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三组:纸币出现:(1)原因:商贸的繁荣也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但长期以来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2)时期、地点、名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交子。(3)地位: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南宋货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出现“会子”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蒙古的统一: 1206年,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政权(蒙古国),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元朝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号为元,定都大都(北京)。 接受“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3.元朝的统一:

A、第一阶段(蒙古):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蒙古灭金。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B、第二阶段(元朝):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消灭南宋残部,实现统一。

陆秀夫、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大臣。

C、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成吉思汗 忽必烈 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从分裂割据到大统一的朝代:秦朝、隋朝、元朝)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1、元朝的疆域:历史上最辽阔的。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 2、行省制度的建立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工、刑、礼、户、吏、兵;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把山东、山西、河北称“腹里”,直属中书省,设立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2、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

(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 繁华的都市生活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戏剧表演的主要表演形式是杂剧。兴起于宋代兴盛于元代。

传统节日如:春节(古代叫元旦)、元宵节、中秋、端午节在宋代都有了。

第6页

2、 文学的发展

宋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宋词,杰出的代表是苏轼(北宋)、李清照(两宋之交)和辛弃疾(南宋)。

元代的文学形式主要是元曲,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另外还有王实甫(西厢记)。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3、史学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为“史学两司马”。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广泛使用,是这一时期科技的重大成就。▲▲▲ 1、造纸术

①西汉早期出现麻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②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蔡侯纸”)。

③意义: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

2、印刷术:

①雕版印刷术: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刷术。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到元代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③意义: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知识传播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3、指南针

①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石制成“司南”,这是最早的定向工具。

②北宋时,人们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③意义: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新大陆和进行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4、火药

①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②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元朝发明了火铳。 ③意义:火药的发明和西传,改变了作战方式及火器制造,推动了欧洲的社会变革。为经济军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5、历史意义(四大发明整体的意义):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代表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6、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2)海路: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

第7页

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3)影响:①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②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和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是明清时期时代特征。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他就是明太祖。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

1、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军事上: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5、思想上: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考试的内容: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考试的形式:严格规定,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八股取士的影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摧残人才,阻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三、明朝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明朝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最为著名)。

3、商业

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晋商、徽商。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明代对外关系两件大事: 交往:郑和下西洋 冲突:戚继光抗抗倭 一、明朝的对外开放和交流:郑和下西洋▲▲▲ (1)目的: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主要目的)。B、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西洋:明朝时期,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叫做西洋) (2)条件:①明朝前期,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当时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船上配备有航海图和罗盘针。③明朝政府的支持;④郑和本人的勇敢、不怕困难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等。

第8页

(3)概况:时间:1405~1433年;次数:七次;经过:郑和的船队从刘家港出发,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泉州灵山圣墓内的郑和行香碑上,记载了郑和第五次航行前来此处行香的史实。) (4)意义: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明朝的对外冲突:戚继光抗倭▲▲▲

(1)倭寇:明朝初年,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进行掠夺和骚扰,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2)概况:16世纪中期,戚继光奉命抗倭,组建“戚家军”。“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前往福建、广东配合当地明军剿灭倭寇,东南沿海倭患基本平息。

(3)性质: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4)意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明朝的科技名著

1、李时珍: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自问世后陆续被翻译为多种文字。

2、宋应星:科技巨著《天工开物》,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具有的先进科学水平技术,问世后被陆续翻译为多种文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徐光启:农业著作《农政全书》,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等大类,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明朝的著名建筑 1、明长城

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起止地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作用:①军事上:提高了整体防御功能。 ②经济上:促进北方经济发展。

③政治上: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明代的长成城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看到的长成城主要是明长城。

比较(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一万多华里,秦长城是为了防御匈奴进攻修建的) 意义:它已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和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北京城

明清两朝的都城。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又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是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明朝的小说和戏剧 1、明朝的小说

第9页

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书房刊刻和印刷业发展。

A、《三国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描写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军阀割据战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思想性: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贪婪残暴和军阀混战带来的灾难。

B、《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 思想性: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塑造了农民起义的英雄好汉形象,鼓舞农民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剥削。

C、《西游记》:明代中期,吴承恩,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歌颂了孙悟空的正义精神和反抗精神。 思想性: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反映了人们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体现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者、敢于斗争的精神。

2、明代书画、戏剧

明朝时期,出现了书法名家董其昌、绘画名家徐渭。 最著名的剧作家:汤显祖,代表作《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1、明朝后期的腐败

政治腐败,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2、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建立政权,国号大顺,以作号召。

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1368年-1644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3、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1636改国号为清。

镇守山海关吴三桂降清,引清兵人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退回北京,最后失败。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 一、收复台湾和加强对台湾的管理(东南) ▲▲▲

1、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2年(清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1683年清军攻入台湾,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2、1684年(康熙时)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3、结合史实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①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 ②隋唐时,称台湾为流求,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③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

④清朝时,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政府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第10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