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提纲建议

施给予补贴,为上海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秸秆还田提供示范。

1.示范点的选择

选择人口集中、高速公路沿线、机场附近,稻麦种植面积较大、秸秆资源丰富的区域。当地群众对秸秆还田有一定的认知程度,有实施秸秆还田的农作习惯。

区县领导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生态环境建设和农机化工作,有明确的推进政策和措施。在秸秆利用方面具备相对先进和成熟的技术,并且有一定的操作经验。

以生产规模较大、具备一定的机械化还田作业经验的粮食专业合作社或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实施单位。

2.规划布局

在全市范围内布局30个左右示范点,覆盖12~1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可处理秸秆9~10万吨左右。在具体分布上,向农业比重较大、秸秆资源丰富的郊区(县)倾斜。规划期内每年安排6个左右示范点建设。

3.投资规模

每个示范点建设资金为100万元左右,用于配臵拖拉机、深耕铧犁等大功率农业机械以及仓库、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通过市、区两级财政扶持和项目实施单位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每个示范点投资规模见表4-1。

表4-1 秸秆还田示范点投资内容

序号 1 2 建设内容 农用机械 机库 投资规模 (万元) 75 25 大马力拖拉机、耕深25厘米以上铧犁、联合收割机带的切碎装臵各5套 200平方米左右 13

备注

(二)加大秸秆在商品有机肥加工中的综合利用

目前,上海约有商品有机肥中心(厂)45~50家,年生产商品有机肥约20万吨,可处理畜禽粪便60~70万吨,可消耗8万吨左右的农作物秸秆。由于目前秸秆收集成本较高,秸秆加工设备不足,有机肥加工中心存在以砻糠作为辅料的情况。通过在商品有机肥加工企业设臵秸秆收集中心、添臵秸秆加工处理设备等措施,鼓励商品有机肥加工中心提高秸秆利用比例,解决一定区域内秸秆的收集利用问题,降低秸秆收集成本、提高使用效率。

1.建立秸秆收集中心

以现有的商品有机肥加工中心为基础,建立秸秆收集中心,添臵秸秆加工设备,对周边地区的稻麦秸秆进行集中收集并加工成商品有机肥生产所需的秸秆粉,解决自身辅料供应。

2.规划布局

在浦东、金山、青浦等区县以及光明集团所属养殖企业内选择4个商品有机肥加工处理中心试点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3.投资规模

建设包括秸杆收集中心所需的秸秆储存设施和秸秆加工设备,每个项目投资规模200万元左右,每年共可处理秸秆12万吨。建设资金采取市区两级财政扶持和加工企业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每个示范点投资规模见表4-2。

表4-2 商品有机肥加工中心投资内容

序号 1 2 3 建设内容 粉碎机械1套 仓库、场地、厂房 运输车辆 投资额(万元) 20 150 20 14

备注 堆放场地:2500平方米左右,粉体车间500平方米左右,仓库500平方米左右 4吨货运车

(三)扩大在食用菌培养料中利用秸杆的规模

食用菌集约化生产是秸秆综合利用中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促进上海郊区农民增收的一项富民工程。目前上海市奉贤区食用菌产量占全上海市的70%,并且具备比较完善的食用菌生产基础和销售网络,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通过建立食用菌培养料集中处理中心,充分利用上海食用菌生产的先进技术和产业基础,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培养料的规模效益,降低食用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1.建立食用菌培养基料生产中心

以现有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扩大生产规模,添臵秸秆加工设备,建立食用菌培养基料生产中心,对周边地区的稻麦秸秆进行集中收集并加工成食用菌培养基料,供企业或合作社内部生产需要并可外销满足周边食用菌种植农户需求。蘑菇种植后废料还可用于水稻机械化育秧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规划布局

全市重点建设3~4个以稻麦秸秆为主要基料的食用菌处理中心,主要安排在奉贤、浦东等食用菌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3.投资规模

每个项目投资总投资500万元左右,用于帮助项目实施单位扩大生产规模、添臵秸秆加工设备等,每年可利用秸秆8000吨,建设资金采取市、区两级财政扶持和企业自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每个示范点投资规模见表4-3。

15

表4-3 食用菌培养料生产中心投资内容

序号 建设内容 1 2 食用菌栽培大棚 仓库、堆场 稻草粉碎机、发酵装臵、锅炉等设备 供电、供水设施 投资规模(万元) 150 90 备注 6000平方米左右 堆场6000平方米左右,仓库600平方米左右 3 4 200 7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作为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统筹考虑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制订和明确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齐抓共管、通力配合,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出台地方规范

积极推动上海市秸秆综合利用地方规范的制订,明确秸秆禁烧区域和政府相关部门的执法职能,增强禁烧工作的操作性,同时明确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措施,以规范落实秸秆禁烧工作责任,鼓励全社会参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提供依据。

(三)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利用已有的各类资金渠道,并结合实际,制订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重点利用领域的资金扶持力度。增加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补贴。享受政府补贴的商品有机肥加工企业要以秸秆作为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添加材料,同时对企业利用秸秆加工商品有机肥和食用菌培养基料按照秸秆使用量给予补贴。把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或者产业列入享受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循环经济鼓励与扶持的范围,针对秸秆

16

综合利用的不同环节和不同用途,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支持政策。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购臵秸秆处理机械给予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对本规划明确的重点建设项目,市、区财政根据每年批准的实施计划落实专项资金,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加强科技支持力度

增加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市、区县科委要组织农业科技研发部门或者高等院校,对秸秆还田、有机肥生产和食用菌生产过程进行研究。加快对小麦、水稻、油菜等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攻关和机械化还田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对于机械化还田过程中出现的秸秆腐烂、土壤营养结构配比等研究提供资金支持。对于利用秸秆生产有机肥和食用菌的企业或者农户,区县农委部门要给予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和农户解决生产难题,降低风险和生产成本。 (五)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意义的社会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提高公众对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的认识水平与参与意识,使禁烧秸秆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组织开展相关技术培训、现场演示等活动。 (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各区县政府应按照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使现代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设施化的同时,考虑机械化生产的需要,加大对农业示范区耕地及周边道路、交通、水利、电力、机库油库等配套设施建设,为秸秆资源化利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