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各版本信息

《水浒传》的各版本信息

早在明代《水浒传》的刊本中,作者被框定在施耐庵和罗贯中两人中,而在当代学术界,一般多倾向于《水浒传》为施耐庵所作。施耐庵为元末明初人,且主要生活在元末,这也是当前学术界已作认定的共同看法,因此,《水浒传》一般被认为成书于元末明初。

一、《水浒传》版本概括分可分为三种, 即:

1、繁本: 招安后有征辽, 无田王二传, 征辽后就接征方腊, 文字描述详尽, 故称繁本。

2、简本: 增加田王二传, 但文字简略, 故称为简本。 3、全传本: 在繁本基础上“增加了简本的田王二传”是文字、故事都完整的版本。

4、腰斩本:金圣叹删去招安后全部故事的腰斩本。 二、按刊刻的时间分为:

1、《水浒传》最早出版的刊本(版本)见于明代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所撰《百川书志》卷六“野史”中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宋寇宋江三十六人之事,并从副百有八人,当世尚之。周草窗癸辛杂志中具百八人混名。”目前所见即有明嘉靖所刻《水浒传》残本,一般认为系嘉靖年武定侯郭勋或其门下御用文人托名所刊刻。

2、《水浒传》版本除了嘉靖本外,还有万历十七年(1589)的天都外臣序本(一百回,序署万历己丑孟冬天都外臣撰);

3、万历三十八年(1610)的荣与堂刊本(一百回,卷首载有李

贽《忠义水浒传序》,分荣甲本和荣乙本);

4、万历四十二年(1614)的袁无涯刊本(一百二十回); 《京本忠义传》(仅存二叶,藏上海图书馆,有学者认为此本刊刻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

5、万历二十二年(1594)双峰堂刊刻的《水浒志传评林》(一百零四回);

6、万历年间刊刻的《水浒传》插增本(残存一卷半,法国国家图书馆藏)等等。

三、繁本与简本的分类。

《水浒传》版本还存在着繁本与简本两个版本系统。以《水浒传》的回数区分,又有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七十回本、一百零四回本、一百一十回本、一百一十五回本、一百二十四回本等多种类型。总体而言,《水浒传》的繁本文繁事简,简本文简事繁。繁本描写细腻、文笔流畅、艺术价值很高;简本则是情节梗概与繁本相近,而文字描写粗略、润色简单、艺术水准较低的本子。简本所谓“事繁”是指简本中首次出现了“征田虎、王庆”的情节,这两处情节直到明朝晚期的袁无涯本,才初次见于繁本系统的《水浒传》中。

(一)繁本《水浒传》

繁本系统内又可细分为三类,依出现时间的早晚,分别为: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属繁本系统的版本最有代表性的有天都外臣序本《忠飞馆《英雄谱》中的《水浒传》(一百十回本);明崇祯年间的《水浒忠义志传》(一百十五回本)等。双峰堂全本目前全

世界只有一套,藏在日本轮王寺慈眼堂,上世纪四十年代王古鲁先生拍摄了该本全书书影,1956年由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了1000部。但其中少了一张照片,影印本遂缺了两个相对的半叶:卷九叶十一下和叶十二上。直到1985年由日本九州大学三位教授将这两个所缺的半叶从轮王寺再影印出来,刊登在马幼垣著《水浒论衡》一书中。

《水浒传》在民国时期和解放以后迎来了出版高峰,民国时期主要以石印本和影印本为主,解放以后主要以排印本和影印本为主。解放以来出版的重要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10月出版的七十一回本,繁体字上下册《水浒》;其次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75年9月(新一版)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当时出版主要是供评《水浒》批宋江使用的。

另外1973年9月上海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水浒》少年儿童版(六十四回),1975年10月该社又出版了儿童版的增订本(八十八回)。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丛书影印出版了《李卓吾批评忠义水浒传》《钟敬伯批评忠义水浒传》《第五才子书水浒传》(贯华堂本)等。

1934年刘半农将其所藏的金圣叹贯华堂本影印出版巾箱本(袖珍本),2005年华宝斋想印这本书,便向冯其庸先生索借其收藏的这个版本,冯先生当时建议将这套巾箱本还原成贯华堂原本的大小。2006年2月由华宝斋印刷、中国档案出版社按贯华堂本原大影印线装出版,印数为500册。

(二)简本《水浒传》版本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