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完整练习题-答案

.

五、问答题

1.简述光合作用中“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相互关系。

答:光反应可以为暗反应提供足够的能量,以ATP和NADPH的形式供应给暗反应的生物化学反应使用。暗反应过程中,光反应过程中吸收转化而来的活泼化学能借助于二氧化碳的同化过程被固定于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可以被细胞直接利用、参与体生物化学反应的重要能量。

2.C4植物与C3植物在结构和生理上有区别?

答:(1)C4植物和C3植物结构上的区别:

C4植物:叶片维管束鞘薄壁细胞大,含叶绿体数目多,个体大,但无基粒或发育不全,维管束鞘外侧紧密联接一层成环状或近于环状排列的叶肉细胞,叶肉细胞叶绿体个体小,数目少,有基粒,维管束鞘薄壁细胞与围一层叶肉细胞之间有大量的胞间连丝相联系。

C3植物:维管束鞘薄壁细胞较少,不含或仅含很少叶绿体,维管束鞘围的叶肉细胞排列松散。 (2)C3和C4植物生理上的区别:

A. 两种CO2固定酶活性不同:RuBPCase:Km=450uM,PEPCase:Km=7uM PEPCase对CO2的亲合力比RuBPCase高60倍,利用CO2的效率很高。

B、CO2补偿点:C4植物CO2补偿点很低,称低补偿植物。C3植物补偿点很高,又称高补偿植物。

C、光呼吸: C3植物:光呼吸明显,损耗光合产物的25%-30%,C4植物:光呼吸很低,损耗光合产物的2-5%。

3.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影响?

答:(1)光强度:光强↑→光合作用↓,光氧化破坏膜或色素,在低、高温、干旱时这种破坏作用更重。 (2)光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光线中不同波长光的比例不同,不同植物适应光线中不同波长光而生长。

4.谓光呼吸?其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光呼吸指植物绿色组织细胞依赖光照,吸收O2放出CO2的过程。可能的生理作用包括: (1)消除乙醇酸毒害作用; (2)保护叶绿体免受光破坏;

(3)防止(减少)O2对光合作用中碳同化的抑制:

5.光合作用的原初反应、同化力的形成、CO2同化及淀粉和蔗糖的形成、光呼吸、C4途径在植物的哪些细胞和结构中进行的?

答:(1)原初反应在叶绿体中类囊体膜上进行;

(2)同化力的形成(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在类囊体膜上进行; (3)二氧化碳同化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4)淀粉在叶绿体和造粉体中合成,蔗糖在细胞质溶质中进行; (5)光呼吸在叶绿体、过氧化体、线粒体中进行; (6)C4途径在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中进行。

Word 文档

.

6.简述荧光产生的原因。

答:某化合物的分子在接受外界的能量输入后,原子核外的电子被激发,运动速度加快,由低能量轨道跃迁到高能量轨道。当电子再回到原来的低能量轨道的过程中,原来吸收的能量要以热和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能量就会产生荧光。

7.简述环境因素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

答: 简要叙述光、温度、水分、矿质元素、CO2和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Word 文档

.

第四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名词解释

1.有氧呼吸:指生活细胞在氧气参与下,将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放出CO2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2.能荷:指ATP-ADP-AMP系统中可利用的高能磷酸键的数量。

3.抗氰呼吸:由交替氧化酶从CoQ或Cytb处得到电子,并将电子交给分子氧的过程,该过程不受氰化物抑制,这种呼吸又称为抗氰呼吸。产能少、热量多。

4.呼吸商:植物组织在一定期时间放出CO2的摩尔数与吸收O2的摩尔数的比率

5.呼吸速率:指植物的单位鲜重、干重或单位原生质,在一定时间所放出的CO2体积或吸收的O2体积。

二、填空题

1.EMP途径中脱氢酶的辅酶是 NAD ,该酶位于细胞的 细胞质基质 中。

2.呼吸作用不仅为植物生命活动提供了 能量 ,而且还提供了 大量中间产物 。 3.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时呼吸商为 1 ,以脂肪为呼吸底物时其呼吸商 小于1 。 4.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辅酶是 NADP ,该酶位于细胞的 细胞质基质 中。

5.植物组织受伤后耗氧量显著增大,这部分呼吸称为 伤呼吸 ,这主要是由于 酚氧化 酶作用的结果。

三、判断题

( 错 ) 1.植物呼吸作用中所形成的ATP都是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的。

( 错 ) 2.抗氰呼吸中能放出较多的热量,这是因为这种呼吸能合成较多ATP的缘故。

( 对 ) 3.当植物的块茎、果实、叶片等切伤后,伤口处常常很快变成褐色,这是由于酚氧化酶作用的结果。 ( 错 ) 4.呼吸作用中,底物氧化所释放的能量转变为ATP分子中能量的百分数称为呼吸速率。 ( 错 ) 5.植物进行无氧呼吸时,由于没有氧气的吸收,故其呼吸商为零。 ( 对 ) 6.PPP受NADP+的调节,NADP+/NADPH比值小时,该途径受抑制。

四、选择题

1.植物体有多种末端氧化酶,其中最重要的末端氧化酶是 C 。

A.交替氧化酶 B.多酚氧化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抗坏血酸氧化酶 2.某种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时RQ为1,该物质是 C 。 A.蛋白质 B.脂肪 C.葡萄糖 D.柠檬酸 3.植物呼吸作用放出的CO2与吸收的O2的摩尔数之比称为 C 。 A.呼吸速率 B.呼吸强度 C.呼吸商 D.呼吸效率 4.植物的末端氧化酶中,对氰化物不敏感的是 A 。

A.交替氧化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多酚氧化酶 D.抗坏血酸氧化酶 5.PPP途径中,G-6-P脱氢及脱羧氧化分解产生 B 。 A. NADH B. NADPH C. F-6-P D.Ru-5-P 6.植物进行无氧呼吸时,通常产生 A 。

A.乙醇 B.CO2 C.丙酮酸 D.NADPH

五、问答题

Word 文档

.

1.植物呼吸作用有重要生理意义?

答:(1)呼吸作用生成大量ATP分子,为细胞代反应提供充足的能量。

(2)呼吸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中间形成大量的中间产物,为各种物质的相互转化提供沟通的途径。

2.植物受涝往往受害的原因是什么?

答:植物受涝之后,导致根系O2供应不足,形成无氧呼吸,长期无氧呼吸对植物造成三面损伤:(1)产生酒精,使胞

质中Pr变性; (2)产能少,为满足能量供应,增加了物质消耗量。(3)没有丙硐酸氧化,多中间产物缺乏,某些物质合成被迫中止。

第五章 植物的有机物代与运输

一、填空题

1.植物体有机物分配总的向是由 代源 到 代库 。分配的基本规则(特点)可归纳为 优先供应生长中心 、 就近

供应 和 同侧运输 。

2.研究表明, 硼 、 磷 和 钾 3种矿质元素可以促进植物体有机物质的运输。

3.植物胞间运输包括 共质体途径 、 质外体途径 ,器官间的长距离运输通过 韧皮部 。

4.有机物分配受着 供应能力 、 竞争能力 和 运输能力 三因素的影响,其中 供应能力 能力起着较重要作用。 5.当土温大于气温时,有利于光合产物向 基部 运输。 6.植物体有机物运输的主要形式是 蔗糖 。

7.韧皮部糖的装载途径主要是 质外体途径 和 共质体途径 。

8.有机物质运输动力来源于 运输途径两端的压力差 和 ATP分解释放的能量 。

9.单糖活化形式有 糖磷酸酯 和 糖核苷酸 两种。植物体最重要的贮藏多糖是 淀粉 。细胞最重要的双糖是 蔗糖 。

二、判断正误

( 错 ) 1.木质部中的无机营养只向基部运输,韧皮部中的有机营养却只向上运输。

( 错 ) 2.植物需要的每一种离子都是通过质膜上的离子通道吸收的。 ( 对 ) 3.所有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都是ATP分子的磷酸酯键。

( 对 ) 4.主动运输的两个突出特点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和需要提供能量。 ( 对 ) 5.植物体长距离运输时,一般是有机物质从高浓度区域转移到低浓度区域。

( 对 ) 6.昼夜温差大,可减少有机物质的呼吸消耗,促进同化物质向果实中运输,因而使瓜果的含糖量和禾谷类种

子的千粒重增加。

( 错 ) 7.筛管汁液干重90%以上是葡萄糖,但不含无机离子。

三、选择题

1. C 实验表明,韧皮部部具有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

A.环剥 B.伤流 C.蚜虫吻刺 D. 蒸腾

Word 文档

.

2.小麦叶绿体中输出的糖类主要是 A 。

A.磷酸丙糖 B.葡萄糖 C.果糖 D.蔗糖 3.植物体有机物质转移与运输的向是: C 。 A.只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向移动,而不能相反 B.既能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向移动,也能相反

C.长距离运输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向转移,短距离运输也可逆浓度向进行

四、简答题

1、简述韧皮部装载和卸出有机物的主要机理。

答:韧皮部装载和卸出都主要通过蔗糖-质子同向运输机制。在代源的位置,韧皮部细胞质膜上的质子泵将氢离子从细胞泵到细胞壁中;而后,蔗糖-质子同向运输蛋白将蔗糖和氢离子一起带入韧皮部筛管中。在有机物运输到代库的位置之后,通过蔗糖载体输出到细胞壁中,或者直接通过胞间连丝输出到代库的细胞。

2、简述有机物运输机理。

答:(1)压力流动学说:有机物在筛管中随液流的流动而移动,这种液流的流动是由输导系统两端的压力势差异引起的。主要容:叶片中光合作用生成大量溶质,叶中溶质↑,吸水↑,压力势增大;根中利用大量物质供给生长,根中溶质↓,放水,压力势减小,溶质流向根部。

(2)收缩蛋白学说:筛管分子中有一种由微纤丝相连的网状结构,微纤丝一端固定,一端游离于筛管细胞质,ATP可使微纤丝韧皮Pr收缩而引起微纤丝颤动,从而推动细胞质流动,在同一时间,一部分微纤丝向一个向收缩,另一部分向另一个向收缩,从而引起溶质向不同向流动。

Word 文档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