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人数逐年递增,但是就业的形势却不容乐观,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充分认识做好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影响因素,并探寻相应的策略,对于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保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状况及趋势
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在校生已超过2 300万人,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就业压力日益突出。从公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看,1997―2010年分别为97.1%、76.8%、79.3%、82%、90%、80%、70%、73%、72.6%、71.8%、70.9%、68%、68%、72%,总体呈下降趋势。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比2013年又增加了28万,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造成的一种阶段性社会现象。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表现。造成这种
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本身的问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高等教育的反应相对滞后一些,使得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有失平衡,培养出的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的需要,导致出现了结构缺口现象,结构缺口包括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缺口、政府政策与市场规律的缺口以及就业期望与需求条件的缺口,导致了大学生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在时间上的错位。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失业群体年轻化的趋势,一方面很多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一些技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行情看好,甚至出现用人单位到一些职业教育学校“抢”人现象。劳动力市场中,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从供求状况对比看,求人倍数较高的是高级工、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这正是结构性矛盾的表现。与欧美的工科学生相比,我国大部分学生几乎没有参加实际项目或团队工作的经验,在中国160万年轻工程技术人员中,只有约16万人拥有在跨国企业就业所必备的实践技能和语言技能。这表明,人才短缺可能成为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缺少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会破坏我国提高价值商品和服务转型的长期计划。 二、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校教育结构失衡影响毕业生就业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一般专门人才和数以亿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个任务自然落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机构身上。但目前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
构不相适应,专科教育没能形成特色以及就业市场的条块分割。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这种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变化的错位,影响了大学生及时就业,国家须主动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达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实现高等教育与经济的良性互动,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大学生素质与能力低下影响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从自身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有书本知识,忽略动手能力,综合素质不高,在社会上缺乏竞争力,缺乏对未来职业的实用技能的培训,大学生毕业后到工作岗位后往往要接受用人单位的实用技术培养二至五年才可能有所贡献,这也是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宁愿聘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不愿招收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学生应注意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使自己进入工作岗位后,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现代教育也应更加强调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目前,我国很多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学生缺少社会实践,操作能力差,这往往成为他们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三)就业期望值偏高影响大学生就业
在当前买方市场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在主观意识上缺乏理性的判断与自我认知,常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虽然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但很多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他们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