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大《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习题及答案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填空题

1. 社会分工 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同时, 商品交换 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

2.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

3.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几乎同时产生,并具有同样的悠久历史。

4.从总体上看,影响零售商业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等等。 5.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顾客服务、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和选址。 6.在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百货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 超级市场 的出现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7.零售业态优劣的判定标准是: 竞争优势性 、连锁适应性、 运营“两便性” 。

8.就商业而言,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 批发商业 的发展,又取决于 零售商业 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业种与业态——业种指的是商业的经营对象,即商品的种类,是按商品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业态指的是商业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即经营形态,是按经营或销售方式的区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3.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亦称为联号商店、公司连锁、直营连锁。国际连锁店协会的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5.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

三、单项选择题

1.据商业史学家的研究,我国在(C)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 A.商代 B.西周 C.夏代 D.东周

2.商业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商业划分为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就是按(C)进行分类。 A.业态 B.流通阶段 C.业种 D.流通范围

3.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B)。 A.赠与与乞讨 B.交换 C.自行生产 D.诈骗或掠夺 4.零售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首要功能是(A)。

A.分类、组合、备货 B.服务 C.娱乐休闲 D.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

5.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D)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 A.顾客服务 B.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 C.价格 D.选址

6.真空地带理论是由(A)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主要表现为对零售商提供的场所、商品组合、价格和服务的偏好。

A.尼尔森 B.迈克纳尔 C.吉思特 D.斯卡尔

7.(C)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盟主,各成员店在财产与法律上是独立的,加盟店在经营管理上失去自主权,一切要在盟主规定的条件下经营。

A.正规连锁 B.自由连锁 C.特许连锁 D.购物中心 8.百货店发展到现阶段,其主要形式有:(D)

A.独立的百货店 B.小型百货店 C.百货商业集团 D.大型百货公司和独立的或单体的百货店 9.购物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购物、休闲与娱乐。购物中心的首要功能是(D)。 A.提供服务 B.休息与娱乐 C.金融支持 D.提供齐备的商品

10.自由连锁是指一批所有权独立的商店自愿归属于一个采购联营组织和一个管理中心领导。管理中心负责(BCD)。 A.统一管理 B.提供货源 C.推销计划 D.账目处理 四、判断正误(若有错误,请更正)

1.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 (×)

更正: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或: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

2. 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产生产品供给单一化与产品需要多样化的矛盾,从而也就不会有商品交换。 (√)

3. 商人资本是历史最早出现的资本形态。商人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空间范围,节约了生产者用于交换的时间和费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

4. 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农业,居第二位。与制造业相比,商业经营的资本与技术约束低,因此,商业的进入与退出障碍低。 (×)

更正: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农业与制造业,居第三位。与制造业相比,商业经营的资本与技术约束低,因此,商业的进入与退出障碍低。

5. 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产出弹性系数这一项指标来衡量。(×)

更正: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产出弹性系数、商业增长贡献率和商业增长贡献额等项指标来衡量。 6. 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批发与零售相分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流通职能上的专业分工,而且在于两者相分离之后演化出一系列流通组织形式,并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

更正:批发商业与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批发与零售相分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流通职能上的专业分工,而且在于两者相分离之后演化出一系列流通组织形式,并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7. 适者生存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迈克纳尔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也是一个“物种”某一业态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直接相关。适应时就生存、发展;反之,就会被淘汰。 (×)

更正:适者生存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吉思特(Gist)和迪斯曼(Dreesman)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也是一个“物种”某一业态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直接相关。适应时就生存、发展;反之,就会被淘汰。

8. 正规连锁是成员店的所有权、经营权独立,实行自愿联合,统一进货、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共同分享经营的利益。 (×)

更正:自由连锁是成员店的所有权、经营权独立,实行自愿联合,统一进货、统一管理,独立核算,共同分享经营的利益。(或:正规连锁店突出的特点是,统一资本、集中管理、分散销售、权力集中、利益独享。)

9. 便利店是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日本,营业时间一般是从早上6点至晚上11点。 (×)

更正:便利店是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它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营业时间一般是从早上7点至晚上11点。

10.国民福利包括国民收入、生活质量、工作兴趣、消费者闲暇和消费者爱好的满足五个方面。我们认为,商业与这五个方面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

更正:国民福利包括国民收入、生活质量、工作兴趣、消费者闲暇和消费者爱好的满足五个方面。我们认为,商业虽然不能与所有的福利内容直接相关,但是在国民收入、消费者闲暇和消费者爱好的满足这三个方面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五、简答题

1.联系所在地区的实际,说明商业对充分就业的贡献。

答:充分就业是所有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目标。商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正因为有这个特征,才使商业成为一个对充分就业有特别贡献的产业。一国就业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业的发展水平。从各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商业的确承担了相当大部分的就业任务,因此,有的国家甚至把扶持、发展商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项经济政策。在我国南方的沿海城市特别象上海、广州、深圳等商业发达的地区,人们的就业程度就相对较高。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商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也是有边界的。在一定时期内,商业的就业规模要受当时的社会生产规模及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制约。因此,商业就业规模的无限膨胀,不仅会导致商业劳动边际收益的下降,而且还会导致社会财富的严重浪费,特别在组织管理水平不高、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国家或发展时期,商业就业规模的过度膨胀,会导致流通秩序的严重混乱,这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不难找到例证的。

2.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

零售商业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现代意义的百货店的诞生。百货店的革新性主要体现在:实行顾客自由进出商店的原则;实行明码标价,提高了交易的透明度;经营的商品门类齐全,品种繁多,且讲究商品陈列;实行柜台销售;实行退货制度;实行“薄利多销”原则;在组织管理上实行商品部制度。连锁商店的产生,是继百货店出现之后,零售商业的又一次革命。连锁店之所以风靡世界,是因为有其独特的优势:网点分散、连锁经营,突破了单个店铺的商圈限制;分店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容易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实行采购与销售相分离的体制,易降低进货成本,节约流通费用;总店统一负责制定发展规划和经营战略,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形成整体优势,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分店专门从事销售,并进行标准化作业,有利于控制服务质量,提高销售效率和服务水平。零售商业的第三次革命是超级市场的产生。超级市场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对生产和流通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有其特点与优势:实行开架售货,顾客自我服务,增强了顾客购物的自主性;经营商品种类繁多,存货充足,便于顾客选购,能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需要;采用条形码、POS机等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及时准确地掌握消费动向,调整商品结构,合理控制库存;卖场空间开阔,通道顺畅,店铺装修简洁明了,商品陈列醒目,店内广告与促销极富特色;实行在出口处集中收银的方式,从而加快了顾客的购物过程,节约了顾客的购物时间和成本;所经营的商品特别是食品的加工程度较高,不仅方便了顾客的购买,还方便了顾客的消费,适应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3.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哪些特点?

答: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的商业。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以下特点: (1)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零售商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个人消费者,销售的商品种类多,商品周转率高,但交易批量一般较小。 (2)对店铺选址及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度。零售商必须充分考虑店铺选址、营业时间、商品陈列、店堂布置、橱窗广告等因素,以提高经营效率。 (3)经营场所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所谓商圈是指一个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空间范围。由于个人消费者是分散的,因此,零售店铺的分布也是分散的。

4.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势。 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 与其他业态相比,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主要表现在:商品构成是以食品、衣服、日用杂货等常用必需品为主;实行顾客自我服务和一次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薄利多销,商品周转速度快;商品新鲜、洁净,明码标价,并在包装上注明商品的质量和重量;实行商品经营管理制度,按部门陈列商品;一般周边设有停车

场。超级市场的优势在于:由于批量采购,敞开式售货,自助挑选,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超级市场也有不利之处:服务不充分,因而缺乏对顾客的亲切感,同时,盈亏点也较高。

六.分析题

太阳系的城市“星河舰队”联盟

答:大连太阳系便利店连锁经营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大连市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24小时营业的连锁便利店。太阳系便利店参照美日等发达国家先进的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坚持走自主创新、差异化经营的发展之路,率先推出了标准化服务规范,并把“24小时营业、年中无休”的服务承诺贯彻始终,从而成为大连便利店行业的领跑者!太阳系便利店把“顾客是太阳,我们是行星”奉为公司的服务理念,不断挖掘并满足顾客需求,以顾客为中心,把顾客的需求做为轨道,使百姓从不方便到方便;太阳系便利店以总部为核心,为不同地区的顾客提供便利服务,使“太阳系”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商业网络,即空间上的多元化,服务种类和购物方式的多元化! 但太阳系便利店在发展中也同样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主要表现在只注重规模建设,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的命脉,即在内部经营管理体制上没有真正地贯彻和实施连锁经营的管理,没有做到在体制和管理上的提高和挖潜。结果便利店在形式上虽然“轰轰烈烈”,但却缺乏长久的竞争能力。

二.是经营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一些过去的食杂店变成了加盟便利店,其管理形式沿用了原有的体系,在经营和服务管理上很难控制,本质上不具备连锁经营的专业水平,因此,按照这种模式经营难以实现大的发展。

三.是现代物流和配送管理能力较弱。现代化的物流和配送是整个连锁经营供应链上一个关键性的“枢钮”。配送中心是控制连锁店铺进货频率、配置品种及总量成本核算的关键。太阳系便利店对连锁的理解更多的是开多少家店,对物流与配送中心在连锁经营中的关键性缺乏认识。

四.是缺乏较为雄厚的资本金、流动资金周转效率低。连锁运营需要较为雄厚的资本金的支持。但太阳系便利店资金偏紧,长此以往,必然阻碍连锁企业的发展。

五.是如何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等人才战略问题。未来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人才开发和利用的竞争,它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引进、开发、利用好企业的人才,建立起一套合理的企业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战略,逐步形成一支适合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将是太阳系便利店适应未来竞争和成功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综上所述,太阳系便利店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客观地评价和正确地认识企业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充分地发挥本土优势、后发优势,通过不断地进行自身的积累和完善,必将走向辉煌的明天,获得更加空前的发展。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

一、填空题

1. 理想的店铺位置应该是商业活动频繁、人口密度与客流量、交通便利、接近集客地以及同类商店的地区。 2.商圈可分为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 边缘商圈 三个层次。其边缘商圈的顾客大约占 10% 。 3. 店铺的外观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这就是:让顾客确知店铺的存在和让顾客来店。 4.评价商品组合优劣的标志归纳起来主要有:发展性、竞争性和盈利性。

5.确定商品结构的基本要求是:适合顾客对商品的选择;适合地区特点和经营条件;保持顾客的基本需要;保证顾客对商品配套的需求;适合 商品销售规模 和经济效益的要求。

6.与零售商业相比,批发商业具有交易批量大、交易范围广、 交易关系稳定 等特点,并具有集散商品、调节供求、节约成本、信息传递、流通加工、 流通金融 和物流等功能,在商品流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按经营主体不同,可将批发商业分为独立批发商 、制造批发商、 共同批发商 、批兼零批发商、连锁批发商和商品代理商。

8.与零售商业不同,批发商业的用户主要包括 再销售者 、产业用户、 事业用户 和政府部门四类。 二、名词解释

1.商圈——商圈是指店铺能够有效吸引顾客来店的地理区域。商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

2.商品陈列——是指商店通过各种工具与设施向目标顾客展示商品。对一个商店来说,商品陈列主要有两种,即橱窗商品陈列与卖场商品陈列。

3.商品组合——就是一个零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的结构。它通常包括若干商品大类,即商品系列。 4.关联商品——是指同主力商品或辅助商品共同购买、共同消费的商品。如西服与领带。

5.批发商业——是指向再销售者、产业和事业用户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商业。再销售者是指通过转卖商品而获得利润的营利性组织,具体包括批发商与零售商,是二次及其以下的批发商和零售商。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次级商圈是指核心商圈的外围区域,在这个区域内顾客来店购物比较方便。次级商圈的顾客大约占(C)。 A.55%~70% B.60%~70% C.15%~25% D.20%~25%

2.商圈分析是指经营者对商圈的构成情况、特点、(A)以及影响商圈规模变化的因素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 A.范围 B.规模 C.目标顾客 D.收入水平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