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王镜岩(第三版)课后习题解答

13370),进一步实验表明,该毒素蛋白与FDNB反应并酸水解后,释放出游离的DNP-Gly和DNP-Tyr。关于此蛋白的结构,你能做出什么结论?[该毒素蛋白由两条不同的多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交联而成,每条多肽链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在13000左右。]

13.一种蛋白质是由相同亚基组成的四聚体。(a)对该分子说出两各种可能的对称性。稳定缔合的是哪种类型的相互作用(同种或异种)?(b)假设四聚体,如血红蛋白,是由两个相同的单位(每个单位含α和β两种链)组成的。问它的最高对称性是什么?[(a)C4和D2,C4是通过异种相互作用缔合在一起,D2是通过同种相互作用缔合在一起,(b)C2因为每个αβ二聚体是一个不对称的原聚体]

14.证明一个多阶段装配过程比一个单阶段装配过程更容易控制蛋白质的质量。考虑一个多聚体酶复合物的合成,此复合物含6个相同的二聚体,每个二聚体由一个多肽A和一个B组成,多肽A和B的长度分别为300个和700个氨基酸残基。假设从氨基酸合成多肽链,多肽链组成二聚体,再从二聚体聚集成多聚体

-8

酶,在这一建造过程中每次操作的错误频率为10,假设氨基酸序列没有错误的话,多肽的折叠总是正确的,并假设在每一装配阶段剔除有缺陷的亚结构效率为100%,试比较在下列情况下有缺陷复合物的频率:(1)该复合物以一条6000个氨基酸连续的多肽链一步合成,链内含有6个多肽A和6个多肽B。(2)该复合物分3个阶段形成:第一阶段,多肽A和B的合成;第二阶段,AB二聚体的形成;第三阶段,6个AB二聚体装配成复合物。

-8-5

[(1)有缺陷复合物的平均频率是6000×10=6×10]

[(2)由于有缺陷的二聚体可被剔除,因此有缺陷复合物的平均率只是最后阶段的操作次数(5次操作装

-8

配6个亚基)乘以错误频率,即:5×10。因此它比一步合成所产生的缺陷频率约低1000倍。]

第六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提要

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是脊椎动物中的载氧蛋白质。肌红蛋白便于氧在肌肉中转运,并作为氧的可逆性贮库。而血红蛋白是血液中的氧载体。这些蛋白质含有一个结合得很紧的血红素辅基。它是

2+

一个取代的卟啉,在其中央有一个铁原子。亚铁(Fe)态的血红素能结合氧,但高铁(+3)态的不能结合氧。红血素中的铁原子还能结合其他小分子如CO、NO等。

肌红蛋白是一个单一的多肽链,含153个残基,外形紧凑。Mb内部几乎都是非极性残基。多肽链中约75%是α螺旋,共分八个螺旋段。一个亚铁血红素即位于疏水的空穴内,它可以保护铁不被氧化成高铁。血红素铁离子直接与一个His侧链的氮原子结合。此近侧His(H8)占据5个配位位置。第6个配位位置是O2的结合部位。在此附近的远侧His(E7)降低在氧结合部位上CO的结合,并抑制血红素氧化或高铁态。

氧与Mb结合是可逆的。对单体蛋白质如Mb来说,被配体(如)O2占据的结合部位的分数是配体浓度的双曲线函数,如Mb的氧集合曲线。血红蛋白由4个亚基(多肽链)组成,每个亚基都有一个血红素基。Hb A是成人中主要的血红蛋白,具有α2β2的亚基结构。四聚体血红蛋白中出现了单体血红蛋白所不具有

+

的新性质,Hb除运载氧外还能转运H和CO2。血红蛋白以两种可以相互转化的构象态存在,称T(紧张)和R(松弛)态。T态是通过几个盐桥稳定的。无氧结合时达到最稳定。氧的结合促进T态转变为R态。

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是别构结合行为的一个典型例证。T态和R态之间的构象变化是由亚基-亚基相互作用所介导的,它导致血红蛋白出现别构现象。Hb呈现3种别构效应。第一,血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是S形的,这以为着氧的结合是协同性的。氧与一个血红素结合有助于氧与同一分子中的其他血红素结合。第

+

二,H和CO2促进O2从血红蛋白中释放,这是生理上的一个重要效应,它提高O2在代谢活跃的组织如肌肉

++

的释放。相反的,O2促进H和CO2在肺泡毛细血管中的释放。H、CO2和O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