,因为听了邓丽君的歌一时冲动抱了一下林丁丁被发现,加上林丁丁的告发,导致了刘峰的人生发生逆转,最后在1979年上了越战的前线。

刘峰有二次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一次是在文工团时上级给予他名额到军事院校进修,但是他一直‘好人’做习惯了,把名额给了别人;另一次在越战中受伤,本可以和重伤员一起到越战医院及时手术,救下自己的一条手臂,但是为了看管已经阵亡同事的遗体,他没有去。

这二次改变他命运的机会,一次到军事院校将来升官发大财是肯定的;一次是及时的对自己的手臂进行抢救,然后不需要截肢,也肯定就不需要退伍,以他的人品和能力在军中十年后肯定是师一级的干部。十年后不输任何人,但是他的选择决定了自己最后的命运。也许是因为年轻,或者也许是因为‘活雷峰’当久了,觉得道义比命运更珍贵,总是放弃自己成全别人。

而后来1991年,刘峰在海口骑车拉货被城管收了车,要1000元的罚款才能拿到自己的车。一个伤残军人,战斗英雄,为了1000块钱去和城管队长理论,差点儿被打,如果不是郝淑雯遇到替他给了1000元钱,当日肯定要被打。 最后的命运,1995年他邀何小萍去蒙自扫墓说出来的话让人感叹:因为伤残老婆跟着开大货车的人跑了,然后孤身一人;而何小萍一直都是喜欢她的,俩人最后虽然没有领结婚证,但是相伴到老无子无女。感觉好凄凉。

女主一:何小萍。一个父母离婚,父亲病死在五七干校,母亲改嫁,六岁后就没有见过父亲,长大后只能写信到五七干校,而父亲为了不连累她从没有回过信。母亲改嫁后又生了弟弟、妹妹,她好像是这个世间多余的人。准确的说:被遗忘的人,从小就被欺负。

偶然的机会刘峰从北京把她带到了文工团,然后对档案进行了修改,把资产阶级,改成了“革干”家庭,从此有了新的开始,怎奈她一直就是别人眼里的一个笑话,为了给父亲寄一张穿军装的照片偷穿别人的军装照相、胸小、没人和她一起练舞,处处受着排挤。当她听说刘峰抱了林丁丁的事情以里很难过。当刘峰被下放到伐木连的那天,整个文工团只有她一个站在门中送刘峰,而刘峰‘活累峰’的事迹从此在文工团变成了传说,且因为男女关系,刘峰变成了‘假活雷峰’藏的深,被审查,被非议。到最后只有何小萍懂他。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