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础化学14套模拟题 (1)

11、根据晶体场理论,正八面体场中,由于配体的影响,中心原子d轨道能级分裂后,能量高低的关系为:E(dγ)>E(dε) 。A

12、 三氟化硼中的硼的sp2杂化轨道是由1个2s电子和两个2p电子杂化而成的。B

13、 非极性分子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如CCl4),极性分子中只有极性共价键。B

14、 基态P (磷)原子中的2s轨道的能量大于基态N (氮)原子中的2s轨道的能量。B

15、 根据现代价键理论,σ键可以单独存在,而π键只能依附于σ键而存在。A

16、 [27Co (e n)3 ]3+的实测磁矩为4.90μB,则可推断其为外轨型配合物。A 17、 两种一元弱酸,Ka越大的越容易失去质子,酸性越强,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度也越大。B

18、 氢键虽象共价键一样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但是并不属于化学键范畴。B

19、 电子这种微粒也有波动性,但与机械波或电磁波不同,只反映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概率的大小。A

20、 今有一氯化钠水溶液,测得凝固点为-0.26℃。根据凝固点降低公式计算得该溶液的渗透浓度/mol·L-1为c,则该氯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c/2。A

1、某同学在用半机械加码电光分析天平称量某物的质量时,打开升降枢纽后,此时,标尺的偏转比较慢,于是,将升降枢纽打开至最大,但最后发现显示屏上标线处在标尺的零刻度的左边,这时,该同学的正确操作是 A A. 关好升降枢纽,将圈码减少10mg,重新称量 B. 关好升降枢纽,将圈码增大10mg,重新称量 C. 直接将圈码减少10mg,稳定后读数

D. 直接将圈码增大10mg,稳定后读数 (实验题) 2、滴定管清洗后,内壁应不挂有水珠。一同学用内壁挂有水珠的酸式滴定

1

管来测定硼砂含量,假定其它操作都无问题,包括用蒸馏水及酸标准液润洗过程,则最后结果,硼砂含量会 A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 D. 无法确定

(实验题)

3、半机械加码电光分析天平是一种精密的称量仪器。天平玛瑙刀口锋利程度直接影响到天平的灵敏度,故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保护刀口。下列说法中,可以保护刀口的是 D A. 旋转升降枢纽时,必须缓慢均匀,过快会使刀刃急触而损坏

B. 当天平处于工作状态时,决不允许在称盘上取放称物及砝码,一定要关上天平,将天平梁托起后取放称物及砝码

C. 天平读数时,应将两边边门关上,否则空气流动可能会使天平左右摇摆,从而影响到玛瑙刀口

D. 以上全都可以 (实验题) 4、H原子中3d、4s、4p能级之间的能量高低关系为 B A. 3d<4s<4p B. 3d<4s=4p C. 3d=4s=4p D. 3d>4s=4p 5、水具有反常的高沸点是由于存在着 C A. 共价键 B. 孤对电子 C. 氢键 D. 离子键

6、在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量时,某有色溶液的浓度变为原来的一半时,其吸收光谱上最大吸收峰的位置和高度将会 D A. 位置向短波方向移动,高度不变 B. 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高度不变 C. 位置不变,峰的高度也不变

D. 位置不变,峰的高度变为原来的一半

7、由n和l两个量子数可以确定 B A. 原子轨道 B. 能级

C. 电子运动的状态 D. 电子云的形状和伸展方向 8、以下分子中,偶极距不等于零的极性分子是 C A. BeCl2 B. BF3 C. H2S D. SiF4 9、有关配合物的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D

2

A. [Fe(CN)6]3-与[FeF6]3-虽然都是八面体配合物,但其分裂能⊿o不相等 B. Cd的原子序数为48,CN-为强场配体,但[Cd(CN)6]4-不能称为低自旋配离子

C. EDTA滴定法中控制溶液的pH值相当重要

D. 在血红色的[Fe(SCN)6]3-配合物中加足量EDTA也不能生成[FeY]-

10、下列几组用半透膜隔开的溶液中,水由右向左渗透的是 C A. 5á2H22O11(蔗糖)│5?H12O6(葡萄糖) B. 0.5 mol·L-1CO(NH2)2(尿素)│0.5 mol·L-1NaCl C. 0.5 mol·L-1Na2CO3│0.5 mol·L-1 NaCl D. 0.5 mol·L-1Na2SO4│0.5 mol·L-1CaCl2

11、有关下列沉淀溶解说法正确的是 C A. CaC2O4既溶于HCl又溶于HAc B. Mg(OH)2溶于HCl不溶于NH4Cl C. AgCl溶于NH3·H2O D. AgI溶于NH3·H2O和KCN

12、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是 C A. 缓冲溶液的pH值和缓冲比 B. 共轭酸的pKa和共轭碱的pKb

C. 缓冲溶液的共轭碱浓度与共轭酸浓度及二者之比 D.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共轭酸的pKa

13、某一可逆的元反应,在298.15K时,正反应速率常数k1是逆反应速率常数k-1的10倍。当反应温度升高10K时,k1是k-1的8倍。这说明C A. 正反应的活化能和逆反应的活化能相等 B. 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C. 正反应的活化能一定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D. 无法比较正、逆反应活化能的相对大小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 弱酸溶液愈稀,解离度愈大,溶液的pH值便愈小

B. 强碱滴定弱酸时,只有当c·Ka≥10-8时,弱酸才能被准确滴定

3

C. 对于二级反应,lnc~t呈线性关系

D. 滴定分析中的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来减小

15、假定某一电子有下列成套量子数(n、l、m、s),其中不可能存在的是D

A. 3,2,2,1/2 B. 3,2,-1,1/2 C. 1,0,0,-1/2 D. 2,-1,0,1/2

16、 已知?? (Fe3+/Fe2+)= 0.77V;?? (Fe2+/Fe)=–0.41V;?? (Sn4+/Sn2+) = 0.15V;?? (Sn2+/Sn) = -0.14V;在标准状态下,这几种物质中相对最强的氧化剂和相对最强的还原剂是C

A. Fe3+ ,Fe2+ B. Sn4+ ,Sn2+ C. Fe3+ ,Fe D. Sn4+ ,Sn 17、配合物[Pt(NH3)2Cl2]中心原子的配位体是B A. NH3 、Cl2 B. NH3 、Cl– C. NH3 D. Cl–

18、 298.15K时,HAc的Ka = 1.76×10-5,NH3·H2O的Kb = 1.79×10-5,则在该温度下,NaAc溶液的碱性和NH3·H2O相比 B A. 比NH3·H2O强 B. 比NH3·H2O弱 C. 两者相当 D. 不好比较

19、下列关于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与溶胶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B

A. 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热力学稳定系统,而溶胶为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具有聚结不稳定性B

B. 二者均属于胶体分散系,分散相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略小于可见光的波长,均可发生光的散射,因而都有明显的Tyndall现象

C. 少量的电解质可以使溶胶发生聚沉,而对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则没有影响 D.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属均相分散系,而溶胶为多相分散系

20、已知:? Θ(Ag+/Ag)=0.799 6V,? Θ(Cu2+/Cu)=0.340 2V,在室温下将过量的铜屑置于0.2 mol·L–1AgNO3溶液中,达平衡时,溶液中[Ag+]/ mol·L–1 为A A. 5.5×10-9 B. 2.9×10-17 C. 1.7×10-9 D. 4.2×10-5

三、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4

1、在实验中要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均需要从某溶液中用吸量管进行多次移取时,每次都要溶液吸取后的起始位置置于吸量管最上面的零刻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小 (1) 。 (实验题)

2、某同学用螯合滴定来测定水的总硬度,以EDTA为螯合剂,较快地滴至指

示剂变色,则最终结果将比真实值 (2) 。 (实验题) 3、径向分布函数D(r)表示离核半径为r处微单位厚度薄球壳夹层内电子出现的 (3) 。

4、溶胶具有聚结不稳定性,但它却能较稳定存在,其原因除了Brown运动外还有 (4) 和 (5) 。

5、配合物“硝酸氯·硝基·二(乙二胺)合钴(Ⅲ)”的化学式是 (6) ,中心原子的配位数是 (7) 。

6、多电子原子中,n相同时,l较小的电子 (8) 能力较强,离核更近些,受到其它电子对它的屏蔽作用较弱,因而能量较低。

7、用20 mL0.03mol·L-1 AgNO3溶液与25 mL 0.02 mol·L-1 KI溶液作用制备AgI溶胶,形成的胶团结构为 (9) 。若要使此溶胶发生聚沉,下列电解质AlCl3、MgSO4、Na3PO4中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10) 。 8、形成烟雾的化学反应之一为:O3 (g) + NO (g) = O2 (g) + NO2 (g)。现已知此反应对O3和NO都是一级,速率常数为1.2×107L·mol-1·s-1。则当O3和NO的起始浓度均为5.0×10-8mol·L-1时,反应的半衰期为 (11) 。由此刻开始,经过3个半衰期,耗时 (12) s。

9、Lambert-Beer定律只有在入射光为 (13) 时才适用。在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过程中,为了使读数误差较小,若测出吸光度A = 1.2,则可通过下列方法来调节: (14) 和 (15) 。 10、实验室常用酒石酸氢钾(KHC4H4O6)来配制标准缓冲溶液。在该缓冲溶液中,存在的缓冲对有 (16) 和 (17) 。 11、在第四周期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8) 。

12、在298.15K,电池(-)Cu|Cu2+ (c1)‖Ag+ (c2)|Ag ( + ) 的c1增大为10c1,电池电动势将比原来(增?减?多少?) (19) 。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