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列表法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学生在一二年级就有接触,但是本节课的教学仍然存在一定难度。一方面,有序地列举对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本节课要应用到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较多,特别是每种方案中次数的计算,实际上是一个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这对于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 注重回顾旧知。

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表内乘除法,但是部分的学生出现知识的遗忘,因此将表内乘除法的复习回顾参杂在平时的口算训练中进行。

2. 注重对题目的阅读与理解。

课堂上我带领学生先齐读题目,再让学生自己默读一遍并圈出题 目中的关键词。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快速找出“都装满”、“恰好”这些敏感词汇,所以审题的重点放在理解题目上。

通过提问的方式:你能结合这道题来说一说“每次运煤的车都装满”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又该怎么理解“恰好运完8吨煤?”

从学生的回答听出,大部分孩子都能理解“恰好运完8吨煤”就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最终运走的煤的吨数的和正好是8吨。并且数感较好的个别孩子会说“用2吨的车运4次就正好是8吨煤。”而对于“每次运煤的车都装满”让部分孩子产生疑惑,有学生提出:如果我用3吨车运煤,每回都装满的话,不能正好运8吨。

听到这些回答,我发现学生在理解题目时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去计算,并且提到了在计算过程中自己的困惑。这些理解和困惑,让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更明确了。

3. 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部分学生会用凑数的方法迅速找出符合要求的方案,还有学生 会随意地举出一些方案,通过提问:只有这些方案可行吗?还有其他的吗?其实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列出所有的方案,再进行选择,从而保证我们最终能得到所有符合题意的结果。

4.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9用列表法解答时,可以从2吨的车着手去思考,也可以从3吨的车入手列表。引导学生用其中一种方法列表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用另一种方法解答。并通过两个表的对比,使学生体会到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时,从较大的数据入手分析,可以让解答过程更简便,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

课后反思:

从作业来看,学生在按照3吨的车入手来列表时,部分学生掌握的不好,他们只是在表面的模仿,有的同学模仿的也不正确。这就表明学生对于用列表法选择方案的意思并没有深入的了解,虽然学生在引导时能够说出每个方案,以及每次计算的顺序,但是在自己计算时却会出错。还有部分学生对于用3吨的车的次数从多到少依次减一不能理解。这也反映出来学生对于列表法的好处即不重复不遗漏并没有真切的体会到,仍然停留在凑数找到正确答案的水平。

因此还要结合课本练习题多加练习,并且注重列表法的解答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