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讲义(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1.应用图表,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 学习目标 2.举例说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3.学会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包括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 2.整体性的含义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整体性的表现

(1)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思考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

答案 使当地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肥力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等。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物,这些风化物(成土母质)逐步发育成土壤。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3)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2.气候与土壤

影响 直接 间接

3.生物与土壤

(1)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具体过程 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2)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3)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不同的植被类型,形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不同。 4.地形与土壤

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5.人类活动与土壤

(1)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 (2)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

思考 为什么说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 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的参与加快了成土过程,使土壤发育不断深化,形成土壤肥力。生物在土壤的出现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它对成土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

三、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1.作用:能量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 2.主要体现

例如大气圈与水圈之间的能量交换。

(1)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海洋输送大量的热能来改变大气运动。

(2)大气对海洋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形成风海流。

(3)大气圈与水圈之间还存在着势能的传输与交换:气压升高,海面降低;气压降低,海面升高。 3.物质运动

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 思考 自然界中的能量传递是双向的吗?

答案 不是,自然界中的能量只能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

探究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逻辑关系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内容和图甲、图乙的字母对应起来。

①生态环境改善 ②地表水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③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呈现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状态 ④退耕还林、还草 ⑤基岩裸露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答案 A—② B—③ C—① D—⑤ E—④ 2.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C.南方低山丘陵

B.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