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济南市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指导意见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学习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促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这门课程的基本目标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为不断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现根据我市小学科学教学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规范操作的参考。

一、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现状与分析 (一)执行课标情况 1.课程实施

总体上看,各校均能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开设科学课。各学校能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引领广大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常规教研,实验开设、教学评价等方面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实施课程。

2.师资队伍

各校基本建立了一支比较稳定的专兼职科学教师队伍。并注重科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科学教师培训活动,对提高科学教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注重肯定和赞赏学生的点滴进步,注意通过评价唤起学生心中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科学的评价方式已逐步成为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

4. 实验教学

科学实验教学得到各个学校不同程度的重视,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实验开出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实验教学过程性的记录日益完善。

(二)课堂教学改革情况

1. 广大科学教师教学观念不同程度地有所转变,基本上树立了新的课堂教学观,关注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已形成共识。

2.教学设计能够体现科学学科的性质,突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思想,注重对学生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注重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科学与现实的联系,注重感悟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4.教学形式、方法日益丰富多样,注重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关注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观察、探究、研讨、交流和合作等多种

1

学习形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素质

目前使用的小学科学教材与以往的自然课教材相比,内容更丰富,涉及的知识领域更广,在呈现形式上更为开放,但缺少与教材配套的相关资源。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教材中有一些活动提示,没有知识点,开放性极强,要求教师不仅具有很高的教学机智,而且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这对教师提出了挑战,部分科学教师自身素养急需提高。

2.课堂教学

部分教师授课方法比较简单,依然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照本宣科,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没有较好的落到实处。有的课堂教学存在学生活动随意性大、观察和探究活动不落实、课堂调控困难等现象。另外,部分学校存在实验开出率较低、课时被挤占的现象,影响了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3.师资队伍

部分学校科学任课教师配备较随意,兼职教师过多,有些学校甚至没有设置专职教师。

4.实验室建设

部分学校的实验教学仪器与现行教材不配套,实验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所需的仪器、教具、实物等实验用品不足;实验管理员多数是兼职,没有充足的时间管理、建设实验室。

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课型分类、界定与基本要求

小学科学教学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但是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探究方法。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的内容侧重于观察,有的内容偏重于实验。按照主要活动形式的不同,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课型。

(一)观察探究课 1.界定

以观察活动为主要的问题研究形式,以获得思维发展和构建知识体系为目的的课堂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观察探究课。比如《蚂蚁》《四季星空》《它们都是鸟》等内容可以设计成典型的观察探究课。

2.一般操作步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情境引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好的情境引入,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形成探究的动力。相反,情境引入不合理,教学过程就会失去探究的色彩,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教学活动也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通过特定的情境创设,提出值得探究的科学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题目,既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观察,研究问题。在明确了探究的问题后,师生共同完善探究活动设计,然后学生按照活动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观察探究活动,如观测、实

2

验等,对提出的问题开展探究。

(3)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观察、实验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有价值的证据。然后对所搜集的证据进行筛选、归类、统计和分析等综合处理,并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

(4)表达交流,深化认识。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如口头表达、交流展示等),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或小组的探究结果,在交流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既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成果,也要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

(5)拓展探究,课外延伸。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一节课不能完成,可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课堂上生成的问题或是本节课没有解决完的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范围,丰富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基本要求

在设计、实施观察探究课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可以按空间顺序,静态顺序观察,例如观察动植物,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然后再各部分依照一定方位去观察。也可以按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动态顺序去观察,如观察月相等,要提示学生按事物发展变化的时间先后观察,并作好必要的记录。

(2)用比较的方法,抓住事物特点去观察。指导学生要在全面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联系同类事物或相关事物,进行分析比较以便捕捉到事物的特点。如观察水的特征时与牛奶等其他液体相比较,水的性质特点就会清晰展现。

(3)边观察边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如观察种子时,启发学生联想、猜想种子各部分的功能。在观察中,引导学生边看边相互议论, “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样子?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想?”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思索,分析比较。由此,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对事物产生新的体验和感受,使其在头脑中留下鲜明生动的形象。

(4)观察要实事求是,以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时要注意各种细节,边观察边记录,详细地、客观真实全面地记录下观察的情况,不可以把观察到的现象与观察者本人对现象的解释混为一谈;观察目的一定要明确,切忌盲目观察,要细心、有心,不放过那些看起来似乎是偶然发生的意外现象;注意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观察,观察中的比较、测量、分析、推理等方法都要用到,还要运用多种感官。同时也要重视借助观察工具的观察。

另外,教师要注意中长期观察活动中的评价激励,保持学生观察探究的热情。 (二)实验探究课 1.界定

以科学小实验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教学活动,我们称之为实验探究课。教学中此类内容很多,包括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如种子萌发实验、它们会生热吗、蒸发、摆的研究、谁热得快等对比实验,另外还有日食和月食等模拟实验。

2. 一般操作步骤

(1)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好探究准备;提出问题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提出问题也是科学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