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华南理工大学
201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城市规划基础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专业学位)
一、选择题(共 35 分,每题 1 分)
共 7 页
1.隋唐长安采用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制度是( ) A.市井制 B.城廓制 C.坊里制 D.街市制
2.后周时期(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对开封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扩建 A.宇文恺 B.柴荣 C.萧何 D.李冲
3.明代的南京城,包括外城、( )、皇城三重 A.应天府城 B.内城 C.宫城 D.子城
4.下列关于清代北京城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清朝建都北京,全沿用明代的基础,整个城市布局无变化 B.清代宠幸喇嘛教,增建了一些喇嘛庙 C.清北京人口超过了 100 万人
D.清北京有“贵东城,富西城”之谚
5.下面城市中,哪个城市的初期规划属于典型的巴洛克时期城市规划( A.华盛顿 B.伦敦 C.旧金山 D.威尼斯
)
6..近现代城市规划立法最先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A.法国 B.意大利 C.英国 D.美国
)
7.第一个建立 BRT 快速公交系统是哪个城市( A.Curitiba,Brazil
B.Guangzhou,China
)
D.Pittsburgh,US )
C.London,UK
8.在田园城市理论中,城乡磁体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A.town-country
B.town
C.country
D.people
第 1 页
9.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要求,不包括的是( ) A.各地块的主要用途 B.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相关规定 C.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要求 D.绿地率
10.对城市历史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文件是( ) A.华盛顿宪章 B.雅典宪章 C.北京宪章 D.马丘比丘宪章
11.关于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表达,错误的是( ) A.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于解决居住区内外的联系,红线宽度 10-14 米
B.道路布局应分级设置,以满足不同交通功能与各类通行要求 C.居住(小)区在城市交通性干道上的出口,设置间距在 150 米以上 D.住区内尽端式车道长度不超过 120 米
12.城市进化理论认为,当城市进入“相对分散”时期,人口的显著变化在( A.城市人口的增长 B.城市郊区人口的增长 C.城市人口的减少 D.郊区人口向城市流动
)
13.关于居住区绿地系统的配置,以下表达有误的是( ) A.居住区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 B.对绿地率的要求,新区不低于 25%,旧区改建不低于 20% C.关于绿地系统的指标,在数值上绿化覆盖率>绿化率>绿地率>公共绿地率 D.院落式组团绿地边界距宅间路、组团路和小区路路边 1 米,距房屋墙角 1.5 米
14.关于居住区用地平衡表,以下表达有误的是( ) A.用地平衡表是方案评定和管理机构审定方案的重要依据 B.居住区中住宅用地大约占 60-70%
C.关于用地平衡表的计算,住宅用地=居住区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 D.关于用地平衡表的计算,宅间路计入住宅用地
15.不属于修建性详细规划具有的特点的是( ) A.通过形象的方式表达城市空间与环境 B.根据交通影响分析,提出交通组织方案和设计 C.以具体、详细的建设项目为对象,实施性较强 D.多元化的编制主体
第 2 页
16.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详细规划由( )组织编制。 A.县人民政府 B.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C.县人民政府的上级政府 D.县人民政府的上级政府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17.因建设工程特别需要而必须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迁移或拆除,应根据( ( )同意。 A.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该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和上一级人民政府 B. 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和规模;该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
C. 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该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D. 文物保护单位的级别和规模;上一级人民政府和国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
),经
18.洪水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 )表示 A.调查实测的某次大洪水 B.洪水的重现期 C.洪水出现的概率 D. 可能最大洪水或其某倍比
19.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应为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面积除以( 统计应与用地统计的范围相一致。 A.总人口数量 B.户籍人口数量 C.非农人口数量 D.常住人口数量
)的平均数值。人口
20.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 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的( ) 罚款。
A. 10%以下 B. 5%以上,10%以下 C. 10%以上 D.5%以下
21.区域规划的基本任务是( ) A.促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 B.搞好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 C.拟定区域人口和城镇居民点体系的发展规划 D.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好循环
22.确定城市定位的关键性依据是( ) A.国家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 B.该城市所在区域对城市的影响 C.该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有利条件 D.对该城市具有影响的大型企业
第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