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模质量测试A卷
两个人的车站
①刘老师几次跑到镇上去,嘴皮子都快磨破了,反复陈述的恳求只有一个——继续保留山坳里的小学。尽管,学校只有他一名民办教师,还有那个名字叫孙龙,正在读四年级的学生。
②其实,刘老师心里也很清楚,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太差。两间破败的石屋教室透风漏雨,屋前不大一块空地坑坑洼洼,天一下雨便泥泞不堪,书桌、教具破旧匮乏,都是他或维修或仿制,自力更生才勉强维持着。如果只是硬件上的缺陷,还可以克服,关键是近些年来,村里的学龄儿童一个个被打工的父母带去外地,生源严重不足,上级也只能做出撤并小学的决定。
③刘老师的努力没有收到效果,学校真的保不住了。走在回村的路上,他的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几次就要落了下来。可他知道那不行,因为回去还要面对孙龙。
④不出所料,孙龙听后立即大哭起来。刘老师伸出手,轻轻替孩子擦去泪水,说:“你爸你妈都不在身边,奶奶年纪太大腿脚不便,今后每天上下学,就由老师骑摩托车送你。”至于接送的地点,他说也已经想好了,定在镇子西头大坡上,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下。
⑤孙龙一边哭,一边怯生生地问:“那您今后干什么?每天接我、送我,得耽误多少时间啊!” ⑥刘老师摇摇头苦笑:“反正我一时也没什么事,你只管好好念书。”
⑦经过这次简短的谈话,这世上便少了一所山坳里的小学,却多出来一个特殊的车站。这个车站,只.....有一辆破旧的摩托车,一位年近五旬的司机,以及一个不满十岁的小乘客。
⑧转入中心小学,孙龙常常显得心不在焉。一次数学课上,他双眼盯着教室外面大树上的鸟窝发呆,突然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而且是一道很难的计算题。新同学们窃窃私语,以为这个山里来的孩子非要挨罚不可。可谁知他挠挠后脑勺,想了想,居然答对了。
⑨期中考试孙龙在全班名列前茅,引得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大家所不知的是,每天刘老师接送他的路上,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遇到他有不懂的问题,就扯开嗓门一路讲解。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
⑩孙龙为刘老师忿忿不平。“老师,您教书比别人一点不差,”孙龙说 “为啥走下讲台呢?”刘老师呵呵地笑:“年龄大了,也不想再去费劲考教师资格证书。”
?每天黄昏降临之前,刘老师都会提前赶到大柳树下,蹲在地上一颗接一颗地吸烟,将目光投向孙龙走过来的方向。那个本就不大的人影起初只是很小的一个黑点,随着黑点变得越来越大,他的眼睛会眯缝起来,仿佛在欣赏自己的杰作。最后,孩子离自己只剩十几米了,他把烟凑到嘴边紧吸几口,烟头扔到地上踩碾两脚,接着开始发动摩托车,迎上前去。
?一日,孙龙把自己有一位特殊老师,以及两个人的车站的秘密告诉了学校。校方闻之大受感动,将刘老师的事迹层层上报,于是,他被请进校门做了一场报告。那天,在报告的最后,刘老师忍不住老生常谈,再次恳请教育主管部门恢复山坳里的小学。他说村里来年又要有几个学龄儿童,自己这辆破摩托车,实在载不了四、五个孩子……
1. 第⑩段的 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句号 ) B. :(冒号) C. ,(逗号) D. ;(分号)
2. 第⑦段中说“特殊的车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 按照文章的故事情节发展,完成下面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龙“告密”,刘老师要求保留山坳里的学校 4. 下列理解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旨在揭示山区教育落后、办学艰难而无力改善的心酸现状。 B.“学校办学条件差”除教室破漏、书桌破旧匮乏,还有生源少。 C.孙龙的“心不在焉”是因为他内心十分怀念山坳里的小学生活。 D.“欣赏自己的杰作”写出刘老师为成功地教育了孙龙感到得意。 5. 结合文中任意两处语句,简要分析刘老师的形象。(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分)C
2.(3分)它根本不是车站,只是刘老师和孙龙两个人约好的接送地点,但每天都准时准点,如同“车站”;“车站”里始终只有一老一少,一辆破旧的摩托
3.(6分)⑴学校被撤 ⑵建立特殊车站 ⑶孙龙学习名列前茅 4.(3分)B(3分) D(2分) C(1分)
5.(5分)(结合文中两处语句,2分;分析刘老师的形象,3分)
示例1:第①段写刘老师尽管是一名民办教师,几次跑到镇上去,反复恳求保留山坳里的小学,结尾再次写刘老师在受邀作报告的最后,再次恳请教育主管部门恢复山坳里的小学。由此可以看出,刘老师是一位心系山区教育,热爱孩子、关注孩子健康成长的好老师。
示例2:学校被撤后,刘老师在回村的路上,“泪水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几次就要落了下来。可他知道那不行,因为回去还要面对孙龙。”和孙龙讲定,每天接送他上下学,第⑥段写道:“反正我一时也没什么事,你只管好好念书。”写出了刘老师一心为了孩子,热爱孩子,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给予他们热忱和帮助。 示例3:第⑨段写道:“每天刘老师接送他的路上,都会仔细询问当天的课程,遇到他有不懂的问题,就扯开嗓门一路讲解。有那么两回,刘老师索性停下摩托车,从路边随手抄起一个小树棍来,在黄土地上写写画画,直到他完全明白为止。”表现了刘老师做事负责认真、非常关注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2
二、一模质量测试B卷
我的好弟弟
①我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山村,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弟弟。有一次,我为了买女孩子都有的花手绢,偷偷拿了父亲抽屉里五毛钱。父亲当天就发现钱少了,就让我们跪在墙边,拿着一根竹竿,要我们承认到底是谁偷的。我被当时的情景吓傻了,低着头不敢说话。父亲见我们都不承认,说那就两个人一起打,说完就扬起手里的竹竿,忽然弟弟抓住父亲的手大声说:“爸,是我偷的,不是姐,你打我吧。”父亲手里的竹竿便无情地落在弟弟的背上、肩上。
②当天晚上,我和母亲搂着满是伤痕的弟弟。弟弟一滴眼泪都没掉。半夜里,我突然嚎啕大哭。弟弟用小手捂住我的嘴说:“姐,你别哭,反正我已挨完打了。”我一直在恨自己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事过许多年,弟弟替我挡竹竿的样子,我仍然记忆犹新…… ③那一年,弟弟8岁,我11岁。
④弟弟中学毕业那年,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同时我也接到了省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天晚上,父亲蹲在院子里一袋一袋地抽着旱烟,嘴里还叨咕着:“俩娃都这么争气,真争气……”母亲偷偷地抹着眼泪说:“争气有啥用啊,拿啥供啊?”弟弟走到父亲的面前说:“爸,我不想念了,反正也念够了。”父亲说:“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我就砸锅卖铁也要把你们姐弟俩供出来。”说完转身出去挨家借钱。我对弟弟说:“你得念下去,男娃不念书就一辈子走不出这穷山沟了。”弟弟看着我,不说话。没有想到第二天还没亮,弟弟就偷偷带着几件破衣服走了。在我枕枕边留下一张纸条:“姐,你别愁了,考上大学不容易,我出去打工供你。”我趴在炕上失声痛哭…… ⑤那一年,弟弟17岁,我20岁。
⑥我用父亲满村子借的钱和弟弟在工地里搬水泥挣的钱,终于读到了大三。一天我正在寝室里看书,同学跑进来喊我:“梅子,有个老乡在找你。”怎么会有老乡找我呢?我走出去,远远看见弟弟,他满身是水泥和沙子的工作服等我。我说:“你怎么和我的同学说你是我老乡啊?”他笑着说:“你看我穿成这样,说是你弟,你同学还不笑话你?”我鼻子一酸,眼泪就落了下来。我给弟弟拍打身上的尘土,哽咽着说:“你本来是我弟,这辈子不管你穿成啥样,我都不怕别人笑话。”他从兜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用手绢包着的蝴蝶发夹,在我头上比量着,说:“我看城里的姑娘都戴这个,就给你也买了一个。”我再也没有忍住,在大街上就抱着弟弟哭起来。
⑦那一年,弟弟20岁,我23岁。
⑧我第一次与男朋友回家,看到家里掉了多年的玻璃安上了,屋子里也收拾得一尘不染。男朋友走了以后我问母亲:“妈,咋把家里收拾得这么干净啊?”母亲老了,笑起来脸上像一朵菊花,说:“这是你弟提早回来收拾的,你看他手上的口子没?是安玻璃时划的。”我走进弟弟的小屋,看到弟弟日渐消瘦的脸,心里很难过。他笑着说,你第一次带男朋友回家,还是城里的大学生,不能让人家笑话咱。我给他的伤口上药,问他:“疼不疼”?他说:“不疼。我在工地上石头把脚砸得肿得穿不了鞋,还干活儿呢……”说到一半就把嘴闭上不说了。我把脸转过去,哭了出来。 ⑨那一年,弟弟23岁,我26岁。
⑩我结婚以后,住在城里,丈夫升任厂里的厂长,我和他商量把弟弟调上来管修理部。没想到弟弟不肯,执意做了一名修理工。一次弟弟修理电线,摔下来住进了医院。我和丈夫去看他。我抚着他打着石膏的脚埋怨他:“早让你当干部你不干,现在……摔成这样。要是不当工人能让你去干那活儿吗?”他一脸严肃地说:“你怎么不替我姐夫着想呢?他刚上任不久,给他造成啥影响啊?”丈夫感动得热泪盈眶。
?那一年,弟弟26岁,我29岁。
1. 把第⑥段画线句改成陈述句: 。(2分) 2.根据故事情节,完成下面的表格: (8分)
时 间 弟弟8岁那年 弟弟17岁那年 弟弟20岁那年 弟弟23岁那年
事 情 我拿了家里5毛钱,弟弟替我顶罪,自己挨父亲抽打 (1) (2) 我男朋友要到我家,弟弟回家收拾屋子,手被玻璃划伤 3
弟弟的品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