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力与机械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2)理解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能从现实生活中感受杠杆,理解力臂,会画有关杠杆受力的力臂。 (4)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并会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5)知道定、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及作用,会组装滑轮组。 (6)能联系实际体会简单机械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学会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知识,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滑轮及滑轮组省力情况,会画滑轮组的装配图,设计滑轮组。

难点:正确画好力臂,确定滑轮组省力情况,设计滑轮组。 三、知识梳理 弹力 力 重力 摩擦绕固定轴转动的硬棒叫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力 杠杆?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和 机 械

简单机轮轴:是连续旋转的杠杆,使用轮轴时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一半的力,不改变力的方向。??滑轮?滑轮组: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即能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作?1?用在滑轮组上的动力F?(G物?G动)n??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S?n?h,其中n表示承受重物的绳子段数,h???物体上升高度四、教学课时:三课时

械 第一课时

一、基础练习

1、不计空气的作用,乒乓球从桌面弹起后,在空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不计阻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方向是竖直向下。

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与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在接触间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二、复习内容

1、弹力: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拉弹簧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理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 2、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

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3、重力:最常见的一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4、摩擦力: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

3、摩擦力的方向:

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⑴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

⑵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⑶ 课本P56图12、3-2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比较甲、乙图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甲、丙图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 三、教学过程

例1 (南通市分析以下摩擦,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写字时,手与笔之间的摩擦 B.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 C.骑车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 D.皮带传动时,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 例2 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空中下落得越来越快,是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C.小孩从滑梯上自行下滑,是因为他受到惯性的作用

D.书本静止在课桌上,是因为书本的重力与书本对桌面的压力平

例3 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3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A、40N B、30N

C、10N D、70N

例4 赵强同学学了物理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瓶盖的侧面都做有密集的竖条纹,如图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A.坚固耐用

B.增大粗粒程度,从而增大摩擦,便于旋开和旋紧 C.便于运输 D.节约材

例5 一木块在外力作用下沿水平木板向右匀速运动(如图11),用示意图表示木块所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