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级高一第二学期月考历史科试卷
2019.3
一、选择题(4×12=48)
1.东周桓王即位后,周郑交恶,桓王联合陈、蔡、虢、卫等国讨伐郑国,在战争中郑国将领祝聃射中桓王肩膀,但郑庄公未乘胜追击,仍遣使慰劳桓王。这表明当时
A.分封制度得到了有效维护 B.诸侯争霸局面已经出现 C.兼并战争有利于国家统一 D.周天子的权威依然存在
2.“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
A.重用亲信 B.频换丞相 C.分化事权 D.废除宰相
3.约翰·汤姆逊在《中国和中国人影像》中记述:“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 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 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文中“敌对”行为的后果导致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 B.列强侵略势力渗透到中国内地 C.西方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清廷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工具
4.民国初期任美国驻华公使的芮恩施在回忆录中谈到:“要是我们或者英国人让自己陷入这场动乱,那就愚蠢到极点了。它仅是针对日本人的,幸而与我们无关,而且绝非排外。我明确指示驻沪总领事,劝告美国社团既不要支持也不要反对这场运动,它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文中所提的运动
A.以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作为其目标 B.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提出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口号 D.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5.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6.①90年前的 7月23日,②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天。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 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④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新。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 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体现了中共当时的工作重心 B.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 C.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 D.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8.1938年八路军总政治部印发的《抗日战士政治课本》中写道:“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人口,组成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包括汉、满、蒙、回、藏、苗、瑶、番、黎、夷等几十个民族……中华民族 是代表中国境内各民族之总称。”这一认识
A.反映出全民族抗战局面即将形成 B.扭转了中国在抗战中的不利局面 C.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民族认同感 D.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9.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10.罗马法规定,贷款月息不得超过贷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这表明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 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
11.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等。这些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权力的监控 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
1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 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 总统控制了议会 B. 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C. 总统对议会负责 D. 行政权与立法权相制约
二、非选择题(25+12+15=52)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中世纪,英国普通法法院拥有一种相对独立的地位,国王很少干涉法院的司法活动。但在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历任君主力图将之驯服为王权的政治工具。自1640年长期议会召开起,议会一直担当着推动法院司法权独立改革的主导力量。此后,法官的遴选与任职保障、固定高薪制和司法豁免权等制度相继建立,同时君主的法律特权受到严格限制。由此,普通法法院得以独立于王权。
——摘编自邵政达《革命与司法:17世纪英国普通法法院的独立》
材料二1906年,法部编成《大理院审判编制法》,经核准颁行。其中,第六条规定“自大理院以下及本院直辖各审判厅局,关于司法裁判,全然不受行政衙门干涉,以重国家司法独立大权,而保人民身体财产。”第九条“大理院、京师高等审判厅、城内外地方审判厅,均为合议审判,以数人审判官充之。”
——摘编自郭志祥《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司法独立研究》
材料三从1999年开始,最高人民法院就启动了司法审判组织体制改革,先后发布了三个五年改革纲要。与前两个改革纲要的内容相比,第三个改革纲要从更为宏观的层次对审判组织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即“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体制”。
——摘编自江省身《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司法体制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英国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司法改革的特点,并说明其改革的背景。(1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意义。(5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关于历史中的因果关系,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霍列特·卡尔说道:历史研究是一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有学习研究小组拟围绕以下关键词,撰写历史小论文:第二次工业革命、十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请结合材料所述观点和所学知识,运用上述关键词,确定一个主题,并对该主题展开阐述。(注:至少运用四个关键词)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美国南北之间矛盾和冲突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展开的,这一时期美国北部建立了纺织、制鞋、采矿、钢铁、交通等工业部门,发展十分迅速。南部地区自美国独立战争后,一直种植烟草、蓝靛和棉花为主……奴隶在监工皮鞭的鞭笞下艰辛地劳动……林肯当选总统成为南北分裂的信号,1861年4月,南北战争的爆发,这次战争人员伤亡超过美国参加的历次战争。
——摘编自李惠胤等《略论“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在战争中州权主义因其最终导致联邦分裂和维护奴隶制度的严重后果声名狼藉,战后加强联邦权力和威权是顺理成章的逻辑发展……推进了美国政治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南北战争以统一战争始,以废除黑人奴隶制的革命终。在战争期间颁布的宅地法……就是用革命的手段,以最有利农民的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废除了黑奴制直接扫除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障碍,土地问题的解决直接推动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北方工业资产阶级还利用政权,通过“南方重建”等行动,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又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美国梦,美国经济很快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摘编自余志森《南北战争结束150周年记:美国崛起的开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战争对美国崛起所起的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