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甘肃礼县四角坪城址勘探报告

作者:赵娟

来源:《丝绸之路》2016年第12期

[摘要]礼县四角坪城址的发现与勘探是早期秦文化项目的又一重大成果。总结这次勘探成果,可以为研究战国一秦小型军事城址的全貌、战国时期秦人军事设施建设和秦戎关系等课题提供相关资料和线索。

[关键词]礼县;秦文化;四角坪城址 [中图分类号]K928,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2-0008-02

位于西汉水流域的礼县为秦文化的发祥地。20世纪20年代,甘肃礼县发现了著名的青铜器“秦公簋”,从而为寻找秦人早期都邑“西犬丘”的地望提供了初步线索。90年代初,大堡子山两座秦公大墓被盗,随后的抢救性清理特别是2004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成立后对礼县进行的一系列考古工作,逐渐将礼县的文化遗产发掘出来,使礼县的秦文化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个亮点和重点。2013年,礼县博物馆在文物普查时又发现一处周代城址,命名为四角坪城址。2014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对四角坪遗址进行考古勘探。 一、遗址概况与测绘

四角坪城址位于甘肃省礼县县城东北约2.5公里处的四角子山顶部,海拔1867米。城址所在地地势较平坦,四周为沟壑。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对其破坏严重。现存两处保存较好的夯土,分别位于东南角与西南角。西北角与东北角处残存夯土层断面,暴露于现地表。北墙局部残存上部夯土,底部受山体滑坡影响呈斜坡状。

为了明确四角坪城址的平面形制及结构、城内遗迹分布状况、面积、埋藏深度、堆积厚度、性质等,初步掌握遗址的基本格局、遗址区域可能存在的不同的功能分区情况,为城址的后期保护、规划及研究提供基本依据,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礼县博物馆组成考古调查勘探工作队,于2014年11月15日对四角坪城址进行考古勘探工作,勘探面积2.8万平方米。 勘探工作依据2009年国家文物局新颁布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相关要求进行,在勘探区域内分别采用了普探和重点勘探的方法进行。考虑到整个遗址区域内所有的资料和数据能够系统化、规范化,并为后期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根据遗址所在的地理位置,选用北京54坐标系统,利用RTK测绘。坐标系统确定后,测绘人员将完成引点、埋石、控制测量等一系列工作。再根据具体勘探范围设置信息网格,信息网格依据探方大小自行设置网格密度,最后进行网格实地放样。运用静态GPS在遗址区内作控制点,建立首级控制网,然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立二级导线点,为整个遗址区域布探方做好基础。地形及遗迹信息,使用测绘仪器采集数据,进行室内编辑、整理、分幅,核查后最终确定最终遗址区域平面形制图。 二、层位关系

四角坪遗址位于四角子山顶部,其东、西、南、北四角都有缓坡状山体绵延,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地形走势,地层堆积四周较薄、中部较厚。地层较为简单:第一层为表土层,呈浅黄色,厚约0.2~0.3米,含大量植物根系和石块。第二层为扰土层,呈黄褐色,厚约0.4~0.5米,较致密,含草木灰星、石粒。第三层为文化层,呈红褐色,厚0.4~1米不等,为夯土层。该层下为浅红色生土,较纯净。第四层为生土层。 三、测绘成果

本次勘探工作共发现遗迹现象14处,其中城墙4段,房址5座,建筑基址3处。 (一)城址

经勘探,城墙依自然山势夯筑而成,大部地表不存。平面不规则,南北约162~258米,东西约162~241米。

北墙址。地表不可见,经勘探,北城墙由东西两段组成,平面呈长条形,长约111米,宽约1.5~8.1米。西段距现地表深约0.6米见夯土,厚约0.7~1.7米,夯层明显,夯层厚约0.06~0.08米,由黄色土、褐色土和灰色土夯筑而成。东段距现地表深约0.5~1.2米见夯土,厚约0.6~3米,夯层明显,夯层厚约0.06~0.08米,由灰褐色土和黄色土夯筑而成。夯土北厚南薄,呈坡状。

东墙址。地表不可见,经勘探发现仅存东北部,距现地表深约0.2~1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条形,长约56米,宽约1~6米,夯土厚约0.4~0.7米,夯层厚约0.06~0.08米,由褐色土和浅红色土夯筑而成。

南墙址。地表不可见,距现地表深约0.8~1.6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条形,长约160米,宽约14~27.5米,夯土厚约1~1.9米,夯层厚约0.06~0.08米,由浅红色和浅黄色土夯筑而成。夯土南厚北薄,呈坡状。在南城墙东南部发现夯土范围,沿山体分布,底部延伸至山体下部,宽约5.5~26米,夯层明显,厚约0.06~0.08米,由黄色土、灰褐色土、浅红色土夯筑而成。根据其形制及位置判断,其为顺着自然山势夯筑而成,为南城墙的部分基础。

西墙址。现存部分墙体,平面呈长条形,南北长约104米,东西宽约2.5~4米,残高约5米。根据山体走势和夯筑方式判断,原墙体长约162米,宽约2~19米。距现地表深约0.8~1米见夯土,夯土厚约1~3.5米。夯土西厚东薄,呈坡状。在西城墙南段西侧距现地表深约1.2~5米发现夯土范围,沿山体分布,底部延伸至山体下部。平面不规则,长约134米,宽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27米,夯层明显,夯层厚约0.06~0.08米,由黄色土、灰褐色土、浅红色土夯筑而成。根据其形制及位置判断,其为顺着自然山势夯筑而成,为西城墙的部分基础。 (二)房址

经勘探,城内发现房址5座,分布于城内中部,平面多呈长方形,夯土保存较好,外围发现大量砖瓦堆积。择重点介绍:

F1位于城内东部。东侧被破坏,距现地表深约0.8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约6米,东西残宽约4.3~5.3米,夯土厚约0.7米,夯层明显,由褐色、灰红色土夯筑而成。外围见大量瓦片、石块,初步判断为房屋倒塌后形成的堆积。

F2位于F1西侧约2米处。距现地表深约0.6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米,南北宽约6米,夯土厚约0.9米,夯层明显,为灰褐色土、浅红色土夯筑而成。四周距现地表深约0.6米见较多瓦片堆积,应为房屋倒塌后所形成。

F5位于F4南部约2米处。距现地表深约0.6米见夯土,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6.8米,夯土厚约0.9米,为浅红色土、灰色土夯筑而成,夯层不明显。其外围见大量瓦片,应为房屋倒塌后形成。北侧发现1处柱础石,距现地表深约0.6米,平面呈圆形,直径约0.6米。 (三)建筑基址

城内发现建筑基址3处,根据平面形制、分布位置,初步判断建筑基址1可能为城内的核心建筑。

建筑基址1位于F2南约9米处。距现地表深约0.5~1.8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32米,东西宽约31米,夯土厚约1.6~2.3米。基槽深约0.7~13米。四周距现地表深约0.7~0.8米处见分布密集的石块,初步判断为散水,东西两侧散水宽1.2米,南北两侧散水宽1米。同时,在建筑基址1东西两侧对称分布有向外凸出的夯土范围,初步推测应为室外台阶,南北长约3.7米,东西宽约2.5米。

建筑基址2位于建筑基址l东部约7米处,东部已被破坏。由主体、北墙、南墙三部分组成。主体:距现地表深约0.8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7.3米,夯土厚约0.9~1米。外围发现宽约0.9米的石铺散水,南北两端与墙体相接。北墙:北侧被破坏,距现地表深约0.8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残长约4~6米,东西宽约3.1米,夯土厚约0.7米。夯土基槽深约0.7米。南墙:东侧被破坏,距现地表深约0.8~1米见夯土,平面呈曲尺形,东西段残长约12.7米,宽约2.5米,夯土厚约0.7米;南北段长约8.4米,宽约2.3米,夯土厚约0.7米,东西两侧发现宽约0.9米的散水。

建筑基址3位于城内西南部,西距西城墙约8米。距现地表深约0.5米见夯土,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0米,东西宽约4.8米,夯土厚约l米。根据外围地层判断,夯土基槽深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