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③说法错误,只要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就能获得成功,该说法过于绝对;
④说法错误,意识作用的发挥要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并非不受任何限制。 故选:A。
13.【解答】①③正确,或许在某个星夜,当我们抬头仰望,思索广阔无垠的宇宙,心中会油然生出一种神秘感,一系列问题冲击头脑:“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这些思索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会推动人们进一步的探究;
②错误,社会实践是哲学产生的根本源泉; ④错误,哲学产生于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故选:A。
14.【解答】①错误,动物的心理活动是不会白发形成意识活动的;
②错误,一切物质,无论是生命物质还是非生命物质,都具有反应的特性;
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关于动物有无嫉妒心理的研究表明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白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高等动物具有复杂的心理反应; 故选:C。
15.【解答】①错误,人工智能无意识; ②错误,人类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③④符合题意,依据题意,人工智能搞艺术创作是人的意识活动发挥创造性的结果;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思维某些功能的模拟; 故选:D。
16.【解答】A正确,依据题意,材料所述“选择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的命题思路反映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不涉及“人们改造世界”的问题; C错误,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D错误,价值判断和选择有其客观的标准; 故选:A。
17.【解答】①不合题意,该选项属于辩证唯物论,题目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③符合题意,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适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 展理念”,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说明真理是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说法错误,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故选:B。
18.【解答】①表述错误,真理和谬误有着严格的界限,谬误中不包含真理; ②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对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的改变;
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恒星的复杂性使人们对其年龄的认识一直存在误差,说明恒星
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而人们不断研发新技术测定恒星年龄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故选:D。
19.【解答】①表述错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不能说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启示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要求把握真理的具体性,随历史的变化发展完善真理; ③表述错误,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超越历史条件; 故选:C。
20.【解答】①说法错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而不是第一标准;
②③符合题意,伴随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实现大学最根本的育人使命,人文社会科学的滋养必不可少。全国多所著名高校提出“振兴文科”计划,强调既要培养科学家还要培养思想家,人文学科复苏之势正在到来。这说明正确的认识离不开实践并能服务于实践,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 ④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故选:C。
21.【解答】①说法错误,真理是客观的;
②③符合题意,“中国改革开放是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用现有西方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只能看到问题,不能看到成绩。而且,用现有的西方理论指导中国实际,通常产生的效果普遍是更糟。”,这说明各国的情况不同,脱离本国实际的理论难以发挥作用、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往往与认识者的主观因素有关;
④说法错误,适合国情的理论,才能有效指导本国实践,不一定是来自本国。 故选:C。
22.【解答】①②符合题意,实在论和霍金的观点的冲突告诉我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不合题意,材料未体现真理的客观性。
④说法错误,认识的正确性受认识事物的角度的影响,但不是取决于认识事物的角度。 故选:A。
23.【解答】①不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②④符合题意,材料中,有人认为这是天才的堕落,还有人认为不能狭隘地理解成功,应尊重他人的人生选择,说明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表述错误,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相同,可能不同; 故选:B。
24.【解答】A符合题意,“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强调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 B表述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不合题意,材料强调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而没有涉及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表述错误,正确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错误的认识会阻碍实践; 故选:A。
二.材料题(共2小题) 25.【解答】(1)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对地震的预测并非一帆风顺。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运动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对地震的研究实践活动中,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将不断深化。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将会为人类研究地震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26.【解答】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必须符合客观。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突出问题的客观需要。
②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推动作用。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对“三农”工作作出科学部署,能够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统筹谋划和科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