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品味揣摩孙权、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之前学过王安石的一篇文章《伤仲永》,在文中作者阐述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后天成才的三国名将——吕蒙。
二、整体感知
1.播放【影音资源】《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了解作者作品。
2.播放【影视课文】,同桌合作根据工具书和注释疏通字词,翻译全文。 积累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字词。 (1)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2)文言实词
权谓吕蒙曰 谓:告诉 自以为大有所益 益:好处 (3)文言虚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耳,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罢了”。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4)一词多义
见 见往事耳 (知道,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
孤岂欲卿为治经博士邪 (做) 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对,向) (5)古今异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独 博士 古义:当时专营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 古义:只,仅仅 今义:转折连词,但是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三、研读探究
1.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从劝解的过程来看,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怎样的人? 2.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什么?
3.阅读全文,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交流明确
1.首先,孙权告诉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句话既表现出了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包含有居高临下的王者威严。孙权审时度势,不要求吕蒙做“治经为博士”,而是要求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用自己在学习中的实际经验劝解吕蒙:“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拿自己当例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环环劝解。他可以和部将就学习这样的话题进行交谈。由此可知,孙权平易近人。他对部将要求严格,为提高战将吕蒙的指挥艺术而谆谆教导。
可参考【微教案】《对话描写》。
2.课文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就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华谋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可参考【微教案】《学习本文的收获》。
3.我从吕蒙身上学到了只要愿意学,就一定能挤出时间来学习,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我从孙权身上学到了,不论权力有多大,要想别人接受你的建议,就要像朋友一样真诚地劝说。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坦诚,是让他人接受你的先决条件。
我从鲁肃身上学到了要学会赞赏他人的成功,在这样的鼓励下,他人会进步得更快。不吝惜对他人的夸赞也是一种美德。
四、写作特色
本文主要运用对话,刻画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言简意丰、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孙权、吕蒙、鲁肃三人说话时的神态、口吻和心理。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
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善于劝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不失人主的身份。
可参考【微课堂】《对话描写》。 五、拓展作业
1.播放【影音资源】《课文解读》,总结全文。
2.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了解到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会学有所成,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并进行整理背诵。
六、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孙权 吕蒙 劝学(恳切) ——辞学 吴下阿蒙 又劝(关心) —— 就学 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