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侨谊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2010.11)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F-19、S-32、Ca-40、 Si-28、 Br-80、 Na-23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分)
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 A. 逻辑推理 B. 大气探测 C. 化学实验 D. 精确运算 2.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 B. 石蜡熔化 C. 粮食酿酒 D. 汽油挥发 3.为了预防缺铁性贫血,人体必须保证足够的铁的摄入,这里的“铁”是指 A. 铁元素 B. 铁单质 C. 铁锈 D. 四氧化三铁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称量10.05g固体点燃酒精灯
mL100O20C100mL量筒
液体加热80604020量9.5mL液体A. B. C. D.
5.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说法正确的是 A. 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C. 氧气可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作燃料以及切割金属等 D. 用带火星的木条可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
6.某同学为了研究化学实验室中某块白色固体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实验方案是 A. 观察固体的颜色和外观 B. 放入水中试其溶解性 C. 用嘴尝其味道 D. 加热观察是否有变化
7.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中子数不同
C.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 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 8.在下列物质中,锰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A. MnO2 B. KMnO4 C. MnCl2 D. K2MnO4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A. 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 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 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 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
10.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燃烧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C.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 D.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11.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 氮气 蒸馏水 B. 氧化铁 湖水 C. 氢气 过氧化氢溶液 D. 二氧化碳 空气
12.现有分别盛有空气、氢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最简单的区别方法是 A.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B. 测量三种气体的密度 C.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 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