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县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新人教版

山东省夏津县第三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总分:5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2、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5、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的原因是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中国人具有很高的制糖技术 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望 D、唐朝时中国开始对外交往 6、下列人物,其历史贡献与鉴真相似的是 A、姚崇 B、李春 C、杜如晦 D、玄奘 7、“不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百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百头驯良的牦牛来欢迎您!”这首民歌中的“您”所指的历史人物是 A、王昭君 B、文天祥 C、文成公主 D、渥巴锡 8、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创作的是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1 9、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

10、在本期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请你判断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 A、颉(jié)利可汗 B、元昊(hào) C、朱棣(dì) D、赵匡胤(yìn) 11、“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指的是 之间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南山缺。”这几句词的作者是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苏东坡 13、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灭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统一蒙古 D、建立元朝 14、“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描述的是契丹历史上的哪位君主? A、阿保机 B、耶律大石 C、耶律楚才 D、辽太宗

15、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生育蕃习,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消弱 B、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二、非选择题 (共四个小题,共35分)

16.历史事件总是和历史人物紧密联系的。回答问题。(共13分)

(1)他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暴君,请问他是谁?(2分)在他统治期间,开凿了一项伟

大的水利工程,这项工程是什么?(2分 )

(2)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被后世誉为什么?(2分)请写出促成这一局面出现的一个原因。(2分)

(3)他统治期间唐朝达到全盛,请问他是哪位皇帝?(2分)后世把这一全盛时期称为什么?(2分)

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8分)

材料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元?高明《琵琶记》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引申为牢笼、圈套)中矣。”

——摘自北师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材料三 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

请回答:

(1)以上三则材料与我国古代的哪一选官制度有关?(2分)该制度创立于哪一朝代哪个皇帝在位时?这个制度完善是哪个朝代?为完善做出贡献的是哪三位皇帝?他们各自的贡献?(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该选官制度中常设的考试科目有哪些?(2分)当时人们普遍推重什么科的考试?(1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选官制度有何积极影响?(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本题13分) 材料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东京)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请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么问题?

(2)从材料上看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3)南方经济发展原因是什么?

19.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共9分)

材料一 唐朝诗人皮日休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 为君之道,必须先 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

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节选自《贞观政要》

原文大意是: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 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 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此河”的中心在哪里?(2分)请你写出“此河”开凿后对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的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二中的君主为了“存百姓”,他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至少两方面)(2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