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试题库答案

5、 心投影点附近快速放

6、 脚,这样就形成了第3步比第2步缩短15厘米左右的栏前短步,一般为1.85-1.95米.

因此栏间跑的三步形成了小、大、中的步长比例关系。

5、起跑至第一栏步点要准确,跑速逐渐增加,过第一栏并没达到最高速度,前三个栏属加速阶段,第四至第六栏达最高速度,而后速度有所下降,最后二至三栏因体力下降可适当增大腾空的高度,但不要破坏整体动作的平衡性,下最后一栏要用力蹬地和积极地向前后摆动两臂,像短跑那样冲向终点和撞线。

第十八章 推铅球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方形,圆圈; 2、 1896,一;

3、 背向滑步推球,旋转推球; 4、 高姿,低姿;

5、 左腿的摆动,右腿的蹬地;

6、 握持方法,滑步前的预备姿势,滑步,最后用力,铅球出手后的身体平衡维持。 7、近代推铅球运动的发展经历了

⑴单脚跳或侧向滑步时期,

⑵推铅球成绩90%取决于技术,10%取决于其它因素,0%取决于力量训练时期(半背向滑步推铅球时期;),

⑶帕尔2奥布莱恩时期(推铅球成绩60%取决于力量训练,30%取决于技术,10%取决于心理准备时期;),

⑷力量训练时期,⑸力量、速度、技术与心理准备结合时期五个时期。 8、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由

握持球、预摆、滑步、过渡阶段、最后用力和出球后的维持身体平衡六部分组成。 9、背向推铅球技术的起动姿势有高姿和低姿两种。 10、推铅球技术分为

原地推铅球,侧向滑步推铅球,半背向滑步推铅球,背向滑步推铅球和旋转推铅球五种。 11、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可分为

(1)传统背向滑步推铅球(2)背向滑步短长节奏推铅球(3)背向滑步转身推铅球三种。

12、推铅球技术的助跑方式有 滑步(直线)助跑和旋转(曲线)助跑两种。

13、推铅球运动是一项速度力量性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以速度为核心的田径投掷项目。 14、推铅球运动员专项素质有: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动作速度、柔韧性和灵活性。

15、发展手腕和手指肌肉力量的方法有①作屈拨球的练习,②做单手抛接球练习,③单手抓球练习,④手指撑地的俯卧撑等练习。

16、在从少年训练开始到进入世界优秀运动员行列的系统训练中,第一个出成绩的高峰一般在20岁左右,第二个出成绩的高峰一般多在25岁。 17、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多年训练,一般可分为:

①基础训练阶段(13—15岁),②初级专项训练阶段(16—17岁),③专项提高训练阶段(18—20岁),④高级训练阶段(21岁以上)。

二、单项选择题

1、 ③ 2、③ 3、② 4、④ 5、③ 6、③ 7、③ 8、③

三、 多项选择

1、②③ 2、①②④⑤ 3、①②③

四、判断题

1、 一; 2、一; 3、一。

五、名词解释 1、推铅球

推铅球是在2.135米直径的投掷圈内,运动员握好球,把球持于锁骨窝上贴紧颈部,经过直线助跑(滑步)或曲线助跑(旋转),在两脚支持的情况下,用全身的力量,把球从肩上推出,球落到40°扇形投掷区内,以远度决定成绩与名次的田赛投掷项目。 2、过渡阶段的位置

从滑步结束右脚着地瞬间开始至左脚着地止为过渡阶段。 3、最后用力的位置

从过渡阶段结束左脚着地瞬间开始至铅球出手止为最后用力阶段。

六、简答

1、近代推铅球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⑴单脚跳或侧向滑步时期(1875—1934年)。

⑵推铅球成绩90%取决于技术,10%取决于其它因素,0%取决于力量训练时期(半背向滑步推铅球时期;1920—1948年)。

⑶帕尔2奥布莱恩时期(推铅球成绩60%取决于力量训练,30%取决于技术,10%取决于心理准备时期;1952—1967年)。

⑷力量训练时期(1946——1970年代)。

⑸力量、速度、技术与心理准备结合时期(1970年代至现在)五个时期。 2、学习推铅球运动的发展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历史是劳动者创造的。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 (2)同时告诉我们要善于思考,善于扑捉灵感,恳于下功夫,就能攀登到成功的顶点。 (3)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要努力拼搏。在我们平凡的中等学校体育教育的工作中,也能写出一页光辉的历史篇章。

(4)推铅球运动具有健身和军事训练的功能。 3、推铅球技术中,滑步有哪些任务?

(1)滑步使运动员获得适合他自己力量与技术的理想速度。(2)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助跑节奏。

(3)使运动员为过渡阶段获得适宜的位置。(4)使运动员为过渡阶段做好准备。 4、推铅球技术中,过渡阶段有哪些任务?

⑴、主要任务在左脚尽快着地,左腿支撑的情况下,侧推髋到最前面,使运动员完成好第一个侧弓形为最后用力做好准备。

⑵、使运动员获得适合他自己力量与技术的最后用力前的理想速度。

⑶、使运动员获得良好的助跑节奏。 ⑷、使运动员为最后用力获得适宜的位置。 5、推铅球技术中,最后用力有哪些任务?

⑴、左腿支撑的情况下,使运动员获得最快的出手初速度。⑵、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的出手角度。

⑶、使运动员获得最合理的出手高度。⑷、使运动员取得最佳的运动成绩。 6、推铅球技术中,过渡阶段技术有哪些特点?

⑴、右腿的转蹬,⑵、左脚低快放,应紧贴抵趾板,⑶、左腿用力支撑。 ⑷、突出侧推髋部向投掷方向移动并已推到身体的前面, ⑸、肩与球移动较少,⑹、仍扣住左肩。 7、推铅球技术中,最后用力技术有哪些特点?

⑴、强有力的左侧支撑用力,⑵、动员和充分利用全身的机群参加最后用力, ⑶、充分利用线制动原理和整体的大鞭打技术,⑷、突出了最后用力的向前性。 8、在发展速度性力量的方法中,发展腿部肌群力量的方法有哪些?

(1)、:①负重下蹲(半蹲),②负重蹲跳,③腿推杠铃,④负重提踵,⑤多级跨步跳,⑥立定跳远或立定三级跳远,⑦双腿连续跳过若干个栏架等练习。 9、在发展速度性力量的方法中,发展躯干肌群力量的方法有哪些?

①仰卧起坐(负重或不负重),②俯卧背收(负重或不负重)③体侧屈(负重或不负重)④负杠铃转体,⑤负杠铃体前屈⑥体前屈双手握壶铃成直立反复做⑦肋木悬垂举腿等练习。 10、发展推铅球运动员动作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1)多级跨步跳;(2)立定跳远或立定三级跳远;(3)双腿跳过若干栏架;(4)蹲踞式起跑;(5)30米加速跑;(6)蛙跳;(7)负轻杠铃快速转体;(8)推或投小铁球等练习。 11、发展推铅球运动员灵活性和柔韧性的方法有哪些?

(1)转髋跑;(2)行进间听信号急转身加速跑;(3)垫上练习,仰卧转髋,仰卧听信号团身起立;(4)立卧撑练习,反复做;(5)球类活动;(6)各种压腿、踢腿;(7)前后或左右大分腿下压;(8)负重体侧屈,逐渐加大侧屈的程度;(9)加大髋部转动幅度等练习。 12、推铅球运动员专项提高阶段有哪些训练任务?

(1)在全面发展各项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的训练。

(2)巩固提高背向滑步推铅球或旋转推铅球的完整技术。 (3)进行比赛时的模拟心理训练。

(4)参加国内外各种比赛,积累和充实比赛经验。

(5)提高自我分析动作能力,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3、推铅球运动员专项提高训练阶段有哪些内容与方法

(1)巩固提高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水平,突出发展专项素质和专项能力。进行力量训练应以快速力量和最大性力量的练习相结合。

(2)根据客观条件,从事球类、体操、游泳、爬山等运动项目。

(3)进一步完善完整技术,各环节衔接自然连贯、动作协调、稳定、体现出较强的动作节奏性。

(4)在训练和比赛中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5)能在比赛中发挥其正常水平,赛后总结经验并能提高认识。

14、高姿 比较自然,全身肌肉比较放松,能协调地转入滑步动作,有利于提高滑步速度。但这种姿势在滑步前的摆腿和屈膝团身过程中,身体重心起伏较大,对身体平衡要求较高。低姿 比较简单,容易维持身体平衡,初学者容易掌握,但全身肌肉特别是背部肌群比较紧张,右腿负担较重。

七、论述

1、如何做到滑步低平快?

⑴、预摆下蹲臀部后移带动身体后移,利用身体重心,才能使滑步中身体重心移动路线平而直。

⑵、滑步开始右脚蹬离地面瞬间蹬地角度小。 ⑶、滑步中左脚摆的高度低。

⑷、滑步开始右脚蹬离地面瞬间,右髋角度小。 ⑸、低头、上体前屈,左手左臂向投掷相反方向的下方伸,左手左臂与蹬直的右腿平行。 ⑹、蹬地脚收拉过程中,脚刚刚离开地。

⑺、滑步中铅球的高度差低,身体重心的高度差低⑻、滑步中速度快,时间短。 2、推铅球技术的过渡阶段为什么要求运动员侧推髋部?

(1)在完整推铅球技术中,过渡阶段旋转和最后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2)髋部是连接上体和下肢的中枢环节,是动量从下向上传递必经之路; (3)侧推髋部,加快左脚着地支撑固定下肢肌群的远侧止点; (4)髋部是上体、下肢肌群的起止点在两脚有力支撑情况下髋部被转推到身体的前面,使躯干肌群的下止点固定。

(5)髋部被转推到身体的前面,使上体、投掷臂和铁饼被留在后面远离左脚支点,身体形成良好的侧弓形姿势和肩髋扭紧状态。

(6)向前侧推髋部,积蓄了力量和速度,为最后用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论述背向滑步推铅球右脚着地瞬间的技术有哪些特点?

⑴、右脚跟不着地,右脚着地右脚尖与投掷方向成垂直; ⑵、左脚距地面很近;

⑶、右膝弯曲较大,121 °—135 °左右;

⑷、低头、含胸,上体保持右脚蹬离瞬间向投掷相反方向倾斜动作,球后倾角在34 °—38 °左右;

⑸、左臂微屈于胸前,向投掷相反方向的斜下方伸; ⑹、扣住左肩,左肩后倾角在44 °—50 °左右;

⑺、眼看投掷相反方向的斜下方。

4、论述背向滑步推铅球左脚着地瞬间的技术有哪些特点?

⑴、运动员的左脚尖与投掷方向成40 ° ,应紧贴抵趾板; ⑵、左膝角164°± 6.3 °; ⑶、左髋角150°± 12.2 °; ⑷、右腿转蹬,左腿用力支撑;

⑸、髋部已推到身体的前面,肩髋扭转角69°±1 6.3 °; ⑹、躯干后倾角71°±11.3 °;

⑺、球曲线位移35.9 ±14.8cm,髋曲线位移30.1 ±12.1cm,两者差为5.8cm; ⑻、球速为3.34 ± 0.43m/s,髋速为2.89 ± 0.44mm/s,两者差为0.45 m/s; ⑼、左前臂旋内左臂微屈于胸前,几乎与投掷方向成垂直; ⑽、眼看与投掷相反方向成30 °—40 °的斜下方。

5、论述背向滑步推铅球出手瞬间的技术有哪些特点?

⑴蹬直左髋、左膝、左踝三个关节, ⑵一直蹬到左脚趾, ⑶较大的躯干角, ⑷固定住左肩, ⑸右肩超过左肩并向前探出, ⑹右臂向前上推直,

⑺、甩腕、拨指,一直到手指, ⑻向后仰头。

6、推铅球运动员的专项素质及其发展方法有哪些,所起的作用如何?

(1)克服——坚持——退让组合训练法:实践证明,最佳效果的组合为:50%(克服);25%(坚持);25%(退让)。

(2)快、慢动作的组合训练法:慢动作的力量训练效果好,但将慢、快、慢动作组合起来训练,效果更好。

(3)不同强度交替训练法:用本人最佳成绩80%的重量与40%的重量交替训练,效果较佳。

(4)大力量训练与专门力量训练相结合,这不仅能促进最大力量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迅速提高专门力量训练水平,还能消除或减轻神经、肌肉系统的疲劳程度。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