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文言文常见固定句式

一、表示疑问:

1.奈何 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 奈何 ①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②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2.何如 可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②“求,尔何如?”

3.何以……?(可译为“根据什么…… 凭什么…… 为什么?怎么会?)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②何以伐为?

4.何所……?(可译为“所……的是什么?”等)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5.奈……何 ……何 ……何 可译为“ ……怎么办“ 拿……怎么样”。 ①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

②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③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6.孰与……,与……孰……(可译为“跟……比较,哪一个更……”)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7.何故 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①蒋琬问曰: “今幼常得罪,既正军法,丞相何故哭耶?” 《失街亭》 ②何故怀瑾握瑜, 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列传》 (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 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二.表示反问

1.何……哉 可译为 怎么能……呢 。 ①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世家》

②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怎么能说得完呢! )

2.何……为?(可译为 为什么要…… 可译为“ ……呢 还要……干什么呢? )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3.何……之有?(兼表宾语前置,可译为“有什么……呢” “怎么能……呢?” ①勾践曰: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4.如之何……?(可译为“怎么能……呢?” ①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可译为难道…… ……吗 怎么…… ) 5 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②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6.安……哉(乎)?(可译为“哪里……呢?” 怎么……呢?” 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7.不亦……乎(可译为“不是……吗”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察今》

1

8. ……非……欤? 可译为“……不是……吗?” ①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

9.宁……耶?(可译为“哪里……呢?”

①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当时你即使做梦、幻想,也怎会知道这里竟是你的埋骨所在呢?)

10.顾……哉?(可译为“难道……吗 ) ①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11.独……耶(乎、哉)?(可译为“难道……吗?” 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难道仅是溺爱伶人才会造成祸患吗?) 三、表示感叹

1.何其 (可译为“怎么这样” 多么” 怎么那么……啊”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 ) 2.直……耳! 可译为“只不过……罢了” ①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 ②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庄暴见孟子》 3.惟……耳! 可译为只是……罢了!

①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 (我已无事可做,只等待死期罢了! ) 4. 一何 (可译为何等、多么、) ① 吏呼一何怒 ! 《石壕吏》 5.亦……哉 (可译为 也……啊!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 《五人墓碑记》(而且在其墓门前竖立石碑,来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唉,这也真是隆重啊! 6.……何如哉?(可译为 该是怎样的呢?)

①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 ②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指南录〉后序》 四、表示揣度

1.无乃……乎? (可译为“恐怕……吧?、只怕……吧?”等)

①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说: “冉求,恐怕要责怪你吧?)

②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得无......耶,得无……乎, 可译为“大概......吧、恐怕......吧、该不是……吧?能......吗? (兼表反问)”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他们观赏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 ②曰:“日食饮得无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其……欤?(兼表反问)

①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

4.……庶几……欤?(可译为……或许……吧?) ①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 五、表示选择

2

1.与其……孰若……?(可译为与其……,不如……?)

①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送李愿归盘谷序》 (与其当面受到赞誉,不如背后不受指责;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 ) 2.……欤(耶),……欤(耶)?(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 3.其……其……也?(可译为是……还是……呢?) ①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六、表设问:

1.何者、何则(可译为“为什么呢” )

①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百仞高的山,载重的车能登上,为什么呢?是因为山势逐渐倾斜。 ) 七、表陈述语气

1、无以、无从。 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 ①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 (祝酒毕,说道: “大王与沛公饮酒, 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 ) 2、有以。 可译为“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

①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书博鸡者事》 (袁州的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对付的方法。 )

3、有所。 可译为“有……的人、物、事”

①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陈情表》(如今臣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

②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人生各有些自己的兴趣,我独爱美习以为常。) 4、无所。 可译为“没有……的人、物、事”

①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现在进了关,财物没有什么取用,妇女没有谁受宠幸,这说明他的志气不小啊!)

②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 《勾践灭吴》(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 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江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没有迁移到别的地方去的。)

5.比及 到 ......的时候

①子路率尔而对曰: “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子路轻率回答: “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 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 ②对曰: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冉求答道: “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 ” 八、被动句

1、见……于……: 可译为“被”) ( ①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现在这条溪水却被愚字玷辱,那是什么原因呢?) 2、为……所……: 可译为“被”。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如果不这样,你们这些人将都被刘邦俘虏! )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积威之所劫哉。 《六国论》 (有这样的形势, 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