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六章 压力与压强 6.3 液体内部的压强 液体内部的压强》公开课_1

《密度、压强》试卷讲评

一、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密度、压强》的阶段性学习目标的检测,是查漏补缺的过程,是夯实知识的过程。本测试是诊断学生对于密度、压强知识点的学习质量,对错误原因分析,强调规范解题、熟悉密度、压强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的框架分布情况以及学生对于阶段性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水准。阶段性试卷分析还能为下半学期复习内容实行调整和编排。

我校今年初三物理成绩属于全区下游水平,本班在全校所有班级中现处于中间水准,但我认为我们班级是一个非常可爱而又蓬勃向上的班级,班级中绝绝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态度积极,都有一颗向上的心,只不过因为基础比较薄弱,理解水平稍微欠缺一点,或许在短时间内孩子们的物理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是贵在一点,孩子们还是很喜欢物理的。

本次考试我们班级总共有33位考生,其中13位女生,20位男生,班级均分是80.8分,女生均分85分,男生均分为78分,最高98分(有3位同学),最低只有16分(但是这位同学在智力上是有点小问题的,对于他,我们的要求是愉快健康成长)。其中90分以上的13位同学,女生7位,男生6位。低于70分以下的有9位同学(女生2位,男生7位),男生试卷情况反映在书写方面,答题的规范方面,基础知识的记忆方面都稍微有所欠缺。对本试卷各题实行数据分析,得分率在60%—70%之间的有9、13(1)、17(2)27(4)、28(2)、(4)。其中13(1)属新课时讲到的基础概念,反映出学生对于基本概念的模糊,他们只记得大概意思。得分低于60的有10、19(2)(4)、24(2)、28(3)(5)。还有就是28题的第3空选择数据来验证猜想,学生数据不完整也扣分比较严重,尽然是得分最差的一个题目。 二、教学目标

1.在试卷评讲的过程中,知道物体、物质、连通器、大气压强,理解密度、压力与压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2.通过教师批改后能“自主订正”,通过面批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自我订正、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水平

3.通过全班合作订正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严谨细致的审题水平、书写规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解题的规范性、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的区别。变化量和末量的区别。 难点: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的区别。变化量和末量的区别。 四、教学资源

学生资源:试卷、课堂练习 教师资源:多媒体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部分习题学生通过自纠面批、解题不规范的课堂交流纠正、班级交流、学生分析、教师讲解的方式分析本张试卷。上课前还要先解决自纠和面批的题目,然后对于试卷中得分在60%--70%的试题教师实行仔细分析,合理的对这些题目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协助学生对密度、压强知识的再架构。

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是试卷中试题的讲评与方法的总结归纳。课堂的各个环节包含了不同的纠错方式:学生个体的自我纠错,生生间小范围的互相协助,全班大范围的互动和教师的讲解及最终小结。要协助学生学会了“渔”的方法,将不再局限于单一题目。纠错不是试卷讲评的最终目的,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和提升才是试卷分析的关键。

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是先要把学生在考试中的错误主要分为两大类:1.因粗心而错的题;解题不规范。2.做不来的题。做不来的题又可分为:(1)概念没有掌握;(2)以前做过,当时没听懂,后来也没请教同学和老师;(3)类似的题做过,但题目有变化,没掌握解题方法;(4)看不懂题目,确实不会;(5)其他原因。因粗心而错的题和基本的概念题基本能够由学生自己订正、教师面批。还有一部分错题是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全面,可向同学请教来解决问题,或者由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地批改过程而解决问题。剩下部分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图形、公式的整合引导学生思维实行碰撞,问题也能得到解决。教师的讲评突出物理方法,突出拓展和延伸,才能在题量最小化的同时不减少课堂的容量。同时,课堂容量不能兼顾到的题目也要在课后的总结处捎带,继续引发学生思考。

本设计所需1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流程图说明 活动1 自行纠错、面批(课前)

课前教师公布需要自行订正和面批的题号,学生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自行订正并面批。 活动2 班级交流

学生通过全班讨论的方式,解决试卷中对于解题不规范引起的错误问题。 活动3 班级合作

教师通过几个例题串联,学生合作方式解决试卷上较难的考题,并把本阶段的密度和压强知识点实行有机的整合。 活动4 学生总结

学生发言,总结通过本次阶段性考试及本节课堂讲解后的收获。 3、教学主要环节(本设计主要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通过班级讨论交流方式,解决试卷中因为解题不规范引起的错误,注重细节!

第二个环节:班级讨论和交流,主要还是针对本试卷存有的问题实行交流讨论,解决。

活动1 自行纠错 活动2 班级交流 活动3 班级合作 活动4 学生总结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