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金榜】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通关高效演练 2.7.2专题七 作文升格的五个角度 Word版含答案

高效演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为作文拟定一个点题的题目。

有资料介绍说,在美国,当小孩不吃饭的时候,母亲常常这样逗孩子:“赶快吃!你再不吃小心中国人都来抢光了!”的确,在中国文化和现实境况中,不少人的行动原则,就是抢先得到实际的好处和利益。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一些人时时处处都不择手段地“抢”,把我们的社会变成一个越来越崇尚“抢”的世界:在交通路口,我们看到了抢着闯红灯的行人、自行车和汽车;在凡是需要排队的地方——无论是物质领域还是精神领域,我们总能看到试图或已经“加塞儿”的人??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围绕“抢”这一社会现象,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拟题: 【写作提示】文章可以正向立意,指出“抢”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不甘示弱、奋勇争先的精神;亦可反向立意,批评我们(一个民族)特别喜欢“抢”的心态,指出这种“抢”其实反映出的是我们(民族)素养上的一种缺陷,等等,给人们(民族)下一剂猛药,唤醒一味盲目去“抢”的人们(民族)。也可辩证立意,既肯定“抢”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指出“抢”的不足。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些学生谈自己对“抢”的一种富有个性色彩的感悟,如面对“抢”或在“抢”的过程中的一种迷惘,也是符合题意的。根据以上立意拟题。

答案:为 “抢”消得人憔悴;莫争抢,请守望;三思而后抢;也论“抢来主义”;“抢”之文化,应该缓行。

2.(2015·济宁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为下面的文章写一开头,要求开宗明义,篇首点题。 历史学家钱穆在一道观中看到一位老道士正在清除庭院中一棵枯死的松柏。

钱穆好奇地问:“挖掉之后要补种一棵什么树呢?”道士说:“夹竹桃。”钱穆大为惊异:“为什么不再种松柏,要种夹竹桃呢?”老道说:“松柏树长大,我看不到了;夹竹桃明年就开花,我还看得到。”

钱穆先生听了,大为感叹:“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年的开山祖师,为何种的是松柏而不是夹竹桃呢?”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下面是一位考生的题为“不可鼠目寸光”的作文片段,缺少开头,请结合考生行文的思路,补写出这一内容。

开头: 有一位年轻人乐于助人,心地善良,经常到敬老院陪老爷爷、老奶奶聊天。就像他去世的奶奶小时候逗他一样。过了半年,他的最要好的奶奶因心脏病过世了,令他惊讶的是这位老奶奶将她全部的财产都留给了他,因为老奶奶没有子女,他一下子得到这么多钱有些不知所措。有人问他用这些钱干什么。他没有回答,别人劝他把工作辞了,买套大房子,天天去商场消费??他笑一笑走了。多年以后,全市最好的敬老院在一个慈善机构的帮助下落成了,落成典礼上该年轻人走上台说“感谢当年的老奶奶的信任和寄托”,他将这些钱用在关爱老人、建福利院、为老人免费看病、住房优惠等多方面,这些年他过得很踏实,快乐地帮助了那么多的老人,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终。

实践证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贪婪自私,应该乐善好施,积极向上,才能确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长久和谐与安定。

??

【写作提示】要结合标题和考生呈现的内容,尤其是文中的“实践证明”一段来补写开头;写作时要开宗明义,篇首点题。

答案(示例):一个道观的老道士清除了庭院内一棵枯死的松柏,却为了自己能看到花开而种了活不长的夹竹桃,这不但说明了老道士的自私,更嘲讽了没有远见的人的一种无知。只有计划长远,不顾眼下的小利才能走得更长远,更能可持续发展。

3.(2015·辽宁省实验中学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位年轻的猎手,他的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苦恼的他找一位长者求教。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往往是很困难的。但我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正在栖息的雁群闻讯后纷纷出逃,但没发现什么,便又飞回原地。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雁奴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芦苇地,雁奴虽然发现了但也懒得再管,年轻人举枪??

下面是一考生根据上述材料而完成的作文片段,缺少文章的结尾,请补出这一内容,要求卒章显志,结尾点题。

做人原则底线不能丢

雁奴尽责地为伙伴们示警,却没有预想到,它的善意和尽责,被同伴误解,因而遭到同伴的攻击而伤痕累累。所以,当真正的危险来临时,雁奴不再示警。我们可以预见,这群大雁的悲惨结局。而这一切惨状的发生,都是缘于大雁们对雁奴的不信任与伤害。可见,别伤害你应该信任的伙伴,否则那会带来灭顶之灾啊!

伤害,是玩伴必须避免的利剑。“爱太深,容易看见伤痕;情太真,所以难舍难分??”至亲之人,伤之至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与亲近的人相处时更易有情绪波动。一个人,可能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多般忍让,却在家里“大吼大叫”。这并不一定是他不孝,而是一种信赖,一种对对方不会离开自己的笃信。但这并不是对的,再亲近的人也不会永远忍让你,再亲近的关系,也需要精心呵护。玩伴亦这样。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肆意而为,就可能伤害到你的伙伴,从而使他远离你,甚至反过来伤害你。因此,对于伤害这把双刃剑,朋友要避开。

思考,需要换位才能避免伤害。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为了博美人一笑,终究失了天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不管你是什么人,做事之前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诸侯信任并忠诚于周幽王,也是幽王值得信任的下属,却因为幽王的一一戏弄破坏了他们之间的信任。周幽王伤害了诸侯,诸侯也就抛弃了幽王。如果,幽王当初不曾为博美人一笑而戏弄诸侯,是否会将周朝断送在自己的手中?历史就是历史,它没有假如。所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经常换位思考,以避免伤害信任的伙伴,造成自食恶果,孤家寡人的后果。

理解,信任架起合作共赢桥梁。一个作曲家,如果无法信任他的伙伴,就可能无法静心创作和演出;一个杂技演员,如果不信任伙伴,就可能无法练习完成动作,进行盛大高难的表演;一个公司,如果无法信任伙伴,就可能无法坦诚合作,占领市场,进而甚至会背后互相算计,两败俱伤。理解是伙伴之间互信的基础和桥梁,避免不信造成的伤害。而伙伴,是可以依靠和信赖的朋友,可以倾诉和坦诚交往的对象。如果,你先理解别人,诚信对人,那么别人也能够信任和依赖你,这样彼此互相信任,进而共同搭建起成功的平台。 结尾: 【写作提示】首先要分析考生的作文片段:①文章题目“做人原则底线不能丢”,直接揭示材料和文章的中心,态度坚定,旗帜鲜明。②首段运用材料,揭示恶果造成的原因,引出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