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完整练习题-答案

.

( 对 ) 8.在一定围,氧气供应越好,根系吸收的矿质元素就越多。

( 错 ) 9.离子通道运输只能顺着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进行,所以都是被动运输。 ( 错 ) 10.施肥增产的原因是间接的。

四、选择题

1.除了碳、氢、氧三种元素之外,植物体含量最高的元素是 A 。 A.氮 B.磷 C.钾 D.钙

2.用溶液培养的法可了解氮、磷、钾和钙元素的缺乏症。被培养的番茄中,只有一种处理的番茄在其幼嫩部分表现出营养缺乏症,这种番茄显然是缺 D 。

A.氮 B. 磷 C.钾 D.钙

3.用砂培法培养棉花,当其第4叶(幼叶)展开时,其第1叶表现出明显的缺绿症。已知除下列4种元素外的其他元素均不缺乏,因此应该是由于缺 A 引起的缺绿症。

A. 镁 B.铜 C.硫 D.锰 4.植物缺铁时,嫩叶会产生缺绿症,表现为 C 。 A.叶脉仍绿 B.叶脉失绿 C.全叶失绿

5.在植物细胞的金属离子中,对于细胞水势影响最大的是 A 离子。 A.钾 B.钙 C.钠 D.镁

6.果树缺乏微量元素 B 会导致生长素合成减少导致“小叶病”。 A.Ni B.Zn C.Cu D.Mo

8.影响植物根尖根毛区吸收无机离子的最重要因素是 C 。

A.土壤中无机盐的浓度 B.根可利用的氧 C.离子进入根区的扩散速率 9.能反映水稻叶片氮素营养水平的氨基酸是 B 。

A.蛋氨酸 B.天冬酰胺 C.丙氨酸 D.天冬氨酸 10.反映植株需肥的形态指标中,最敏感的是 C 。 A.株高 B.节间长度 C.叶色 D.株形

五、问答题

1.确定植物必需元素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1)由于该元素缺乏,植物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

(2)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缺乏症,而这种缺乏症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

(3)该元素的植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直接的效果,绝不是因土壤或培养基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变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2.植物细胞有哪些吸收矿质元素的式和途径?

答: (1)溶质跨膜运输的途径:离子通道、载体、离子泵 (2)跨膜运输的式: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3.试述矿质元素的综合生理作用。

答:(1)是细胞结构物质的组成成分。 Word 文档

.

(2)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者,参与酶的活动。

(3)电化学作用:离子浓度的平衡,胶体的稳定,电荷中和。

4.植物细胞氨同化的式有哪些?

答:(1)还原氨基化:指还原氨直接使酮酸氨基化而形成相应氨基酸的过程。 (2)氨基转换作用:氨基酸+酮酸 → 新氨基酸+新酮酸 (3)形成氨甲酰磷酸 (4)与aa结合成酰胺。

5.现配制了4种溶液(表3.1),每种溶液的总浓度都相同。用这些溶液培养已发育的小麦种子,14d后测得数据如表3.1所示。请分析其结果及原因。

处理 1 2 3 4

答:在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中生长的植物根系生长缓慢,主要原因是植物根系受到了单盐毒害。当溶液中存在钙离子和钠离子时,离子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使植物对每一种矿质离子的吸收都减少,从而减轻单盐毒害作用。当溶液中加入钾离子后,离子之间的相互拮抗作用进一步增强,根系生长速度也进一步提高。

溶液 NaCl CaCl2 NaCl+CaCl2 NaCl+CaCl2+KCl 根长(mm) 70 254 324 Word 文档

.

第三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名词解释

1.作用中心色素:具有光化学活性,能捕光,又能作为光能与电能的转换器的光合色素。

2. 光合单位:光合膜上的光合色素分子,吸收的量子可以激发一个作用中心色素分子,产生一个高能电子的结构单位。

3.光合磷酸化:叶绿体(或载色体)在光下把无机磷和ADP合成ATP,形成高能磷酸键的过程。

4.CAM途径:植物夜间有机酸含量高,糖分含量低,而白天酸度下降,糖分含量升高,这种有机酸合成日变化的代类型称为景天科酸代,简称CAM,这种光合作用途径叫做CAM途径。

5.光呼吸:植物绿色组织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放出CO2的过程。 6.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和呼吸放出CO2相等时的光强度。

7.CO2补偿点:当光合作用吸收的CO2 =呼吸作用放出的CO2时外界CO2的浓度。

二、填空题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主要在叶绿体的 类囊体膜上 进行,而暗反应主要在富含酶类的 叶绿体基质 之中进行。 2.CAM植物夜间有机酸含量 高 ,白天有机酸含量 低 。

3.Calvin循环中CO2固定的受体是 RuBP ,第一个稳定产物是 3-P-甘油酸 。

4.非环式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电子的最终受体是 NADP ,电子的最终来源(供体)是 H2O 。 5.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 类囊体 膜上,呼吸电子传递链位于 线粒体 膜上。

6.根据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不同,可将其分为 聚光 色素和 作用中心 色素。

7.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是各种色素的物理性质,利用色素的最大吸收峰可以鉴定色素的 种类 和测定色素的 浓度 。

8.C4植物是在 叶肉 细胞中固定CO2,在 维管束鞘 细胞中将CO2还原为碳水化合物。 9.C4植物的Rubisco位于 维管束鞘 细胞中,而PEP羧化酶则位于 叶肉 细胞中。

10.在一定围,植物的光饱和点随CO2浓度的升高而 升高 ,CO2饱和点随光照增强而 升高 。 11.植物的光合产物中,淀粉是在 叶绿体和造粉体 中合成的,而蔗糖则是在 细胞质溶质 中合成的。 12.组成叶绿素的化学元素有 C、H、O、N、Mg ,植物缺乏 N、Mg、Fe 等元素时会表现出缺绿症。 13.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中,类囊体是由 单层膜 组成的,多个类囊体叠垛起来形成的结构称为 基粒 。 14.正常叶片的颜色主要由 叶绿素 和 类萝卜素 两类色素决定,秋天叶色变黄主要是 叶绿素 分解造成 类萝卜素 的颜色得以显现,而枫叶在秋天变红主要是叶片中合成了 花青素 。

15.光合作用过程由 原初反应 、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和 碳同化 三个环节组成。

16.一个光合作用单位由 200-250 个聚光色素分子和一个 作用中心 组成,光量子在聚光色素分子之间以 诱导共振 的式进行快速高效地传递。

17.光合作用中心由 作用中心色素、 原初电子受体 和 原初电子供体 三部分构成。

18.类囊体膜上存在两个光系统,其中光系统I位于 类囊体膜外侧,其主要功能是 将电子交给NADP使其还原 ;而光系统II则位于 类囊体膜侧 ,其主要功能是 促进水光解 。

19.在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过程中,由光能转化而来的 电 能经过电子传递过程贮存于类囊体膜上的H+浓度梯度中,而后由氢离子流动驱动 ATP合成 酶的变构效应合成含有活泼化学能的 ATP ,另有部分能量贮存于另一种高 Word 文档

.

能物质 NADPH 中,作为二氧化碳的还原剂。

20.依据电子传递式不同,光合磷酸化分为 环式光合磷酸化 和 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 两种。

三、是非判断题

( 错 ) 1.叶绿素之所以呈现绿色是因为叶绿素能够有效地吸收绿光。

( 错 ) 2.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O2可以来自H2O,也可以来自CO2。

( 错 ) 3.表观光合速率也称净光合速率,是指植物光合作用中单位时间实际同化CO2的量。 ( 错 ) 4.在植物光合作用的电子转移过程中,H2O是最终的电子供体,CO2是最终电子受体。

( 对 ) 5.在正常晴天条件下,玉米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为单峰曲线、小麦光合作用的日变化曲线为双峰曲线。 ( 对 ) 6、环式光合电子传递过程中,只有ATP的产生,没有NADPH形成。

( 错 ) 7.Calvin循环是在叶绿体间质中进行的,其固定CO2形成的第一个稳定性产物是PEP。

四、选择题

1.从化学反应的性质来说,光合作用属于 C 。

A.水解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裂解反应 2.光系统I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对光的最大吸收峰位于 D 。 A.680 nm B.520 mn C.430 nm D.700 nm 3.C4植物和CAM植物光合特征的共同点是 A 。

A.都能进行Calvin循环 B.叶肉细胞中Rubisco活性高 C.都能在维管束鞘细胞中还原CO2, D.在叶肉细胞中还原CO2 4.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作用中心色素分子的作用是将 B 。 A.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光能转变为电能 C.光能转变为化学能 D.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5.叶绿体色素主要分布在 A 。

A.类囊体膜上 B.类囊体空腔 C.间质中 D.叶绿体外被膜上 6.C4植物固定CO2的最初受体是 A 。

A.PEP B.RuBP C.PGA D.OAA 7.类萝卜素对光的吸收峰位于 A 。

A.440-450 nm B.540-550 nm C.680-700 nm D.725-730 nm 8.Calvin循环中,催化CO2固定的酶是 A 。

A.RuBP羧化酶 B.PEP羧化酶 C.苹果酸脱氢酶 D.IAA氧化酶 9.C4途径中,CO2的最初固定是发生在 A 。

A.叶肉细胞质中 B.叶肉细胞叶绿体中 C.维管束鞘细胞质中 D.维管束鞘叶绿体中

10.当环境中CO2浓度低到一定程度时,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释放的CO2相等,此时环境的CO2浓度称为 B 。

A.CO2饱和点 B.CO2补偿点 C.光补偿点 D.水合补偿点 11.在正常的自然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不高的限制因子是 D 。 A.水分 B.光照 C.温度 D.CO2浓度 12.植物处于光补偿点时 A 。 Word 文档

.

A.净光合速率为零 B.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C.真正光合速率为零 D.净光合速率最大 13.光合电子传递链位于细胞的 B 。

A.线粒体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液泡膜上 D.细胞质膜上 14.光呼吸的化学历程是 D 。

A.乙醛酸氧化途径 B.三羧酸循环 C.卡尔文循环 D.乙醇酸氧化途径 15.下列因素中对光呼吸影响最为显著的是 D 。

A.水分 B.温度 C.日照长度 D.CO2和O2浓度 16.叶绿体间质中,能够提高Rubisco活性的离子是 A 。 A.Mg2+ B.K+ C.Ca2+ D.Cl- 17.叶绿体间质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是 A 。

A.Rubisco B.PEP羧化酶 C.柠檬酸合成酶 D.丙酮酸脱氢酶 18.叶绿体光合色素中,只有 A 能够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类萝卜素 D.藻胆色素 19.C4途径中固定CO2的受体是 C 。

A.RuBP B.PGA C.PEP D.OAA E.IAA 20.光反应中不参与组成作用中心的成员是 C 。

A.原初电子受体 B.原初电子供体 C.聚光色素 D.作用中心色素分子 21.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有 A, B, D, E 。

A.叶绿素a B.叶绿素b C.花青素 D.叶黄素 E.萝卜素 22.植物光合碳同化途径有 A, B, E 。

A. C3途径 B.C4途径 C.EMP途径 D.PPP途径 E.CAM途径 23.光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A, B, C, D, E 。

A.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B.光能调控气开放 C.光是叶绿素形成的必要条件 D.光是叶绿体发育的必需条件 E.光影响着Rubisco的活性

24.证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存在有两个光系统的主要实验证据有 B, D 。

A.希尔反应 B.红降现象 C.荧光现象 D.双光增益效应 E.磷光现象 25.类萝卜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有 A, D 。 A.吸收传递光能 B.传递电子 C.发生光化学反应 D.保护叶绿素避免光氧化 E.促进叶绿素的光氧化 26.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最终产物有 B, E 。

A.NADH B.NADPH C.CO2 D.O2 E.ATP 27.参与光呼吸过程的细胞器有 A, B, C 。

A.叶绿体 B.过氧化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E.乙醛酸体 28.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包括 A, B, C 。

A.光能的吸收 B.光化学反应 C.光能的传递 D.ATP的形成 E.二氧化碳的同化 Word 文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