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大象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十万个为什么

第1课 《探索自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2、在蒙眼活动中发展信任感和合作精神。 3、了解一片有草之处的植物和动物。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白纸、铅笔、一块木板;活动前检查场地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其他的感官探索自然!你们其他的感官是什么呢?(学生交流) 二、活动感知。 1、游戏:盲人火车

(1)把孩子们分成10~12人的小组。依次把一个小组带到选好的地方。让他们从低到高排成队。闭上眼睛,让他们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组成一列火车的样子。

(2)让第一个学生扶着教师并开始慢慢地向前走。跟老师走的本身就很有意思,而此刻让“火车”保持安静,让学生回答他的周围都有什么声音,并对每一个回答都要作出评价。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不是自然音或者是由人或机器、汽车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听到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 (3)行程结束,看是否有人会猜出行走的路线。 2、一片草地

(1)带孩子们到“研究”区,导语:“看这片草地,你们认为这里有任何活的动物吗?今天我们就弄明白这些问题!”

(2)指导他们在各自周围半径一米的范围之内,观察并记录尽量多的植物和动物。强调这不是比赛,而是一项观察游戏。对于大孩子,让他们做更详细的记录,如蚂蚁、蜘蛛等的颜色、大小等。为他们做观察和记录定一时间限制(5~10分钟),强调观察期间保持安静。

(3)限定时间到了之后,把学生召集到一起汇报,若能找块木板列出全班综合在一起的记录单就更好了。

教师活动:对孩子们的热心观察进行评价。

(4)、师生互动:有无处归属的东西吗?比如:垃圾、破烂玩具、废旧电池等,这些属于哪儿的?

三、总结:正如他们通过他们的小研究中见到的那样,在任何有草地区都有“大自然”——许多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草丛中。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最近一次你花时间观云是什么时候?(师生交流互动) 二、活动感知:

1、如果孩子们愿意的话请他们坐下或躺下,大家都观云并把他们的所见或感觉到的描述一下。给每人一次发言的机会,若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提示一下。 (3)大家都有机会发言之后,进行询问。 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三、拓展活动:我发现了……鸟

(1)班里谁喜欢鸟?鸟在什么地方生活?有人一直在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花园、公园、路边树上等的鸟吗? (2)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或见过的鸟。 燕子 麻雀 黄鹂 乌鸦 和平鸽…… (3)让孩子观察校园里的鸟。

教师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鸟类的信息。 四、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课外观察鸟、认识鸟。

第二课 《我发现的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污染环境的现象。 2、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橡皮、小刀、笔(或塑料小方块)。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一定下过很多种棋吧,跳棋、军棋、象棋,但是有谁下过环保棋吗?今天我们就来比赛下环保棋。 二、活动感知。 1、下环保棋。

(1)分析棋图:让学生观察“环保小蜗牛”的壳上每一格是什么。4人一组,每人或每组制作一个小骰子。方法:把橡皮(或肥皂、木块等)切成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在六个面上分别写上l、2、3、4、5、6几个数字。教师要示范,并强调安全。

(2)游戏方法:从起点开始,每组同学轮流掷骰子,骰子的哪个数字朝上,就走几步棋。看谁能最快得到小蜗牛头上的王冠(即最快走完),就授予谁“环保小卫士”的称号。 棋图说明:

(1)浪费水,退到起点; (2)蛇;

(3)不用塑料袋,提篮子买菜,进到4; (4)树袋熊; (5)小松鼠;

(6)排放废气,退到2; (7)给小鸟提供食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