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后感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后感

对于每一个具有一定哲学素养的人们来说,关于这本《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书定将有所耳闻吧!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性的观点。全书共分为两卷: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批判当时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费尔巴哈》是这部著作第一卷的第一章。它概括了全书的基本观点,是整部著作的导论。而现在我将告诉大家我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后感

首先我想谈谈我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产生的原因的个人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有一定的历史条件的。在那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一个十分黑暗的时期,在大批邪恶大资本家的疯狂压迫下,大量无产阶级运动的开始兴起,资本家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由此爆发了大规模的革命和冲突。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进行革命实践和总结革命经验之下产生的一项重要成果。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主要是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并通过大量的论证得出了本章的主要观点——唯物史观并真正做了经典的表述。马克思紧紧地围绕着“实践”这个中心,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而费尔巴哈由于不理解实践的概念和意义,因此他的人本主义唯物主义思想是直观的、非实践的,这导致他在社会历史领域无法摆脱唯心论的巢臼,得出一些背离客观事实和真理的结论。马克思正是对费尔巴哈进行了扬弃,提出了旧唯物主义是没有把事物、现实等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是一致的,都是实践;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从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

而实践是最广义的,它涵盖了“社会化了的人类”的一切活动,包括自然人体对周围环境的作用以及环境对人的作用,以及人的思维。实践本身就代表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人的一切活动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可以作为一个外在因素而作用于他人,而同时又是具有主观能动性,有特殊的感性和情感,因此,人的客观真理性仍然需要通过来实践证明。马克思很明确地写到:“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真理作为人的思维的经验性的东西是要靠实践来证明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可视为实践,实践乃是唯一的存在或者实在。实践即是存在,实践之外别无存在,实践决不是停留在书本和理论上的夸夸其谈,并不是如青年黑格尔派在思辨哲学上的纠缠不清。同时也给我们揭露了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的本质,告诉我们青年黑格尔派从来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并且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一样,都把观念的东西当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决定者和创造者。青年黑格尔派和老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实质是一样的。青年黑格尔派完全脱离现实,在“纯粹的思想领域”中活动。总之,青年黑格尔派错误的根源,在于:“这些哲学家没有一个想到要提出关于德国哲学和德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关于他们所作的批判和他们自身的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我得知,认识一切事物的本质要从实践开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并不是用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强加于客观的事实。而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它告诉我们不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之中,我们要走出社会睁眼看世界。才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