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时作业 6专题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含答案解析)

课时作业 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属于土地,又是海域的组成部分。滩涂是中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面积大、分布集中、区位条件好、农牧渔业综合开发潜力大等特点。右图示意江苏沿海局部海岸滩涂面积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滩涂面积不断增大的原因,主要是( ) A.气候变暖,地壳抬升 B.泥沙沉积,海水顶托 C.河流改道,洋流侵蚀 D.围海垦殖,地壳下沉

2.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土地质量一般不高,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频率较高 B.海水污染严重 C.有机质含量低 D.盐碱化程度高

3.围垦滩涂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淡水供应增多

C.河口泄洪不畅 D.海岸防潮能力增强

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滩涂面积在8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时间较短,与气候变暖及地壳抬升关系不大;江苏沿海为淤泥质海岸,主要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海水的顶托作用下沉积形成的;洋流侵蚀作用及地壳下沉作用会使滩涂面积缩小。选B。第2题,滩涂改造成的耕地,形成耕地的时间较短,使用频率不高;有可能存在海水污染,但并非主因;土地本身有机质含量低;临海,地势低,土地盐碱化严重。选D。第3题,围垦滩涂在获得耕地的同时,致使湿地减少,造成生物多样性被破坏、海岸防潮能力降低,A、D错;围垦滩涂需消耗大量淡水进行洗盐,同时新增耕地扩大后,也需大量淡水灌溉,致使淡水资源供应不足,B错;围垦滩涂,会改变地表径流方向,造成

1

河口泄洪不畅,C对。

答案:1.B 2.D 3.C [2018·湖北八校联考]读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关系图,图中①~⑧分别表示不同的自然带,R为地面年辐射差额(地面热量年净收入),n/Lr为地面干燥指数(指数越大表示越干燥)。读图完成4~5题。

4.与①所示的自然景观相一致的地区是( ) A.亚马孙平原 B.东非高原

C.江南丘陵 D.西西伯利亚平原

5.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海拔从低向高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B.①—②—③—④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主要体现了热量条件的差异

D.③—⑥—⑦—⑧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

解析:第4题,①地区地面热量年净收入大,说明位于热带;地面干燥指数小,说明气候湿润,则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与亚马孙平原一致。第5题,③—⑥—⑦—⑧地面干燥指数越来越大,即越来越干燥,则主要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带分异规律。①—②—③—④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地面热量年净收入上,水分条件则没有太大变化,即热量条件差异,故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注意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水热两个因素都有变化。

答案:4.A 5.D [2018·广东韶关二模]森林可以吸收大量的CO2,而森林土壤是CO2产生的重要来源,土壤CO2主要来自于微生物呼吸、植物根呼吸和土壤动物呼吸。某科研小组对武夷山同一海拔、同一坡向、同一优势树种(米槠林)的土壤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完成6~8题。

森林土壤CO2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和枯枝落叶量的关系示意图

2

6.武夷山森林土壤CO2排放量最高值出现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7.同海拔、同树种的武夷山东坡比西坡的土壤CO2排放量大,其主要原因是( )

A.降水较多 B.蒸发较大 C.气温较高 D.枯枝落叶较多

8.研究表明,天然米槠林土壤比人工米槠林土壤CO2排放量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

A.土壤温度较高 B.土壤湿度较大 C.土壤含水量较高 D.枯枝落叶量较多

解析:第6题,图示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速率与土壤温度、含水量、枯枝落叶量呈正相关,而武夷山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则夏季排放量最大。第7题,东坡为夏季风迎风坡、西坡为背风坡,则土壤含水量东坡大于西坡,使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东坡大于西坡。第8题,天然林一般要比人工林更稠密,则土壤光照较少而温度可能较低,土壤含水量一般相差不大;但因稠密而枯枝落叶量更多,故土壤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

答案:6.C 7.A 8.D 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A、D、E三个地点的植被类型分别对应图片(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乙、甲、丙

解析:A地是热带雨林气候,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D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E地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带是荒漠带;对照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即可得出结论。选B。

答案:B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