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县立花岗国中九十四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段考八年级国文科(精)

花蓮縣立花崗國中九十四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八年級國文科試題卷

八年( )班 姓名( )座號( ) 一、注音.國字:(10﹪,每字一分)

1.「拚」鬥 2.「勾」當 3.蚊「蚋」 4.「屬」之廷尉 5.「聽」天由命 6.「ㄇ一ˋ」食 7.「ㄐㄩˇ」喪 8.「ㄔˋ」熱天 9.「ㄌ一ˊ」患疾病 10.奉承阿「ㄩˊ」 二、解釋(15﹪,1-5每題二分,6-10每題一分) 1.方其時 6.「疆」弓 2.不毛之地 7.「相」其谷 3.坐以待斃 8.視其「顏色」 4.虎視眈眈 9.歸「諸」天意 5.吾馬賴柔和 10.「豈」不敗傷我乎 三、改錯:(10﹪,每字一分)

1.從事科學研究的他,因為虛榮心作崇,不肯稟持時事求是、追根究底的精神,任意剽切他人的成果,所作所為令人鄙視。

2.面對這一場兢爭激烈的球賽,參加的球員無不全力以付,每一位都累攤了,紅隊隊員雖然輪翻上場,調節體力,但仍無法抗橫劣勢,終場小輸三分,球員們頗為感慨。 四、翻譯:(10﹪,每題五分)

1.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民安所錯其手足? 2.其鄰之子非變也,己則變矣。變也者無他,有所尤也。 五、綜合測驗:(30﹪,每題二分)

( )1.下列選項中,何組「 」內的詞義相同? (A)今既「下」廷尉/ 煙花三月「下」

揚州(B)「是」法不信於民也/廷尉當「是」也 (C)「唯」陛下察之/「唯」見長江天際流 (D)原作已經「亡」佚/「亡」鈇意鄰。

( )2.「錙□必較、天□地滅、一□丹楓、□聯璧合」,以上各詞語□中所使用的字,依

序是: (A)銖、誅、侏、朱 (B) 珠、誅、朱、硃 (C) 銖、誅、株、珠(D) 珠、朱、株、硃。

( )3.「你不能樣樣勝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力。」對於人生的態度,由這句話中可知不包 括下列哪一項? (A)面對困境時就怨天尤人 (B)天生我材必有用 (C)盡人事, 聽天命 (D)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 )4.在使用文字上,有時可借用同音異義的諧音字,以達到特殊的效果。下列何者未使 用諧音字? (A)他朋友多,可以「左右逢元」,臨時要借個錢是沒問題的 (B)這 件事情「非同小可」,請不要當兒戲,否則後果難料 (C)那個小孩「目不識釘」, 竟然抓起一把小鐵釘往嘴裡塞,嚇死人了 (D)現在是解決問題的時候,請勿「出 口成髒」,互相指責是無濟於事的。

( )5.下列選項「 」中的同音字,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這批住宅結「搆」相當堅

固,選「購」的民眾相當踴躍 (B)他一直「渴」望大家對他好的表現能不吝予以 「喝」采、肯定 (C)根記史書記「戴」,那位勤政愛民的帝王當年很受大家的擁 「載」 (D)既然有心「力」爭上游,就應有再接再「勵」的精神。

第 1 頁,共 6 頁

( )6.「盡其在我」的「盡」字,是「竭盡」的意思。下列各項的「盡」字,何者也是這

個意思? (A)「盡」向地面攫來 (B)樹木在「盡」力縮矮 (C)造飲輒「盡」,期 在必醉 (D)孤帆遠影碧山「盡」。

( )7.二十世紀初,維也納有位極負盛名的鋼琴家──維特史坦,他在二次世界大戰中,

被砲彈炸斷了慣用的右手。維特史坦不願向命運低頭,到處懇求作曲家特別為他僅 有的左手譜寫左手鋼琴協奏曲,因此他仍能彈奏出優美的樂章。下列何者不能用來 形容維特史坦的精神? (A)英雄何懼出身低 (B)路是人走出來的 (C)逆境中寓 有新生的契機 (D)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 )8.下列( )內的注音,哪一項完全正確? (A)行(ㄒㄧㄥˊ)道樹是公共造產,

是不能任意砍伐(ㄈㄚ)的 (B)輿(ㄩˇ)論對那宗司法審判不公的案件紛紛提 出抨(ㄆㄧㄥˊ)擊 (C)處(ㄔㄨˋ)理民眾糾紛,立場一定要公正,不可偏袒 (ㄊㄢˇ) (D)選舉時為求選票而以金錢財物賄(ㄏㄨㄟˋ)賂(ㄌㄨㄛˋ)選 民是違法的。

( )9.有一個鋸木工人面對堆積如山的木材,他只埋頭不停地鋸,緊張得不敢休息,希望

把木材快點鋸完。鄰居勸他:「我看你的鋸子都有點鈍了,應該休息一下,磨磨你的鋸子吧!」工人卻不耐煩地說:「你沒看到我有這麼多木材要鋸嗎?哪有時間去磨鋸子!」根據這則故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鄰居好逸惡勞,缺乏毅力 (B)工人求功心切,不得其法 (C)鄰居旁敲側擊,說話迂迴 (D)工人積極進取,爭取時效。

( )10.「我們在工作過程中,已經付出了,也從付出中享受付出的快樂,肯定付出的價

值,這就是我們的收穫。」這句話的旨意與下列哪一項較相近? (A)爬的愈高,摔的愈重 (B)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痛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D)犧牲享受,享受犧牲。

( )11.下列「 」中的字,何者意義相同? (A) 上「行」出中渭橋/ 唯我獨「行」 (B)隔籬呼取「盡」餘杯/造飲輒「盡」 (C)毫不容「情」/ 宣王之「情」 (D)以「示」 左右/為學一首「示」子姪。

( )12.下列「之」的詞性,何者相同? 甲、唯陛下察「之」 乙、蓮「之」愛 丙、吾 資「之」昏 丁、吾欲「之」南海,何如 (A) 甲、丁 (B) 乙、丙 (C)丙、丁 (D)甲、乙。

( )13.「所謂的勝利和成功,是對自我的不斷操練和超越。盡其在我,放下我們不必要 的虛榮心和好勝心,更坦然的面對生命。」與下列哪一項意思最相近? (A)積極奮鬥,勇奪第一,才是勝利之道 (B)待人要誠心,做事要用心,勝負平常 心 (C)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D)成功能招引朋友,失敗能考驗 朋友。

( )14.下列「 」中的字,何組音義相同? (A)「意」其鄰之子/古「意」盎然 (B)「說」 人之謂己能用彊弓/不亦「說」乎 (C)蠻「橫」無理/「橫」行而過 (D)陽光「猛」 烈/勇「猛」的戰士。

( )15.「不、無、非、莫、未、勿」等詞,可在文句中表示否定的意思,即為「否定詞」 。下列選項中何者沒有否定詞? (A)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能用是 (B)莫等閒

第 2 頁,共 6 頁

白了少年頭 (C)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D)明辨是非善惡。 六、閱讀測驗:(10﹪,每題一分) 甲、陳涉世家 (史記)

陳涉少時,嘗與人庸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 )1.「苟富貴無相忘」的「無相忘」是說 (A)不要忘記耕種的辛苦 (B)不要忘記一起

勞的耕種者 (C)不要忘記彼此的努力 (D)不要忘記耕種的時間。

( )2.由司馬遷的這篇文章觀之,可知陳涉年少時即: (A)庸庸碌碌 (B)志在千里 (C)志得意滿 (D)汲汲營營。 乙、鷸蚌相爭 (戰國策)

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 )3.「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此處的「雨」原為名詞,在這轉變當動詞用,在修辭法中

叫「轉品」。請問下列詞語其詞性轉變何者與此相同? (A)「涎」著臉 (B)仙「履」奇緣 (C)新「陳」代謝 (D)「休」戚與共。

( )4.寓言是把深刻的道理,寄託在簡單、生動的故事裡,能啟迪我們的智慧,有些寓言

還能煉成為成語。下列由寓言得來的成語,何者解釋有誤? (A)黔驢技窮-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實的本領 (B)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不怕困難的毅力 (C)揠描助長-比喻幫助他人不遺餘力(D)畫蛇添足-比喻多此一舉,反而弄巧成拙。

( )5.鷸蚌相爭的故事,主旨是在告訴我們哪個道理? (A)兩虎相鬥,必有一傷 (B)面對

僵局,要力爭,方有贏的機會 (C)兩者相爭,第三者未必得利 (D)以意氣相爭,結果兩敗俱傷,第三者得利。

( )6.用結構相同的句法,接二連三地表出同範圍、同性質的意象的句子,叫「排比」。

如「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請問下列何句也是應用此法? (A)當你們積聚了更多的芳醇,綻放更大的美麗時 (B)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C)冬天還有遮風的棉罩,十分的「優待」 (D)具體而微地把整個民族、整塊土地的生命濃縮進一句呼喊。

丙、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

我多麼可望看看這世上的一切,如果說我憑我的觸覺能得到如此大的樂趣,那麼能讓我目睹一下該有多好。奇怪的是明眼人對這一切卻如此淡漠!那點綴世界的五彩繽紛和千姿百態在他們看來是那麼地平庸。也許人就是這樣,有了的東西不知道欣賞,沒有的東西又一味追求。

假如我是一位大學校長,我要設一門必修課程:「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教授應該讓他的學生知道,看清他們面前一閃而過的東西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樂趣,從而喚醒人們那麻木、呆滯的心靈。

請你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假如你只有三天的光明,你將如何使用你的眼睛?想到三天以後,太陽再也不會在你眼前升起,你又將如何度過那寶貴的三日?你又會讓你的眼睛停留在何處?

第 3 頁,共 6 頁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