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营造技术试题三答案 (2)

森林营造技术试题(三) 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名词解释:10%

1、森林立地:指某一森林地段上的植被与其环境的总和,包括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

2、乡土树种:就是在当地有自然分布或经过长期种植,已经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并且生长良好、经济价值较高,无严重病虫害的树种。

3、林分结构:指组成林分的林木群体各组成成分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即组成林分的树种、比例、密度、配置、林层、根系等在时间和空间上一定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状况。 4、农林复合经营:农用林业、混农林业、农林业,指于同一土地上,在空间位置与时间顺序上,将多年生木本植物与农作物和家畜动物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所有土地利用系统的集合。

5、造林成活率:造林成活率是指造林后单位面积成活株数与造林总株数之比,合格的标准为造林成活率要达85%(含85%)以上。 二、填空题20%(每空格0.5分)

1、《森林营造技术》课程具有综合性强 、 实践性强 、 专业性强 、 区域性强 的特点。 2、人工林中商品林指 用材林 、 经济林 、 薪炭林 ,生态公益林指 防护林 、 特用林 。

3、树种选择的原则是 经济学原则 、 生态学原则 、 林学原则 、 可行性原则 。 4、在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 大 、直径生长越 小 。 5、行状配置有 长方形 、 正方形 、 正三角形 、 品字形 配置四种类型。 6、种间关系的表现形式有 有利(互助、促进) 、 有害(竞争、抑制) 两种形式。 7、混交方法有 株间混交 、 行间混交 、 带状混交 、 块状混交、 星状混交等 。 8、四旁地指的是 路旁 、 村旁 、 宅旁 、 水旁 。

9、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据林种(经营目的)确定 、 据树种特性确定 、 据立地条件确定 、 据经营条件确定 、 据经济条件确定 。

10、水平结构主要由 造林密度 、 种植点配置 要素决定。

11、农林复合经营系统的基本特征是 复合性 、系统性、 集约性 、 等级性 。 三、选择题15%(每题1分,把正确答案代码填写在横线上)

1、在林分生长过程中,对五大生活因子起再分配作用的立地因子是 d. 。 a. 降水量 b. 土壤理化性质 c. 地质地貌 d. 地形

2、判定地位级的方法是 d. 。

a.分析土壤肥力 b.比较林木粗度 c.比较蓄积量 d.比较林木高度 3、下列适合于薪炭林树种选择的要求 c. 。

a.早实高产性 b.速生丰产优质性 c.生长迅速萌芽力强 d.根系发达落叶丰富 4、马尾松是 c. 。

a.喜肥树种 b.中性树种 c.耐瘠树种 d.耐荫树种 5、在江河上游集水区,以涵养水源为主要目的营造的森林称 b 。 a.水土保持林 b.水源涵养林 c.防风固沙林 d.农田防护林 6、混交林中不同树种种间是一种____ b._ _。

a.互助关系 b.生态关系 c.偏利关系 d.共生关系 7、杉木造林时要求苗木不反山是指_____ b _。 a.苗梢朝上坡 b.苗梢朝下坡 c.苗梢直立

8、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采取人工栽培恢复森林的方法称___ a_____。 a.人工更新 b.人工造林 c.人促更新 d.天然更新 9、针叶林下多为酸性土壤,可适当施什么肥___ c______。 a.氮 b.磷 c.钾 d. 钙 10、需要补植造林的幼林地造林成活率范围是___ a ______。 a. 40-85% b.≤40% c.≥85%

11、在人工林的培育过程中,对处于幼林郁闭前阶段的林分应采用__ d____管理措施。 a.促进栽植苗木的成活 b.抚育采伐 c.施肥及松土除草 d.以上a、b 、c

12、造林采用样地法检查成活率,成片造林面积为10公顷,样地面积应占造林面积_ b 。 a.4% b.3% c.2% d.1%

13、人工幼林的土壤管理措施中, a 是最主要的一项工作。 a.松土除草 b.灌溉与排水 c.施肥 d.林农间作 14、最常用的造林方法是__ b _______。

a.播种造林 b.植苗造林 c.分殖造林 d.扦条造林

15、下列混交方法中哪些是适用于矛盾较大,初期生长速度悬殊的主要混交类型_ d _____。 a.株间混交 b.行间混交 c.带状混交 d.星状混交 四、判断题10%[在题后()是对的打“√”,错的打“×”]

1、林地上林木的上层树高称为立地指数。 ( × ) 2、薪炭林与煤炭石油相比,是一种污染少、无限量、能再生的能源。 ( √ ) 3、两个配合和谐的树种混交时,其种间各生长阶段变化少,没有矛盾。 ( × ) 4、伴生树种的树高不能超过主要树种。 ( × )

5、沙地造林,最好提前整地。 ( × ) 6、立地条件好,林木生长快,造林密度宜大。 ( × ) 7、单纯林比混交林能充分利用林地的立地条件。 ( × ) 8、水土保持林属于特种用途林。 ( × ) 9、决定树种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 × )

10、播种造林技术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适宜在任何造林地采用。 ( × )

五、思考题33%

1、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地适树的标准。6%

答:用材林适地适树的一般标准应达到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生长稳定;其数量化标准有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等。不同树种,不同立地其数量化标准不同,应据实际情况确定。

2、什么是合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怎样调控合理密度?6%

答: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森林培育过程中首先可据林种(经营目的)、树种特性 、立地条件、经营条件 、经济条件等具体情况科学设计和确定造林密度,在初植密度确定的前提下,根据林分生长的不同年龄阶段采用抚育措施科学调节各生长发育阶段的林分密度,使林分始终有一个合理密度,确保单株个体生长发育健壮,而群体数量最大。

3、为什么说春季是最好的造林季节?春季造林为什么宜早春造林?8%

答:(1)环境条件:这时气温回升,土温增高,土壤湿润有利于苗木生根发芽,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期长。(2)种子生理:早春苗木地上部分还未生长,而根系已开始活动,所以早栽的苗木早扎根后发芽,蒸腾小,易成活。所以说春季是最佳造林季节,而春季造林为了延长植物生长期,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强其生长势,宜早春造林。

4、以造林施工作业设计实习为例,叙述怎样正确选择设计造林树种?8%

答:造林树种选择应遵循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可行性的基本原则。因此应在立地条件划分的基础之上,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不同立地上的适生树种;其次比较培育目标,确定主要造林树种;再次根据种苗来源,栽培技术等因素,最后确定造林树种;最后对同一地区,在选出主要造林树种的同时,还要选出次要造林树种。并做到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择优选用、因树因地制宜、考虑经营目的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5、分析怎样科学选择马尾松造林地?5%

答:马尾松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能耐干旱、瘠薄,在粘土、沙土、砾质土、乱石缝里都能生长,但在保水力强、土层厚的沙质壤土生长最好。喜酸性、怕盐碱、怕水湿,在钙质石灰岩风化的土壤上往往生长不良。因此选择马尾松造林地应据经营目的科学确定,如培育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