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酸、代碱中毒及常用诊断指标

酸碱平衡的失调诊断与治疗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混合型酸碱平衡失调 原发性酸碱平衡失调分为四种:代酸、代碱、呼酸、呼碱,有时可出现混合型。

任何一种酸碱失调发生之后,机体都会通过代偿机制以减轻酸碱紊乱,使体液的PH恢复至正常范围。

PH、HCO3ˉ及PaCO2是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的三大基本要素。其中,HCO3ˉ反映代谢性因素,PaCO2反映呼吸性因素。

一、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ˉ丢失过多,即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一)、主要病因

1、碱性物质丢失过多 :腹泻、肠瘘、胆/胰 瘘、应用碳 酸酐酶抑制剂

2、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抽搐、心搏骤停、各种休克致急性循 环衰竭、组织缺血缺氧;糖尿病或长期不能进食,体内脂肪分解形成大量酮体,引起酮体酸中毒;应用氯化铵、精氨酸或盐酸过多。

3、肾功能不全:内生性H+不能排出体外,或HCO3ˉ吸收减少。

代谢性酸中毒的代偿:呼吸代偿反应H+浓度增高刺激呼吸中枢,加速CO2呼出;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加H+与NH3形成NH4+后排出,NaHCO3的再吸收亦增加。

(二)、临床表现 轻度代酸可无明显症状。

重症病人可有疲乏、眩晕、嗜睡、感觉迟钝或烦躁、呼吸深快、呼出气带有酮味、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偏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志不清或昏迷、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可伴有缺水症状。容易发生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和休克。

(三)、诊断

根据病史:长期大量碱性消化液丢失、休克、饥饿、糖尿病、酸性药物治疗、肾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深快呼吸等

血气分析可以确诊: PH、HCO3ˉ、BE剩余碱(0±3mmol/L)和动脉血PaCO2均降低。 血生化:尿多呈酸性反应,部分患者合并高钾血症(尿呈碱性) (四)、治疗

1、病因治疗应放在首位。

由于机体可加快肺部通气以排出更多CO2,又能通过肾排出H+、保留Na+及HCO3ˉ,即具有一定的调节酸碱平衡的能力。因此只要能消除病因,再辅以补充液体、纠正缺水,则较轻的代谢性酸中毒(血浆HCO3ˉ为16~18mmol/L)常可自行纠正,不必应用碱性药物。

1 / 5

低血容量休克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经补液、输血以纠正休克之后,轻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也随之可被纠正。对这类患者不宜过早使用碱剂,否则反而可能造成代谢性碱中毒。

2、对血浆HCO3ˉ低于15mmol/L的酸中毒病人,应在输液的同时酌量给予碱剂进行治疗。 常用的碱性药物是碳酸氢钠溶液。

该溶液进入体液后即离解为Na+和HCO3ˉ。HCO3ˉ与体液中的H+化合成H2CO3,再离解为H2O及CO2,CO2则自肺部排出,从而减少体内H+,使酸中毒得以改善。Na+留在体内则可提高细胞外渗透压和增加血容量。

5%碳酸氢钠每100ml含有Na+和HCO3ˉ各60mmol,为高渗性。过快输入可致高钠血症,使血渗透压升高,应注意避免。

边治疗边观察,逐步纠正酸中毒,是治疗的原则。

临床上是根椐酸中毒严重程度,补给5%NaHCO3溶液的首次剂量可100~250ml不等。在用后2~4小时复查动脉血血气分析及血浆浓度,根椐测定结果再决定是否需继续输给及输给用量。

3、注意纠正其它电解质紊乱

低钙血症:应及时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

低钾血症:过快地纠正酸中毒引起大量K+转移至细胞内,引起低钾血症,也要注意防治。 二、代谢性碱中毒 体内H+丢失或HCO3ˉ增多 (一)、主要病因

1、胃液丧失过多: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等。

2、碱性物质摄入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物,大量输注库存血。 3、缺钾:引起细胞内酸中毒和细胞外碱中毒,可出现反常性酸性尿。

4、利尿剂作用:呋塞米、依他尼酸等能抑制近曲小管对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再吸收,而并不影响远曲小管内钠离子和氢离子的交换。易发生低氯性碱中毒

代偿过程:呼吸中枢抑制,呼吸变浅变慢,CO2排出减少,HCO3ˉ/H2CO3比值接近20︰1;肾小管上皮细胞H+排泌和NH3生成减少,HCO3ˉ再吸收减少。

代谢性碱中毒时,血红蛋白Hb解离曲线左移,氧不易释出,组织仍然缺氧。 (二)、临床表现 1、一般无明显症状 2、可有呼吸浅慢

3、神志精神异常:嗜睡、谵妄、精神错乱 (三)、诊断

2 / 5

病史、临床表现、血气分析PH和HCO3ˉ明显增高,动脉血PaCO2正常。伴低氯/低钾血症。 (四)、治疗及重要注意事项

1、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丧失胃液所致的代谢性碱中毒,可输注等渗盐水或葡萄糖盐水,既恢复了细胞外液量,又补充氯离子,经过这种治疗即可将轻症低氯性碱中毒纠正。

必要时可补充盐酸精氨酸,即可补充氯离子,又可中和过多的HCO3ˉ。

2、碱中毒几乎都同时存在低钾血症,故须同时补给氯化钾。补K+之后可纠正细胞内、外离子的异常交换,终止从尿中继续排H+,将利于加速碱中毒的纠正。但应在病人尿量超40ml/h才可开始补K+。

3、严重碱中毒时(血浆HCO3ˉ 40~50mmol/L,pH>7.65),为迅速中和细胞外液中过多的HCO3ˉ,可应用稀释的盐酸溶液。0.1mmol/L或0.2mmol/L的盐酸用于治疗重症、顽固性代谢性碱中毒是很有效的,也很安全。具体方法是:将1mmol/L盐酸150ml溶入生理盐水1000ml或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盐酸浓度成为0.15mol/L),经中心静脉导管缓慢滴入(25~50ml/h)。

4、切记将盐酸溶液经周围静脉输入,因一旦溶液渗漏会发生软组织坏死的严重后果。每4~6h检测血气分析及血电解质,必要时第二天重复治疗。纠正碱中毒不宜过于迅速,一般也不要求完全纠正。关键是解除病因(如完全性幽门梗阻),碱中毒就很容易彻底治愈。

三、处理的基本原则

充分掌握病史,详细检查患者体征。

(1)了解是否存在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之原发病; (2)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症状和体征。 即刻的实验室检查

(1)血、尿常规,血细胞比容,肝肾功能,血糖; (2)血电解质; (3)动脉血气分析;

(4)必要时作血、尿渗透压与24h尿电解质测定。

综合病史与上述实验室资料,确定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与程度。

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制订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方案。如果多种失调并存,应分轻重缓急,依次予以调整纠正。

首先要处理的应该是:

(1)积极恢复患者的血容量,保证循环状态良好; (2)缺氧状态应予以积极纠正; (3)严重的酸中毒和碱中毒的纠正;

3 /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