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络优化论文解析

第四章 宿州地区GSM网络优化及掉话分析

第一节 GSM网络优化方案探讨

1、GSM网络优化中内部干扰的处理 内部干扰产生的原因:

内部干扰是由于网络规划的不准确性、网络运行环境的变化、工程维护中失误,造成的相邻小区的频率干扰较大,从而影响掉话率、接通率、越区切换等指标,并进一步影响话音质量。

2、通常的内部干扰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频点不干净

频率规划或频点选择不正确,在较近距离内存在同频、邻频现象。目前市区的站点分布越来越密,而分配给网络的频率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频串规划时存在同频,邻频的可能性,使用户在同一地点收到相同频点且载干比小于9dB或相邻频点且载干比小于一9dB的信号,在通话中产生严重的背景噪音甚至掉话。 ●强烈的镜面反射大城市中由玻璃幕墙装饰的高层建筑物会引起电波的强烈反射,这种反射波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此时需调整天线方位角以避开玻璃幕墙的反射。 ●小区参数定义不当

这类情况比如出现同BCCH、同DSIC的情况时会对无线接口造成干扰。 另外,MAX__TX__BTS、MAX__TX__MS等参数设置不合理,也会造成干扰。如MAX__TX__MS设置过高,则在基站附近的移动台会对本小区造成较大的邻信道干扰,影响小区中其它移动台的接通和通话质量;过小则在小区边缘的手机将很难占上信道,且受外界干扰更大。MAX__TX__BTS设置过大则会与邻小区产生覆盖交叠,造成信道干扰,手机占用信道困难,通话质量差;过小又会在部分区域如室内或电梯产生覆盖盲区。

●.基站天线高度及俯仰角、方位角设计不合理,导致覆盖范围的不合理,使小区的覆盖范围超出设计覆盖范围,从而与邻小区产生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 网络优化

16

由于移动用户在通信过程中具有“随机接入”、“位置不定”的特点,再加上电波传播环境比较恶劣等因素,因而移动系统便产生了绝大部分与无线网络有关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无线干扰问题、电磁信号覆盖问题和话务阻塞与掉话问题。下面分别就这三方面的网络优化方案分别进行讨论。

GSM移动系统无线信号的发送与接收依靠于在频分多址(FDMA)基础上的时分多址(TDMA)方式,因此空中无线载频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为同频干扰、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和码间干扰。为了消除或降低上述干扰,我们在宿州地区可采取如下措施:

―――合理地进行频道配置,使两个采用相同频率组的蜂窝小区相距较远,以保持足够的同频复用距离;同时,要使相邻小区本公司的基站或同一个位置区内移动公司与联通公司的基站避开选择数值相近的频率组。

―――采用分集天线接收方式,即适当调整定向接收天线的下倾角度以增强基站接收信号的方向性。

―――降低基站天线高度并采用自动功率控制技术防止发信功率过大而带来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同时要增大基站内各BTS在共用天线时的耦合隔离度以使互调电平有较大的衰减。

―――挑选和搭配无三阶互调的频率组。当然要考虑到此项工作可能会受到系统所拥有频点个数的限制。

―――基站离反射物较远时,将天线背向反射物,并在接收部分使用均衡器调整均衡时延值,以有效消除时间色散和消除码间干扰。

第二节 宿州地区掉话分析

由于地形的不规则,无线电波不可能100%地覆盖整个服务区域。例如有的地区虽然接收信号电平的实测值已达到指标的要求,但由于信噪比的数值达不到要求,也仍视为盲区。消除盲区实现电磁信号的高覆盖率一般可采取以下措施:增设直放站,有效解决城市街区之间高大建筑物阻挡的问题;使用泄漏电缆,消除交通隧道、地下停车场、电梯井以及地铁通道中的盲区;由于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导致一些大型商场、写字楼内信号过弱,这时可采用室内微微小区基站的配置方式。

由于用户是移动的且分布不均匀,在某个时间段内各个蜂窝小区的忙时话务

17

量高低不等,因此造成了高话务量蜂窝区基站的信道阻塞,一些用户难以接入;低话务量蜂窝区的基站信道相对空闲,使得利用率降低。这是话务阻塞的问题。此外,当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网用户之间建立通话以后,由于越区或越站切换失败、信噪比太小或频率选择性衰落等因素会造成通话中断,也称掉话。掉话又分为单边掉话和双边掉话两种。针对阻塞和掉话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如下:

―――通过功率参数、切换参数调整以及基站优先级设置等方法,进行话务量均衡与分流。

―――适当增加繁忙小区中的专用信令信道的个数,使用户易于接入。当然这要视该小区内话务信道拥塞的程度是否较轻而定。

―――调整切换带位置与宽度。在用户高密度区域内频繁发生切换会增加基站控制器(BSC)内交换矩阵的负荷流量和移动业务交换中心/拜访用户位置寄存器的忙时试呼值,导致通话过程中掉话。所以小区切换带应尽量设置在用户密度较低的地区。当某个区域用户数量忽然急剧增加且移动的速度较慢时,可以采用多基站交叠的方式覆盖此切换带,以在不增加BTS数量的情况下由多个基站分摊话务量,降低话务的阻塞率。

―――完善高速公路沿线的无线覆盖。由于在高速公路上用户移动速度较快,切换带的设置不宜太窄,否则系统切换处理的时间过短必然会引起掉话。

―――注重对寻呼次数的调整。在GSM规范中一次寻呼被叫用户就意味连续呼叫四次,前两次用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呼叫,后两次则用国际移动用户识别号呼叫。然而在一个蜂窝小区中只有一条寻呼控制信道为共有,假如对一个用户寻呼的次数多了,系统处理呼叫的开销就会变大,对其他用户的接续也就不会通畅。因此一般设寻呼次数为1~2次为宜。

18

结 论

网络优化的工作是指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使网络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也对网络今后的维护及规划建设提出合理建议。网络优化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优化和交换网络优化两个方面。

网络优化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而且非常复杂的工作,有待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摸索总结。以上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我们在日常优化中所遇到的如室内覆盖、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掉话现象等热点问题以及网络虚拟分层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本文中所提出的一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都是本人的一些见解。

19

结束语

三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三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三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三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海德利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使我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

海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 再一次衷心感谢每一位帮助我的人。

2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