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的策略

作者:黄玲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年第32期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作为农村的语文教师,我们应乘着新课程改革的契机,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教育资源,把当地的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和小学语文教学课程资源有机地融合起来,使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更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两年前,我们学校就立足乡土资源的挖掘,确立了乡土文化为主题的语文校本研修项目。 【关键词】小学语文 乡土文化 阅读课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 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95-01 经调查研究,我们农村小学的大多数孩子都对家乡的山山水水都不感兴趣,对家乡的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都漠不关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带领他们走进家乡,帮助他们领略家乡之美。两年来,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探索了一些农村小学语文“乡土文化”教学的策略。 一、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以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最直接接受教育的主要环节。而传统语文阅读课存在学生学习内容与生活环境相分离的明显弊病,要想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我们就必须改变语文阅读课堂结构。我们要坚持语文阅读课对学生渗透乡土文化教育。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采用讨论、演讲、采访、调查、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消除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上的脱离。所以,我们语文教师需结合小学语文教材,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根据家乡的文化背景、风俗民情、自然景观等特色,与语文教学密切配合,使学生即领略了语言的美,又产生了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如在上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画家乡》这一课时,孩子们学完课文后,我在幻灯片上插入了孩子们熟悉的家乡的柑橘、竹林、学校等图片,让学生一边欣赏自己家乡的美景和特产,一边像课文中的小朋友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结果,孩子们说得有模有样,特别是说学校,有孩子是这样说的:我的家乡在牟坪。我的学校是那么美丽,那么宽广。那个在牟坪中心校读书的小女孩就是我。整段话模仿得入情入境。再比如上完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后,孩子们对敬爱的周总理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顺势让学生说说自己家乡如周总理一样把毕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的人物。孩子们自然就想到了我们的革命先烈余文涵。他们就介绍余文涵的英雄事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我们为了纪念它修缮了“南溪农暴指挥部遗址”、余文涵烈士纪念广场等。通过这一环节,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历史人物,还懂得了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如今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多数孩子都哑口无言或不知从何说起。我认为要让孩子有话可说,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引导身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们去观察生活实际。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一次口语交际课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 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我组织了学生去观察乡村的田园风光,了解乡村的生活,拍摄乡村的图片,搜集乡村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乡村,学生讲得生动有趣。有个学生说:“我们乡村有趣的事很多,有时钓鱼,有时捉龙虾等,我们玩得最有趣的是‘斗鸡’……”这是一节很轻松的口语交际课,不仅孩子们对于这样的课很喜欢,而且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可谓好处多多。因此,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在能达到训练目标的前提下,我们可适当修改教学内容,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名人轶事以及社会发展等。由于这些内容是学生“亲眼看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能够很迅速、很完整地保存到自己的脑海里,所以当要进行交流、分享时,学生一定“愿说”“巧说”“乐说”。 三、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习作素材,如果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挖掘,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作文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而小学生作文多数都是写人、写事、写景,都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让他们写出一篇优秀的文章,必须先亲身经历、亲耳所闻,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在从事写作教学中,凡与写景、写物、写人有关的习作,都要求学生与本地的乡土文化联系起来,然后进行调查和观察获得资料,探索和实践获得体验,最后再动笔。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习作是写我最敬佩的一个人, 我就要孩子们写乡下最敬佩的一个人,可以是自己的小伙伴,也可以是自己的家人,只要写出他(她)的 一个品质就行,这些人都是孩子们天天见的,熟悉的,对这样的习作孩子们得心应手,都能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四、在小学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乡土文化

通过在阅读课上渗透乡土文化,在口语交际、习作课上说写乡土文化后,学生已对乡土文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已深深地热爱家乡的乡土文化。此时,只要稍稍激励、指导,他们就会在你的带领下愉悦而轻松地完成展示台所要求的任务了。如四下语文园地六展示台:农村风光图片展、讲农村儿童生活的故事、写乡村景色的小诗等;三上园地六宽带网:让我们搜集更多反映祖国风光和物产的资料,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可以让学生收集家乡的美景和特产。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作为农村语文教师,我们要挖掘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把乡土文化带入课堂,带进学生的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脑。让学生在乡土文化的熏陶中发现家乡之美,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语文这门母语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黄云。乡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整合的途径[J].中学语文,2012(27)。 [2]张淑琴。例谈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2010(12)。

[3]顾建德。当前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缺失与对策[J].师资建设:教研文化版,2011(1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