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鉴定从标形学到痕迹学
古陶瓷胎质鉴定
在传统标形学鉴定中,对古陶瓷胎质的鉴定仅凭人眼直观,其结论也非常简单,多以形容词来表述。形容颜色就是黑、白、酱、紫、灰、黄、红等等;形容质感就是饼干、糯米、致密、疏松等等。这种鉴别方法不但远远落后于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的造假者,也没有真正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面对严峻的作伪形势,鉴定者必须摆脱传统经验的束缚,拿起高科技的武器与之战斗。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鉴定古陶瓷胎质是否可行,是否实用?回答是肯定的。
科技鉴定的可能性
古陶瓷的胎都是采用天然矿物材料制作的。既然是天然矿物,就应该有各自特有的矿物结构和成分指数。古陶瓷制胎工艺相对简单,在元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里,多数采用单一原料生产(一元配方),少数采用二元配方。虽然元代以后景德镇窑开始采用二元以上的多元配方,但都是使用周边地区矿料。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窑口、不同品
种陶瓷的胎质,其矿物特性和元素成分是有明显特征和差异的。如果我们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了解它们的矿物特性,鉴别它们的元素成分和含量,就可以从中获得鉴定真伪、时代、窑口和品种所需的科学数据。
以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及其后世仿品的胎质对比为例,冯京元大都遗址中发掘出土的哥窑瓷片样品的瓷胎特征成分为Al2,O3(三氧化二铝)、TiO2(二氧化钛)和Fe2O3(三氧化二铁)。其中Al2O3和TiO2含量高为传世哥窑的特征。Al2O3含量一般在24%-29%,TiO2含量平均高于1%。历代景德镇仿品瓷胎中的TiO2含量都在0.5%以下,现代仿品瓷胎中TiO2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此外,我们又测得龙泉黑胎青瓷的瓷胎成分中TiO2含量低于传世哥窑,平均为0.75%,在1%以下,且釉的成分也与传世哥窑存在较大差别,据此可以断定这两种青瓷属于不同品种,证明了传世哥窑并非龙泉窑所产的说法。
我们在对许多品种的古陶瓷的研究中都会发现一个普遍规律,就是前期产品的质量要好于后期产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原料,并非后人的制瓷技术不如前人,而是前人先行选用的是优质原料,给后人留下的是劣质原料,当原料资源全部枯竭了,生产也就截止了。今人在制作仿古瓷时,由于古瓷原料的枯竭,只能使用替代品或改变加工工艺,这就为我们通过胎质鉴定来辨别真伪和断代提供了客观依据。
绝大多数仿古陶瓷在原材料的选取上与古代真品是有差异的。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古人所用次生优质矿物原料早已枯竭,今人只能采用原生矿物原料和部分化工原料替代。而替代品的矿物成分和化学元素与古代真品不会完全一样,最多也只是貌似。它有可能骗过人眼,但很难骗过科学仪器。 以定窑为例,胎中含有较高的CaO(氧化钙)是宋代定窑瓷器的一大特征。CaO既可以作助熔剂,促使瓷胎烧结;又可以作矿化剂,促进胎中莫来石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定窑瓷胎的机械强度。在450倍显微镜下观察定窑瓷胎中所含的晶相,自晚唐至北宋变化不大,都含有莫来石、石英、和方石英以及数量不多的玻璃相,未见有高岭石和长石残骸。瓷胎中偶见的扁平形气泡,正是由于手工炼泥所致。在宋代和金代的定窑瓷胎中,莫来石晶体生长较大,纵横交错在整个胎体中,而且有些针状晶体还自胎向釉中生长。这些发育良好的莫来石晶体一方面与CaO的矿化作用有关,另―方面与烧成环境有关。在这一时期的胎质中,还可以观察到少量云母残骸。
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是,历代定窑瓷胎的CaO含量变化明显,而且是依次递减:唐代最多,达到4.82%;五代次之,为3.36%;宋代是2.16%;金代和元代分别是0.83%和1.58%;现代仿品最少,仅有0.20%。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古人有意添加的化学成分吗?显然不是!根据经验判断,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