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历史人教课时规范练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附答案) (2)

课时规范练4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2017福建宁德二模,4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颜之推,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一个士族家庭。侯景之乱时,梁元帝自立于江陵,颜之推任散骑侍郎。(公元)554年,西魏破江陵,颜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归江南,冒险偷渡黄河逃奔至北齐,但因当时南方朝代更替,遂留居北齐为官,齐亡后入仕北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终其一生,历仕四朝,“三为亡国之人”,行踪遍及江南、河北、关中地区。

晚年,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书中“述立身治家之法,辩正时俗之谬”,教导士大夫子弟如何修身、齐家、处世、为学等,其中含有诸如提倡棍棒教育等观点,还记录了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盛、佛教的流行、鲜卑族的状况等诸多内容,《颜氏家训》被誉为“古今家训之祖”,问世以来,广为流布,经久不衰。

——摘编自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之推创作《颜氏家训》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颜之推。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同样,如果不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毫无益处。同时,王守仁还认为儿童教学“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因此,教学应该留有余地,“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以“今教童子,惟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的儿童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靳辅,清康熙时治河名臣。康熙十年(1671年),靳辅“疏请行沟田法……沟土累为道,道高沟低,涝则泄水,旱以灌田”。靳辅认为若要真正把地方治理好,须“因民之力,教以生财之方”。三藩叛乱时,他在池州、安庆等地部署军队,既维护了地方安定,又有力支援了江西地区的平叛战争。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提出了治河方针:“审其全局,将河道运道为一体,彻首尾而合治之。”他采取明代治河专家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方法,创造性提出“寓浚于筑”等治河方法。从而使黄河安流了30余年,漕运亦安全通畅。

——摘编自《清朝治水名臣靳辅》

(1)根据材料,概括靳辅的为政业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靳辅身上体现出的品质。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