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2001课标版五年级下册《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公开课教学设计_13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教学内容】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沉与浮的第7课 【教学目标】

1、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加热液滴和调制液体来探索未知液体的性质。

3、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在探究过程中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并勇于实践。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科学概念】

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 【教学重点】

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一个马铃薯,一杯清水,一杯盐水。 学生分组实验:

液滴加热实验:蜡烛、火柴、钢勺2个、滴管2根、实验记录单

调制液体实验: 200毫升水、食盐、白糖、味精若干分装在杯中(每个小组领其中一份)、烧杯1只、筷子2根、勺子1把、毛巾1块、实验记录单 【课前准备】

1、学生4人一小组, 教师提出四个角色:小组长、材料员、观察员、操作员。学生小组讨论,明确分工。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看谁到我们的课堂上来了呀?(课件出示:一休哥)

生:一休哥 师:喜欢他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他呢? 生1:因为他很勇敢、有智慧。 生2:因为他遇到问题会想办法解决。

师:说得真好。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像一休一样爱动脑筋,勇于探索。老师从一休那儿学到了一个小魔术,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表演这个魔术。

师:先来看看我需要的道具,这是两杯液体,分别标有1号和2号。再看,这是什么?(出示:马铃薯)

师:魔术表演开始了。我先把它放进1号杯中,马铃薯怎么样了? 生:沉下去了。

师:下面我要让它浮起来,可能吗?睁大眼睛看仔细。(师将马铃薯放入2号杯中,马铃薯浮起来)

师:我的魔术表演成功了。掌声在哪里? 师:魔术表演看完了,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马铃薯在1号杯中沉下去了,在2号杯中却浮起来了? 师:你真善于发现问题。这就是老师今天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探究的问题。 揭示课题: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引导推测,实验验证

1、引导学生大胆猜测,提出实验方案。

师:同一个马铃薯在液1号杯中会沉,在2号杯中会浮,你们觉得这是什么原因? 生1:两杯液体不同。 生2:2号杯中是盐水。 师:你能确定这杯是盐水吗?

生:能确定。

师:你真的能确定它就是一杯盐水吗?(大部分学生沉默了) 师:如果说这杯是盐水,怎么证明? 生:可以尝尝。

师:是个很便捷的办法。不过,能尝吗?为什么不能尝? 生:如果是有毒的物质怎么办?

师:你很有安全意识。对于不明物体,我们是不能轻易尝的,既不卫生也不安全。还有其他办法证明你们的猜测吗?

生:用火烧,把水烧干后就能看到盐了。

师:这个主意不错。下面我们就采用这个办法来证明我们的猜测吧。共同完成这个液滴加热实验。

2、指导学生实验方法,小组合作实验。

师:老师已经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实验材料。请看,这是两根滴管,用来从杯中取液滴;这是两个钢勺,把取来的液滴滴入钢勺中进行加热。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要准备两根滴管和两个钢勺吗? 生:因为有两杯液体。

师:对,科学是严谨的,两种不明液体不能混在一起。实验材料还有蜡烛、打火机和实验记录表。

师:准备好了材料,我们再来看看该怎么做这个实验。先点燃蜡烛,再用一根滴管从1号杯中取2—3滴液滴,滴入钢勺中,然后用蜡烛加热钢勺中的液滴,等液滴变干后,观察并记录钢勺上留下的痕迹。

师:清楚实验步骤了吗?(课件播放实验注意事项)请各组材料员到材料处领取材料,然后组长拿一根滴管先取1号杯中的液滴,开始进行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实验结果,提出新的猜测。 师:好了,说说你们组有什么发现?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