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备课教案
一、四则混合运算
1、不含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计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1—3页中的例1、例2及相应的“说一说”、“算一算”、“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不含括号)的两步式题,掌握脱式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两步(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例1、例2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问:你们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2、生汇报,谈话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例1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探讨运算顺序,强调书写格式。
③练习:99×11-900585÷9+15 2、教学例2.
出示例2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1)理解图示内容。 问:从图上你能获得哪些些信息?问题是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独立解决。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应找回多少元”这个问题,并说说每一步的含义,从而引导探讨运算顺序。
③练习:52+12×4110-11÷79 3对比、发现
引导对比所练习题,发现有何相通之处?
从而引导归纳出(不含括号)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乘除、后加减。
1
4指导完成第3页“想一想”中的题。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一第7页第3题:数学医院。 ⑴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找找错在哪? ⑵正确计算。 2、解决问题。
练习一第7页第2题 四、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练习一第7页第1题。
2、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课本第4—5页中的例3及相应的“算一算”,“课堂活动”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的情境,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z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购物情境,掌握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例3的教学情境挂图。 教学过程 一、前题诊测
1、提问: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计算:24+480÷6205÷5×8 432-23+5525×18-400
先指名口答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3。
出示例3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1)理解图意。
问:从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引导解决问题。
①先让学生用分步式独立解决“儿童衣服多少元一件”这个问题,组织全班交流,说说分步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②让学生试着用一个算式解决问题,组织讨论“213-78÷3”这个算式是否符合解决此题的顺序,进而探讨出用小括号“()”来帮忙。
③引导归纳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
2、练习。
让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中的“算一算”。
先指名学生口答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最后进行全班反馈矫正。 三、巩固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