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观沧海》

1.中心思想: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

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大海怎样的景象?有何用意?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描绘了大海宏伟的气势或辽阔无边或壮观景象,

互文,夸张,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观海时的感受。这吞吐宇宙的大海,正是诗人博大胸襟的象征,表达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只作翻译1分,有想象内容1分)

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

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

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

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答出其中一点给1分,答出其中两点给3分,大意对即可。)

5.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

6.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动景: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静景:山岛竦峙、树木

丛生、百草丰茂。

7.后两行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有助于表明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是作者的想象之景(或主观感受),体现诗人的博大胸怀(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中心: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全诗选择了杨花、子规、明月、风等意象,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

1. 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拟人,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听说友人将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不舍之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奇特的想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4.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因此,可以说,诗中开头一句的写景,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5.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