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法

误会法

误会法,即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意识地设置误会,把生活中的一种行为、一种现象、一件事件、一个细节误设为另一行为、现象、事件、细节,把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从而造成悬念,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真相。 误会法的好处主要是使文章产生戏剧性的效果,使情节扑朔迷离,令读者读来饶有兴趣。

误会法主要形式:

一是正误,即本来是好人好事,误会为坏人坏事; 二是反误,即本来是坏人坏事,误会为好人好事;

三是一般误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产生误会,由此产生故事情节; 四是互误,即甲误会了乙,乙误会了甲。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应该说,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铺陈误会就是借助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从而铺排情节。如《红楼梦》中写到,贾宝玉从父亲那里回来了,此事是吉是凶,黛玉放心不下,便来看望宝玉。这时刚巧宝钗已在宝玉的院里了。黛玉叩门,院里的晴雯以为来的是丫鬟,又因与碧痕拌了嘴,心里正有火气,加上宝钗来访心中更是不快,于是听到有人敲门便不加理会。黛玉再敲门,晴雯索性拒绝:“凭你是谁,二爷吩咐了,一概不许放人进来呢!”黛玉被拒之门外,自然对宝玉产生了误会。接着,她又在墙角边看到宝玉送宝钗出门,越发气恼,越发悲戚。这样,直接牵制并引发出下文黛玉以残花自况、荷锄葬花和桃花坡上宝黛二人见面和解的情节,引起了读者的心理期待,揣测宝黛的爱情纠葛和黛玉的命运归宿。

了解了铺陈误会是什么,我们来看看怎么去铺陈误会。 先来看一组笑话。

从前,有位县督学来到县立中学视察工作。他一进校门,便见到该校的壁报上写有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督学的文学底子很厚,看到杜牧的诗句,油然想起《阿房宫赋》,于是顺口问起了学生: “你们知道阿房宫是谁烧的?”学生们一脸惶恐,不住地摇头:“不是我烧的,不是我烧的!”

看到眼前的窘迫情景,督学啼笑皆非。他立即来到校长室,对校长指责道:“贵校学生国文程度低下,居然说阿房宫不是他烧的。”

校长心平气和地说:“本校学生一向诚实,既然说不是他烧的,就一定不是他烧的。”

督学非常气恼,他万万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校长居然不知道阿房宫是怎么一回事!他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呈文,给教育局长,禀明原委。

不久,督学收到局长复函:“烧掉就算了,再拨经费重建阿房宫。” 督学看后,目瞪口呆。

1

看完笑话,我们深思一下,想一想,为什么会有如此戏剧性的结果?其实说起来并不难,一个误会接着一个误会,通过铺陈误会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不学无术。

说来说去,铺陈误会就是一个误会接着一个误会,正所谓,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不停的误会,让人看了还想看。

注意:(1)作品中的人物迷惑于事物的表面,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造成悲剧或喜剧性的冲突.(2)可以是一方误会另一方,也可以是双方互相误会;可以是一个误会,也可以是多个误会;可以是悲剧性的误会,也可以是戏剧性的误会。

请看习作:

换书

“发书喽,发新书喽。”学习委员丽君还没跨进教室,就大声嚷开了。只见她与另一同学抬着书进来,大家马上欢呼起来。开学都一个月了,新书还没来,大家东借西借,今天有书能不高兴吗?

丽君点了各组人数,就把书发了下来。大家都争抢好书。前排同学占了优势,拿到新书沾沾自喜,后排同学呢,就不怎么妙了,拿到的都是坏了些的书。有几个拿到“坏书”的,大声叫了起来,丽君见了忙去“干涉”。 我挑了本好书,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突然,我看到书里有几张纸折叠着。“怎么这么倒霉?”我心里嘀咕着。这时,我看看周围,大家都在认真地看书,只有坐在后面的丽君还在后排,这时,我看见她桌上放着刚发来的新书。要换一下?我心里忽然产生了想法。不行,这不就等于偷吗?……但,由于新书那强烈的吸引力,我竟偷偷地去换了一下。

一会儿,丽君回到自己座位,拿起书往后排走。我感到疑惑,偷偷看去,她去了最后排,见晓东没在位置上,把书与晓东的书换了一下。没想到她也会换书!我心里暗暗惊叹。

丽君拿来书,便在位置上看了起来。我凑过去一看,书印刷很不好,里面的字很多都不清楚。原来是丽君怕晓东会吵,就……

我惭愧极了,我感到自己是那么的自私自利啊!

一会儿,丽君有事离开座位。我飞快地转身,偷偷地换了那本书……

评点:这是正误。按照常情,开头“丽君”换来的书一定是好书,这引起误会,到结束时真相大白,人物性格品质也显现出来了。

我游兴大发,把积蓄的五十元钱与眼镜往裤兜里一塞。正当我乐呵呵向前走,突然被什么绊了一下,糟了,眼镜从裤兜里飞了出来。一看,绊脚的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我不禁心中好奇,走近,探腰,操起鼻子一闻。咦?怎么这么臭,再定睛一看,天呐,竟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糟老头子,一副乞丐的样子。我捡起眼镜,急身而退,心里揣摩着,这老乞丐一定会向我要钱。掏翻上衣兜,只剩下可怜的一块。“聪明绝顶”的我眉头一皱,计上心里——三十六计,

2

走为上策,正拔腿想跑。

“喂”的一声,从后传来。“见鬼”,看来这老头不想放过我。我只好“束手就擒”。我回转头,戴起眼镜,这才仔细看他:蓬乱的头发,还带着几根干稻草。肮脏的脸上,一双呆滞的眼。简直一个“行尸走肉”。他张大嘴巴,从那还残留着几根菜叶碎末的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钱!”

我万般无奈,用“弹指神功”将那一元的货币击上天,老乞丐的眼光随货币从空中划了条弧线,硬币“铮”的一声掉在地上,又在那路上翻滚,最后停在一处。看那老头专注的样子,我心想:这回乞丐大赚,应该心满意足了吧!正要离开,又传来老头神经质的话: “钱!”

我不禁勃然大怒。好一个贪心的老乞丐,真是“得了银子,想金子;做了皇帝,想成仙。”不理他,拉开大步,义无反顾。 “钱!”

我终于忍不住,破口大骂:“你这老不死的……”突然,我眼睛一亮,顺着“老不死”的手,一张“五十”的人民币赫然入目……

评点:文章写乞丐不要掉在地上的钱,很有新意。一般来说乞丐是要钱的,而这里的乞丐不要钱,误会由此产生,能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文章开头有意识地将读者的思维引向“乞丐讨钱”,到文章结尾处才解开,原来“乞丐叫我拿地上的钱”,误会解得恰到好处;文章设置的误会悬念,很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大大出于人们的意料之外。这是篇很值得学习的好文章。

*制造误会方法

类型之一、误解造成误会

有一小小说《排队》,其文是:

街头公共女厕所因蹲位少,门前排起了队,队后却站着一位男青年,前面一位阿姨回过头来瞧了瞧男青年,用手指指长发、着裙的女人图形标志,意思是说这是女厕所,你排错了队。男青年点了点头,但仍旧排在队伍后面。

过了十几分钟,男青年排在队伍中间了。排在他后面的女青年开口了:“喂,你识字吗?这三个字是“女厕所”。男青年点了点头,但仍然排在队伍中间,无丝毫离开的意思。

就要轮到男青年进厕所了,女同志们气愤地指责男青年:“真是不要脸,天下竟然有这样的人。” 这时男青年才离开队伍,到厕所墙角扶起席地而坐的老妇人,让老人站在队伍前面。

事后人们才明白,这位老妇人是男青年的母亲,因身体不好到镇上看病,途中要上厕所,儿子为母亲代为排队。 该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通过这样一则令人误解的故事,以新奇的形式吸引读者,塑造了一个孝顺儿子的形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类型之二:误认造成误会

3

前苏联作家巴利斯·利比亚的小说《军人的妻子》,用的就是此法。

在卫国战争中的一个早晨,女主人公维拉接到了邮差送来的一封信,信中说她的丈夫在战争中受了重伤,但正在康复中,就住在她住的那个城市医院,现在要求她去商谈丈夫出院的事宜。她满怀喜悦到了医院后,才得知在战场上踩响了地雷的丈夫现在已是经面目全非:双手没有了,双腿已被截去,双目严重地炸伤,现在还不能说话……医生庄重地告诉她,伤员身上没有证件,胸前内衣口袋里仅藏着一封给妻子的信,根据这信人们才认清他。他在信上写道,他将面临一场恶战,但期待能活着回来,然而——战争中什么事都能发生——要是他回不来,就让他的战友把这最后一封信转给妻子。

“要不是这封信,他准被编入无名遇难者名册之中”医生说感叹到,并且征求维拉的意见:是把伤员带回家料理,还是放在国家办的残废人福利院。

坚强的维拉毅然决定了把丈夫接回家去。虽然战争毁了她的幸福生活,但没有使她屈服。她坐在丈夫的床头,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细心地照料着病危的丈夫。这样过了些日子,有一天,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一个活生生的军人——她的丈夫,竟然出现在家门口了。久违后的相逢,让他们又惊又喜,但丈夫很快就发现了挂在门边的军大衣,丈夫以为妻子已经重建家庭了,决定愤然离开。待到妻子把事情的原委说了,他才逐渐眉开愁散。当妻子把伤员身上的信交给丈夫后,丈夫更是喜出望外:原来,维拉背回家中的这个伤员不是别人,正是和自己一同作战的战友。“阿列克赛依·切尔顿杰克,我的战友。当时我和他一起去执行任务,我们为了预防万一,互相交换了信件。如果一个牺牲了,另一个就把信转给他的亲人。”维拉的丈夫激动地说到,并俯身对着还在昏迷中的战友喊话:“我们约好战后再见,现在真的见到了!你就在我家里,我们将一起生活,你听懂了吗?”

小说通过维拉误认丈夫的这么一个特殊故事,生动地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写出了女主人公人性的光辉,进而写出了苏联人民对战争的理解:战士在战争中为捍卫祖国丧失了健康,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去关心他,决不抛弃一个伤员。

类型之三:误听造成误会

一篇题为《共计》的小小说,其文写到:

父亲见儿子从学校拿回成绩单,便关心地问:“考得怎么样,快念给我听听。” 儿子看了父亲一眼,胆怯地打开成绩单念道:“语文52,数学48,共计100分。” “嗯,你‘共计’这门考得不错。”父亲话音刚落,儿子忍不住“扑哧”笑了。 “看,一表扬你就骄傲了,”父亲扳起脸来说,“要继续努力。”

类型之四:利用大众心理,设置“误会歧途” 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由于受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等影响,在认识事物时,都会有共同的心理认识,这就是大众心理认识。如:“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害人之心不可有”“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等。运用“误会法”组织文章时,就可以利用大众心理认识,设置“歧途”,布局好文章的结构、情节,一步步引导读者在误会的“歧途”上越走越远。有时为了增加文章的波澜,可以设置多重“歧途”,环环相扣,直到文章最后真相大白。当读者“迷途知返”,感慨顿生。如作家张丽钧的小小说《错误的手套》就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4

错误的手套

寒假时我带着儿子然然回家,父母不胜欢悦。

母亲喜滋滋地为她的小外孙忙碌着,但却不知怎的老是对着然然喊我的小名。“我不叫娜娜,我叫然然!”那小小的男孩一遍遍地抗议着,父亲微笑着告诉我说:“管全世界的小孩都叫娜娜,那可是你妈的强项哩!”

那天,父亲上街去买菜,母亲突然想起了什么,追出门去嘱咐父亲说:“记着,给孩子买副手套回来!” 父亲走后,母亲抱怨地说:“你爸老了,整天丢三落四的——看着吧,然然这手套他多半是记不得买的。” 天很晚了父亲才回来。母亲接过父亲手中的菜篮子左拨拉右拨拉,到底也没找到她要找的东西。 母亲生气地责问父亲道:“手套忘买了吧?” 父亲一拍脑壳说:“瞧这记性!”

母亲于是长一声短一声地叹起气来,我晓得,这是母亲“狂轰滥炸”的前奏。

就在这时,父亲竟变戏法般地从怀里摸出了一副杏黄色的皮手套,他不管母亲惊讶的眼睛瞪得多么大,只管得意地冲我一笑说:“闺女,戴上!”

“错了错了!”母亲叫起来,“是让你给然然买手套,谁让你给娜娜买手套的!”

父亲愣了一下,继而说了句让我幸福得几乎晕倒的话:“只说是给孩子买副手套,我哪儿知道是哪个孩子!” 故事围绕“买手套”这一事件,利用爸爸的一种“大众心理”——父母眼中的孩子,自然就是自己的儿子女儿——来展开情节。值得关注的是,作者在“买手套”前后安排了明暗两处“误会”:明里是母亲总是错误地将自己的小外孙的名字喊成自己女儿的名字;暗里的误会是母亲让父亲给孩子(小外孙)买手套,父亲却买回了一副孩子(女儿)的大手套,并拿出来让女儿戴。这一明一暗两种误会,使得故事妙趣横生,爱意盎然。从起伏的故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父母浓浓的爱,领略了作者对伟大的爱感人至深的吟唱。更为作者匠心独运的故事结构,拍案叫绝。这就是设置“误会歧途”的魅力。

误会要注重伏笔照应,做到“环环相扣”

制造误会,运用“误会法”这一技巧,一定要注意伏笔与照应。伏笔一般设置在文章的开头或事件发展过程中,一般可以通过事件发生的环境、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设置。而照应则往往在事件的结尾。主要是使前面的话有着落,行动有结果,事件有交代。这里我要特别强调文章前面预设了什么伏笔,文章的后面一定要安排与之照应的情节,而且这种安排,且要尽量得巧妙、合理、自然,否则就可能因破绽百出,故事低幼,给人留下笔法拙劣的印象。

世界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项链》,值得我们学习。小说主人翁玛蒂尔德节衣缩食,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还清赔偿项链的债务,却在一次偶然中发现自己当年所借的项链是假的。故事的结局出人意料,但是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此前已有多处的埋下伏笔:如借项链时,项链是和许多首饰杂放在一起;佛来思节夫人表现得相当大方;买项链时,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后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