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引领课堂 用智慧构建课堂
——眉县中学“智慧课堂”应用与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县局和教研室为深入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实现“以智慧教育试点校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目标,特在我县三所学校开展“智慧课堂”试点工作。作为高中试点校之一,为保障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实现试点校带路推动作用,我校成立了“智慧课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高一(1)班为“智慧课堂”试验班。经过近一年地实践摸索,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现将“智慧课堂”在应用和管理中一些心得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积极培训,提高师生应用能力
为了尽快提高教师“智慧课堂”的应用能力,一是请厂家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让教师会用“智慧课堂”;二是邀请专家上示范课,试点班任课教师通过专家的示范引领,逐步掌握“智慧课堂”的应用;三是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活动,利用“智慧课堂交流群”进行校内、校际交流,定期定人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讨活动。在县电教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秦学数字智慧课堂各位技术人员的精心指导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校实验班的师生们很快熟悉了操作流程。
二、制度保障,“智慧课堂”应用常态化
学校制定了《眉县中学智慧课堂使用管理办法》——明确“智慧课堂”使用要求。 由分管校长主抓,信息处具体实施,要求试
点班任课教师,严格遵守制度,在确保教学进度的基础上,完成智慧课堂的使用量,确保70%以上的使用率。
学校把课件制作和“智慧课堂”使用情况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一项依据,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做一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尝试。例如,不仅仅在课后使用“智慧课堂”测试功能,也可在课前测试中使用,用来检测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然后教师可以依据学情调整本节课教学计划。
三、紧抓课堂,“智慧课堂” 实施到位
“智慧课堂”实践的主阵地在课堂,所以“课堂教学”是我们的着力点。回归课堂,教师、学生和教材便成了我们教学的主角。所谓智慧课堂就是教师的智慧、学生的智慧和教材的智慧这三者相互作用。
信息处作为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在管理中起到了落实学校教学制度,引导、监督、评价教师教学过程等作用。对教学过程管理分为三个环节:课前管理、课堂管理、课后管理。
1、课前教学管理——要求教师把握教材脉络,了解学生学习实际。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教师清晰把握教材脉络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的。教师的功夫在课前,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课前的构思与准备、学生需要的学习设计,切入本质学习的活动设想等都是课前研修的内容。 尤其要做到目标具体化,知识问题化,为后面智慧课堂的应用环节做好准备工作。
2、课堂教学管理——提升教学效率,注重学生,课堂教学必须寻求高效率,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应最优化,教育效果应最大化。智慧课堂的两个核心因素是学生和教师。学生的发展是智慧课堂的核心目标,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有力保障。学生和教师是否在课堂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中的流程是否优化;重难点是否突出;时间操控是否合适;学生主体的发挥是否合理,都是我们课堂研修的内容。具体要求是充分应用“智慧课堂”授课功能中的单选、多选、解答、抢答功能,做到教学过程互动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3、课后教学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数据采集,“智慧课堂”可进行大数据统计,可对阶段性授课数据实时查阅,修订授课节奏调整授课内容;同时根据学生上课答题情况生成错题本,把授课中错误率较高的习题筛选出来,教师可对错题进行重点讲授。
四、 “智慧课堂” 试点工作体会
1、能便捷实现知识问题化,并且反馈及时
与传统课堂相比,在技术和教学应用上具有重要的特色和创新价值。纸笔智慧课堂融合了数字化网络的先进思想和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采集、编辑和传输技术,具备电化教育的简单、真实、即时、轻松、互动的特点。同时,突破传统教室的时空限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高效交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