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量核实报告 - 图文

围内占用K2煤炭资源储量36.7万吨;矿权设置范围内占用K2煤炭资源储量55.9万吨;矿权设置平面范围内、采高范围外占用K2煤炭资源储量3.8万吨。

矿权设置准采煤层不含K1煤层,经本次资源/储量核实,截止于2011年7月底,矿山设置范围内占用K1煤炭资源储量93.3万吨;矿山设置平面范围内、采高范围外占用K1煤炭资源储量122b类10.1万吨。

第二章 矿区地质

第一节 矿区构造及地层

一、矿区构造

矿区位于黄村宽缓向斜东翼近轴部,向斜轴向为北西~南东向。矿区范围内存在一条正断层(F1),走向北东~南西向,倾向北西,倾角20~40°,垂直断距约25m左右,水平断距约10~30m左右。矿区北翼F1断层北盘为单斜构造,倾向240~250°,倾角2~6°;矿区南翼F1断层南盘构造呈“S”型,呈现一向斜褶皱,地层产状总体倾向南西,局部变化较大,倾角2~10°,根据DZ/T0215-2002《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附录D之构造复杂程度分类,构造复杂程度应属简单。

二、矿区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第一~三段、三叠系上统小塘子组、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及零星分布的第四系,现从新至老简介于后(参见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1、第四系(Q) 厚0~2m

主要是零星分布的残坡积砂岩碎块、砂土、亚砂土及冲洪积物等,图上未予表示。 2、三叠系须家河组(T3xj) 第三段(T3xj) 厚81~102m

为河床→河漫→湖泊相所组成的相序清楚但不完整的沉积旋廻。其中以河床相砂岩为主。

下部以浅灰色、灰白色厚层、巨厚层中粒含长石石英砂岩为主,次为细粒含长石石英砂岩。下部夹牛轭湖相透镜状粉砂质粘土岩。分选性、滚圆度差。为泥质及少量钙质胶结。与发育的斜层理。次为收敛状斜层理。偶见断续波状层理及简单交错层理。砂岩中含大小

10

3

不等的透镜状、球状之钙,砂质结核,层理贯穿结核之中。底部砂岩中含较多角砾状砂质粘土岩及炭质包体。与下伏地层呈平缓的波状冲刷接触。厚55~65米。

上部由河漫滩相具断续状斜层理细粒砂岩向上过渡为湖泊相细砂岩、粉砂岩、砂质粘土岩韵律互层,夹薄煤线及炭质页岩。波状、水平层理发育。厚25~30米。见层位稳定的小型瓣鳃类化石层二层。

第二段(T3xj2) 厚93~173m

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中、下部分。

下部:以湖泊相、湖泊沼泽相沉积物为主,次为泥炭沼泽相及湖泊边缘相沉积物。为主要含煤层之一。

底部0~13米为中厚~薄层状极不稳定细粒砂岩。之上以深灰色粉砂质粘土岩,含砂质粘土岩为主,与粉砂岩、细砂岩、粘土岩组成不等厚的韵律互层。由下而上砂质增多,至顶部以不稳定透镜状细粒砂岩为主。下部见煤线或薄煤层1~9层。

中部:为河床相的浅灰、灰色厚层、中厚层细粒砂岩,夹少量中粒砂岩及粉砂岩透镜体。下部见有多次再冲刷面,其上砂岩含较多砾状菱铁矿结核,粉砂岩包体、煤砾、炭化树干印痕及豆状黄铁矿结核。顶部为厚度不大的河漫相泥质细砂岩夹粉砂岩。

上部:以湖泊沼泽相沉积为主,次为泥炭沼泽相。浅灰、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含炭质粘土岩组成不等厚的韵律互层。下部以粉砂岩、砂质粘土岩为主。中上部以深灰色、灰黑色含炭质粘土岩为主,夹薄层炭质页岩及K6、K7(上皮炭)、K8。顶部为薄板状粉砂岩与含砂质粘土岩互层。

第一段(T3xj1) 厚40~62m

岩性为灰白、浅灰色厚~巨厚层状中~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泥质胶结,显大型缓倾斜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具底冲刷、层间冲刷现象,含菱铁矿结核及石英砾石。中部夹少量砂质粘土岩透镜体,含植物碎片化石,为河流边滩沉积。

3、小塘子组(T3x) 厚98~108m

为湖沼相深灰、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泥质石英粉砂岩、含砂质粘土岩互层,夹薄层粘土岩、炭质页岩。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发育,具虫迹构造。顶部含煤层K2,为矿山现采煤层。中部含K1煤层,为矿山拟增采煤层。

4、雷口坡组(T2l) 未见底

上部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石膏层,下部为紫红色、灰绿色砂岩夹页岩、泥灰岩,

11

底部为水云母粘土岩。见图2-1-1:

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界系统组新生界第全四新系统段符号柱状图1∶2000厚度QT3xj三段(m)0~2岩性描述主要是零星分布的残坡积砂岩碎块、砂土、亚砂土及冲洪积物等为河床→河漫→湖泊相所组成的相序清楚但不完整的沉积旋廻。其中以河床相砂岩为主。下部以浅灰色、灰白色厚层、巨厚层中粒含长石石英砂岩为主,次为细粒含长石石英砂岩。下部夹牛轭湖相透镜状粉砂质粘土岩。分选性、滚圆度差。为泥质及少量钙质胶结。与发育的斜层理。次为收敛状斜层理。偶见断续波状层理及简单交错层理。砂岩中含大小不等的透镜状、球状之钙,砂质结核,层理贯穿结核之中。底部砂岩中含较多角砾状砂质粘土岩及炭质包体。与下伏地层呈平缓的波状冲刷接触。厚55~65米。上部由河漫滩相具断续状斜层理细粒砂岩向上过渡为湖泊相细砂岩、粉砂岩、砂质粘土岩韵律互层,夹薄煤线及炭质页岩。波状、水平层理发育。厚25~30米。见层位稳定的小型瓣鳃类化石层二层。全段井田内稳定厚81~102米,平均98米左右,由南而北有变厚之趋势。381~102K7K6中须家河组二段T3xj293~173三叠系K4K3一段生上统T3xj140~62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中、下部分。下部:以湖泊相、湖泊沼泽相沉积物为主,次为泥炭沼泽相及湖泊边缘相沉积物。为主要含煤层之一。底部0~13米为中厚~薄层状极不稳定细粒砂岩。之上以深灰色粉砂质粘土岩,含砂质粘土岩为主,与粉砂岩、细砂岩、粘土岩组成不等厚的韵律互层。由下而上砂质增多,至顶部以不稳定透镜状细粒砂岩为主。下部含煤1~9层,K3即赋于其中,中部含薄煤层及炭质页岩,是K4所在层位,上部仅局部见K5煤层。中部:为河床相的浅灰、灰色厚层、中厚层细粒砂岩,夹少量中粒砂岩及粉砂岩透镜体。下部见有多次再冲刷面,其上砂岩含较多砾状菱铁矿结核,粉砂岩包体、煤砾、炭化树干印痕及豆状黄铁矿结核。顶部为厚度不大的河漫相泥质细砂岩夹粉砂岩。上部:以湖泊沼泽相沉积为主,次为泥炭沼泽相。浅灰、灰、深灰色薄~中厚层粉砂岩、粉砂质粘土岩、粘土岩、含炭质粘土岩组成不等厚的韵律互层。下部以粉砂岩、砂质粘土岩为主。中上部以深灰色、灰黑色含炭质粘土岩为主,夹薄层炭质页岩及K6、K7(上皮炭)、K8煤层。顶部为薄板状粉砂岩与含砂质粘土岩互层。岩性为灰白、浅灰色厚~巨厚层状中~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泥质胶结,显大型缓倾斜层理,楔状交错层理,具底冲刷、层间冲刷现象,含菱铁矿结核及石英砾石。中部夹少量砂质粘土岩透镜体,含植物碎片化石,为河流边滩沉积。K2小塘子组T3xK198~108为湖沼相深灰、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泥质石英粉砂岩、含砂质粘土岩互层,夹薄层粘土岩、炭质页岩。波状层理、水平层理发育,具虫迹构造。顶部含煤层K2,中部含煤层K1。界雷中口统坡组T2l未见底上部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石膏层,下部为紫红色、灰绿色砂岩夹页岩、泥灰岩,底部为水云母粘土岩。

图2-1-1 矿区地层综合柱状图

12

第二节 含煤岩系及煤层特征

一、含煤岩系

矿区所采煤层K2赋存于三叠系上统小塘子组(T3x)顶部,拟增采煤层K1赋存于三叠系上统小塘子组(T3x)中部,均属沼泽相沉积矿床。

二、煤层特征

矿区现采煤层一层(K2),拟增采煤层一层(K1),煤层呈层状,在矿区范围总体稳定,煤层产状与围岩一致。

矿区现采、拟采K2煤层,产于三叠系上统小塘子组(T3x)顶部,最小埋深0m,最大埋深约260m,赋存标高+656m~+514m。上距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一段(T3xj1)底界10~50m,下距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60~90m。下距K1煤层30~50m。

K2煤层为单层结构,厚约0.33~0.29米,平均厚约0.30m,顶板为砂岩,局部为粉砂岩,底板为深灰色砂质泥岩。

矿山拟增采煤层(K1),产于三叠系上统小塘子组(T3x)中部,最小埋深0m,最大埋深约305m,赋存标高+625m~+471m。上距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一段(T3xj1)底界40~90m,下距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20~60m。上距K2煤层约30~50m。

K1煤层一般夹矸二层,煤层厚约0.84~0.53m,顶、底板均为砂岩。煤层自上而下结构分别为:一分层0.16~0.12m,夹矸0.24~0.09m,二分层0.32~0.13m,夹矸0.15~0.08m,三分层0.23~0.08m。纯煤厚度约0.57~0.43m,平均厚度约0.51m,夹矸厚度约0.32~0.09m,平均厚约0.26m。顶板为砂岩,局部为粉砂岩,底板为砂岩。

第三节 煤质、煤类及用途

一、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K2煤层以亮煤为主,次为半亮煤和半暗煤,其中分布有较多镜煤条带及条纹。玻璃光泽,条痕褐黑色,性脆,断口阶梯状,有害杂质含量少,以粘土为主,多呈细小条带,条纹或细小透镜状顺产于煤层中。

K1煤层以半亮煤为主,由暗煤,条带状亮煤夹条纹状镜煤组成。阶梯状断口,沥青光

13

泽,颜色黑色,条痕黑色,半坚硬。

二、煤质、煤类

据黄村井田资料。分析成果汇总见表2-3-2-1:

表2-3-2-1 沐川县海云乡利园煤厂K2煤层煤质分析成果表 煤类 原煤 浮煤 挥发分 (%) 28.34 全硫 (%) 0.53 灰分 (%) 17.49 发热量 (MJ/g) 27.3 胶质层 (mm) 17.00 经综合分析对比,K2属中灰、低硫、高热值煤,属1/3焦煤。 根据矿山对拟增采K1煤层取样化分成果(见表2-3-2-2)显示: 表2-3-2-2 沐川县海云乡利园煤厂K1煤层煤质分析成果表

试样编号 来样编号 煤样种类 原煤 原煤 原煤 原煤 原煤 原煤 原煤 原煤 工业分析(%) 水份灰分挥发分固定炭焦渣特征 5 4 4 5 5 5 5 4 全硫St,d(%) 2.87 3.52 1.11 1.54 1.69 1.07 1.41 12 发热量(MJ/g)综合煤类 Qgr,d 26 17.51 19.61 22.03 26.48 23.84 20.41 23.83 高灰、中等挥发分、高硫、中热值烟煤 (Mad) (Ad) (Vd) (FCd) 0.88 0.86 0.87 0.89 0.84 1 0.96 0.91 0.91 24.41 46.73 43.03 35.62 23.67 30.95 40.32 30.87 23.24 18.58 19.15 22.61 23.92 21.74 21.16 21.57 52.35 34.69 37.82 41.77 52.41 47.31 38.52 47.56 M111290 M111291 M111292 M111293 M111294 M111295 M111296 M111297 平均值 ZK01H1 ZK02H1 ZK03H1 ZK04H1 ZK05H1 ZK06H1 ZK07H1 ZK08H1 34.45 21.4963 44.0538 4.625 3.151 22.4634 经综合分析对比,K1属高灰、中等挥发分、高硫、中热值烟煤。

三、煤的用途

矿山所采煤炭多用作发电或民用。

第三章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第一节 水文地质

一、水文地质条件现状评价

1.矿区地表水

区内无大的河流,主要水系为流经矿区范围的小溪沟,水量受气候控制。常年地表水

1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