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荒漠化的防治 -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Word版含答案 - 图文

少数民族文化对东部民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发展旅游业有一定的优势,又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喀斯特地貌分布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石漠化现象极为严重,其自然原因有( ) ①土层薄,山多坡陡 ②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 ③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压力大 ④降水量多,且多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有( ) A.对发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实施生态移民 B.退耕还林还草,适时封山育林

C.制定石漠化治理的法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D.加大替代能源建设,如以电代柴、以煤代柴

答案:10.D 11.A 解析:第10题,石漠化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

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但注意题目要求选自然原因。第11题,对石漠化的治理应以保持水土为重点,禁止毁林开荒和伐木烧薪等破坏活动,增加植被覆盖率。

二、综合题

12.(2016·南昌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甘肃省及其周围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指出,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处,在国家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1)图中甲、乙两地既属于季风区,又属于内流区的是________。 (2)根据材料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态条件分析甘肃省成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原因。

(3)甘肃省为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提示:资源方面、经济结构方面、人口方面)

答案:(1)乙 (2)甘肃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处;甘肃省地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交界处;甘肃省地处内流区与

外流区的交界处;草原和荒漠及森林和草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地位重要等。(任意答三点)

(3)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人口有序转移等。

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两条分界线即可判断。第(2)题,依据题干中提示,结合材料中信息从三个角度分析即可,关键是表述处于交界处的位置。第(3)题,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就是要使该地生态建设得更好,人类活动要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红壤是重要的土壤资源。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北起长江沿岸,南到海南,东到台湾,西到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全国总面积的22.7%。红壤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3.33%,是我国重要的粮、油、果、林、茶及水产生产基地。

材料二 有人在裸露的红黏土上进行人工降雨试验,不同坡度与土壤冲刷量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说出我国红壤分布区夏季最易发生的生态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试验数据,任选一个坡度范围的红壤分布区域,说出其合理利用的方式。

答案:(1)水土流失。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大(或一定的坡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或多暴雨);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流水侵蚀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发生。(2)坡度在18°以下(或坡度较小)的地区,修建梯田,作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或经济林木用地。或答18°~24°(或坡度较大)的地区,退耕还林、还牧,作为林木业用地。或答坡度在24°以上的地区,禁止人类活动,以防崩塌和滑坡。

解析:第(1)题,由材料知,我国红壤地区跨越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坡度大,该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地区,人类活动集中,植被破坏,易形成水土流失。第(2)题,图中显示,坡度在18°以下地区,流水冲刷不严重,水土流失较弱,可以修建梯田;而坡度在18°~24°的地区,流水冲刷严重,要注

意植树造林;坡度大于24°地区,流水侵蚀作用虽然减弱,但坡度过大易形成崩塌和滑坡,要禁止人类活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