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知识点专练(26)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知识点专练(26)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它们的身体产生了白色的定向变异 B.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前肢和颈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前肢和颈都很长

【解析】A、B、D项都强调环境变化引起生物产生适应环境的定向变异,这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中心论点。而C项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野兔使自身与周围环境逐渐趋于一致而免遭捕食,而鹰逐渐形成锐利的目光来搜寻并发现猎物,两者经过长期的相互选择,发展了各自的适应性特征。 【答案】C

2.科学家发现某地某种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不同体色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 B.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 C.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 D.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

【解析】解读数据可知,1963年与1863年相比,中间体色的蝴蝶比例增加,说明它们的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得以保留,应该是适应环境的类型。 【答案】B

3.(xx届·海口模拟)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和个体数量的关系如图

中的曲线所示(纵坐标为个体数目,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

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调查情况的曲线是下图中的 ( )

【解析】当外界的环境发生变化时,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因为该小岛经常刮大风,所以能生活在空中的昆虫的翅非常发达,能生活在地面的昆虫的翅很不发达。 因此,介于两者之间的昆虫被淘汰了。 【答案】D

4.(xx届·淄博质检)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变异的方向与环境没有因果关系,但环境能诱发突变,因而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并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共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发展和进化。 【答案】B

5.(xx届·安庆调研)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甲种群AA个

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

【解析】甲种群的基因频率:A的频率=24%+(1-24%-4%)×1/2=0.6,a的频率=1-0.6=0.4;乙种群的基因频率:A的频率=48%×1/2+(1-48%-16%)=0.6,a的频率=1-0.6=0.4。故甲、乙两种群基因频率相同。 【答案】D

6.(xx届·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

A.自然选择,地理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 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

【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并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 【答案】B[]

7.下表是某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B、b从1900年到1970年间的遗传学测量数据。 B基因的基因频率 b基因的基因频率 1900 1910 0.99 0.81 0.01 0.19 1920 0.64 0.36 1930 0.49 0.51[] 1940 0.36 0.64 1950 1960 1970 0.25 0.16 0.10 0.75 0.84 0.9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