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二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专题训练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内部文件,版权追溯 专题十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选择题

1.(2017·河北百校联盟3月质检,23)常言道:朽木不可雕也。但在艺术家的手中,一个个腐朽破败的木杆却“化腐朽为神奇”,变身为一件件精美艺术品,令人惊叹不已。这主要说明( )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事物价值的实现 ③事物有无价值在于其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 ④事物属性是其价值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在艺术家的手中,腐朽破败的木杆“化腐朽为神奇”,变身为一件件精美艺术品,这表明②③正确;①不为材料所反映;材料未涉及事物属性与价值实现的关系,不选④。

答案:C

2.(2017·江苏四市模拟,33)当前上班族生活、工作压力大,亚健康、失眠、易怒、暴饮暴食、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问题非常普遍。为此,国家卫计委等有关部门建议市民每天发呆5分钟。过去被公众轻视的发呆行为,现在成了一种放慢生活节奏,舒展身心的方式。这表明( )

①积极的情绪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①错误,积极的情绪属主观范畴;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③错误;过去被公众轻视的发呆行为,现在成了一种放慢生活节奏的方式体现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②④符合题意。

答案:C

3.北京的四合院一般正房高于侧房,面积也比侧房大。住房安排上一般是家长住在正房,晚辈住在厢房或者是耳房,一家老少,从上到下,什么辈分的人住什么样的房,一切都是按规矩来。四合院的房屋布局合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人伦礼节,这反映了( )

A.传统思想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 B.观念变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1

D.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解析:北京的四合院从布局到入住都体现了人伦礼节等中国传统道德的内容,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关系的体现,说明社会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故C符合题意;A夸大环境的作用是错误的;B夸大观念的作用,属于唯心主义观点;D与题意无关。

答案:C

4.(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期末,8)孙中山先生的生命早已逝去,但他提出的“天下为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思想,时至今日,仍未过时。从这个角度而言,纪念孙中山,不仅是纪念那一代人的血与火,更是审视当今的中国与世界。孙中山的上述思想之所以仍未过时,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 ( )

A.正确预见了社会发展的趋势 B.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C.正确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实践 D.超越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解析: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天下为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思想,时至今日,仍未过时,是因为这些思想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预见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B项错误。C项与设问构不成因果关系。D项中“超越”表述错误。

答案:A

5.(2017·湖南郴州三检,23)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新一轮农村改革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根本转变,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大释放,从而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这表明 ( )

①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农村改革的先导 ②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变革 ③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④农村产权改革要坚持主观能动性与遵循规律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通过新一轮农村产权等制度改革,推动生产力大释放,这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当选;要确保改革红利最大释放并用之于农,这表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④当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错误;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上层建筑才能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③错误。

答案:C

6.(2017·吉林长白山二模,23)截至2017年1月6日,除新疆外,全国其余各省份均

2

已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其中,今年将有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东、天津等6省份将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不再分文理科。我国各省坚定推进高考改革 ( )

①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 ②体现了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③因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④表明社会基本矛盾都可以通过改革来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我国坚定推进高考改革体现了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③不是我国坚定推进高考改革的原因,应排除;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在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革来解决,④说法错误。

答案:A

7.(2017·广州市模拟)《荀子·君道篇第十二》中载:“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意思是指,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而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再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荀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

①强调法律对于治国的重要性,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②把“君子”当作“法”的本原,是可贵的唯物主义思想 ③正确揭示了君子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主次关系 ④看到了国家治理要处理好德治和法治的辩证关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材料中“法制是国家安定太平的起点” 强调了法律对于治国的重要性,故①符合题意,当入选;“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再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说明这一观点看到了国家治理要处理好德治和法治的辩证关系,故④符合题意,当入选;②说法错误,把“君子”当作“法”的本原,是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③说法错误,材料并没有正确揭示君子和法律在国家治理中的主次关系,排除。

答案:C

8.(2017·湖北第四次联考,23)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根本动力在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科普兴,科技才会兴,国家才会强。“科普兴,科技才会兴”的哲学依据是 ( )

①人民群众的认识水平决定着人民群众的实践水平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推进科技创新也需坚持群众路线 ④科学知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