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模式之我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模式之我见

作者:吴善领

来源:《科教导刊》2010年第16期

摘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新时代的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三种模式:建立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一视同仁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综合实践、问题研究中进行对话与合作,建立对话合作的师生关系,最后是建立期待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师生关系 和谐 民主平等 对话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A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平等﹑民主﹑合作的状态,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定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即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①它的核心是师生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形成师生至爱的﹑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它应该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② 1 民主平等型师生关系

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是确认师生在政治上﹑人格上和真理面前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③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信仰和兴趣爱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与人相互承认和理解的关系。对教师而言,怎样做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呢? 1.1 理解学生

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师生关系上的一些裂痕,常常是因为彼此之间缺乏理解造成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发现一个学生故意让旁边的同学抄造句,便在全班同学面前严厉地批评了他,说他这样做是害了那个同学,挨批评的同学当然很不服气。下课后,主动找到老师说:“我知道让他抄我造的句子不好,可是他说看看我怎么做的,我想让他看看也没什么不对。”听学生一说,教师意识到自己调查了解不够,没有完全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就批评他是不对的。于是便诚恳地做了自我批评,及时解决了出现的矛盾。学生认为同学参考一下自己的作业“没什么”,教师却把这类事情看得很严重,这就是认识上的差异。诸如此类事件,师生双方如果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2 平等对待

这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④教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贴近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眼里看着每一个学生,心里想着每一位学生,爱心惠及每一位学生,以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多倾听学生的呼声,常听取学生的建议,并不断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 对话合作型师生关系

我们认为师生之间的教育交往的主要形式是对话,通过对话形成真正的沟通和交流,形成真正的相互作用。⑤只有在这种对话合作的关系下,学生才会感到自己是与教师合作的伙伴。 2.1 在对话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即师生之间有关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语言谈话。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敞开自己的心扉,接受对方所提供的信息或建议,彼此获得理解和沟通。在对话中还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指导学习,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2 在合作方面

(1)实践活动合作。在课内和课外的各种活动中,教师只是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才是执行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向学生提供可供选择的活动方案,帮助协调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必要时,教师应参与其中,手把手的教学生,给学生做示范。师生共同完成整个活动,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生字词时,常常在卡片上写上生字词,让同学们读,以便牢记这些生字词。读的方法很多,教师往往会采取开火车的方法来读。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听不太懂老师说的规则和方法。这时教师就要亲自的示范一下,学生明白了做法,觉得很有趣,一下子就有兴致了,纷纷举手要求参与这个活动。这种师生合作的活动,气氛融洽和谐,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问题研究合作。包括课内和课外两种问题研究合作。课内问题研究时,教师主要是调动学生研究问题、探讨问题的兴趣;提供可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学生不懂的时候,提供必要的提示、启发;学生为解决问题发生争执的时候,教师应该提供意见或建议。课外问题研究时,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确定课题的研究方向,提供必要的研究资料,提示学生运用已学的方法,举一反三,以便很好地解决课外问题。 3 期待型师生关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期待型师生关系是一种因教师对学生含有某种期待而影响学生的学业和行为的师生关系。⑥教师要把积极的期待有意无意的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向期待,从而产生师生情感的共鸣。

对学生提出期待有三种方法:

(1)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信仰等最基本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学生的个性、潜质等,以便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出期待。比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性格上也有各自的特点。在实习期间,我所实习的那个班有个女孩,性格比较外向。第一次见到我时,她就很热情的说:“老师,您请坐。”一下子我就注意到她了,并记住她的名字。此后的一个星期,我还发现她写的字很工整,很漂亮。我觉得她在书法和朗诵方面很有天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有意培养她这两方面的天赋。上课时,经常让她读课文,久而久之她朗读的非常流利,非常有感情。班上的同学也都说她读得最好。我在课上也表扬她,同时又告诉她,希望下次读得更好。同样我也经常夸她作业写的工整、漂亮,希望一次比一次写得好。就这样,我一次又一次的对她提出了期待的要求。她也有动力完成我对她的期待。

(2)教师在了解学生某方面的缺陷、弱点、不足之后,会对学生提出改正缺点,弥补不足的期待。假如老师没有及时地指出学生的不足和缺点,也就是没有向学生提出改正缺点的期待。而其他学生也被老师诱导,错误的认为那位同学没有缺点,以至这位同学不能及时改正错误,甚至相当长的时间都不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缺点和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些同学会慢慢地发现了这位同学的不足和缺点,从而在背后议论,讽刺这位同学。后来被老师知道了,但由于种种原因,老师没能及时地告诉这位同学。久而久之,这位同学自己明白了同学们嘲笑他的原因。同时,他也清楚老师也是知道他这个缺点的,但没有告诉他。这样,这位同学就把所有的怨气和憎恨转移到老师身上,从而造成师生关系的破裂,妨碍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首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不对学生提出改正缺点,弥补不足的期待,就不能使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提高自己从而全面健康的发展,师生关系就会产生裂痕,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

(3)在学生已取得成绩、进步的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期待。教师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越学越有劲,取得好成绩。此时,教师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期待,会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要正确建立这种期待型师生关系,我们还应该注意: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应当客观公开,避免因为主观偏见而产生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立和抵触。教师应该给学生以积极的期待,从而使学生的学业与行为产生良性循环,避免期待过高和脱离现实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在这种对话合作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共同探究新知识,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教师放下领导者、组织者的架子,成了学生的合作伙伴,从而形成气氛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对提高教学效果有明显的帮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